近日,印度公布了2025年的国防预算,6.81万亿卢比(约合787亿美元)的庞大预算较2024财年增长了近10%。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还显示出印度在印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军事野心。然而,在雄心勃勃的预算背后,印度的军事现代化计划却深陷一系列制度性困境。这些困境不仅制约了其军事力量的真正崛起,也让人对印度是否能够突破当前瓶颈充满疑虑。
▲《简氏防务》制作的印度历年国防预算增长图
从2025年印度国防预算的结构来看,最大的一块开支并非装备采购,而是养老金支出。养老金部分占据了国防预算的23.60%,约16079.5亿卢比,比去年增加了13.8%。相比之下,直接用于现代化建设的装备预算仅增加了800亿卢比,总额为1.8万亿卢比,占比为26.43%。其中,14872.28亿卢比用于采购新型战斗机、无人机、火炮、坦克等装备,剩余资金则用于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结构严重失衡。养老金支出的过高占比,直接压缩了用于新装备采购和技术研发的资金。印度陆军在西部边境的装备更新问题尤为突出,部分装备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水平,而一些关键项目如T-90坦克的现代化改造计划也因为资金短缺被推迟。这种畸形的军费结构使得印度军队的现代化步伐缓慢,难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制造交付无限拖延的“光辉”战斗机
印度国防现代化计划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是其军工采购体系的低效。长时间以来,印度军方一直处于“低价陷阱”的恶性循环中,导致其军备采购成本远高于国际市场水平,且采购周期漫长。以陆军的突击步枪采购为例,印度历时十年、七次招标,但每次中标的企业都因后续成本超支而违约,导致采购计划始终未能按时完成。
海军的P75I潜艇项目也面临类似困境。在这一项目的招标中,外国厂商因为印度方面苛刻的技术转让要求而纷纷退出,最终只有德国TKMS公司满足印度的要求。这种低效的采购体系使得印度在军备采购上的成本远超同类装备,单价普遍比国际市场的平均水平高出40%。
不仅如此,印度的军工体系还存在严重的技术引进难题。尽管印度与多个国家进行军事技术合作,但由于国内技术能力的不足,很多项目最终只能成为“装配工厂”,而未能掌握核心技术。例如,印度与俄罗斯合作的布拉莫斯导弹项目,印度的技术人员就未能在20年内掌握核心冲压发动机技术;而与法国的鲉鱼潜艇合作项目则因技术引进和生产周期的拖延,成本超支严重。
▲早期参与竞标印度P75I潜艇项目的四个国家
尽管印度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印度制造”政策,但印度的军工体系依然处于严重困境。根据2025年预算,约75%的现代化预算将用于从国内采购,而印度国内私营企业的采购比例仅占25%。尽管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的拨款有所增加,但其研发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方式仍存在重大问题。
DRDO主导的“阿琼”坦克研发项目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耗时37年,造价超过进口T-90坦克的三倍,但最终仅采购了118辆。这种行政主导的研发体制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了印度军工项目的低效和资源浪费。即便是在“印度制造”政策下,军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45%,许多项目的研发和生产进展缓慢,成果转化率也远低于预期。
▲印度的阿琼坦克已然成为了一个军迷皆知的“笑话”
印度军费增长背后,也反映出其在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压力与焦虑。作为一个面临多重安全挑战的国家,印度需要在中印、印巴边境维持大量的军事部署。特别是与中国的边境对峙和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冲突,导致印度在这两个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的军事资源。
根据预算,印度将在2025-2026财年向边境道路组织(BRO)拨款714.65亿卢比,用于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复杂地形中的军事部署。然而,这种开支往往是高成本、低效率的。印度在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的驻军支出,占据了陆军预算的28%,但这一地区的暴力事件年均增长12%,显示出印度在这一地区的高投入与低回报。
与此同时,印度为了应对中国的S-400防空系统和巴基斯坦的军事活动,所需的年度军事消耗也呈现出不对称的特点。印度为了对抗中国的S-400,耗资55亿美元,而中国在西部战区部署的远程火箭炮系统,成本仅为印度的四分之一。此外,印度为保持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每年的支出高达87亿美元,占巴基斯坦全年国防预算的65%。这种巨额的军事消耗,不仅拖累了印度的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军费对民生投入的挤压,导致民生问题愈发严峻。
▲高原上的解放军远程火箭炮
在印度的军事现代化计划背后,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制度性缺陷。军费预算的结构失衡、军工体系的低效以及采购体系的低价陷阱,使得印度的军事现代化进程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印度在军事投入上持续增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其军费投入的效果并未得到充分释放。
如果印度不能在制度上进行深层次改革,军事现代化进程恐怕将继续陷入低效、拖延和高成本的恶性循环。要真正实现军事崛起,印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增加预算数字,更需要对军事工业体系、采购体系以及军费结构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和优化。
综上所述,印度的国防预算虽然在短期内呈现出强劲增长,但背后的制度性困境和体制性问题却制约着其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养老金支出过高、装备采购效率低下以及军工体系的缺陷,犹如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印度军事崛起的头顶。要实现真正的军事崛起,印度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