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这种成分出现法国超市几千种产品中 被确认致癌(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新欧洲    时间: 昨天 23:30
标题: 这种成分出现法国超市几千种产品中 被确认致癌(组图)
阿斯巴甜(Aspartame),这种被广泛用于饮料、酸奶和口香糖中的“代糖”,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023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这一消息在当时就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而本周二,欧洲多个消费者组织和健康机构联合发起请愿,要求欧盟全面禁用阿斯巴甜。 那么,阿斯巴甜到底有多危险?它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咱们先来说一说阿斯巴甜这种物质。 它是一种人工甜味剂,甜度是普通蔗糖的200倍,但几乎不含热量。因此,它被广泛用于“零糖”或“低糖”食品中,比如无糖可乐、无糖酸奶、口香糖等。 然而,这种看似“健康”的代糖,近年来却频频被质疑其安全性。 2023年7月,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2B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这一分类基于有限的证据,表明阿斯巴甜可能与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尽管IARC并未建议立即禁用阿斯巴甜,但这一消息足以让消费者感到不安。


本周二,法国抗癌联盟、消费者保护组织Foodwatch以及成分检测应用Yuka联合起来在11个欧洲国家发起请愿,要求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全面禁用阿斯巴甜。 他们的理由是:“科学家已经发出了警告,但欧洲和法国却没有任何行动。” Foodwatch的卡米尔·多里奥兹(Camille Dorioz)表示:“阿斯巴甜不仅可能致癌,而且它根本没有兑现其‘健康’的承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让它继续留在市场上?” 根据Yuka的数据,欧洲市场上有超过2500种产品含有阿斯巴甜。它不仅出现在常见的无糖饮料中,还隐藏在薯片、能量饮料、酸奶、牙膏、止咳糖浆等我们意想不到的产品中。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零糖”食品时,误以为这些产品更健康,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含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其实,关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阿斯巴甜可能增加患癌风险,尤其是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癌症。 例如,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和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e)在2009年至2021年间对10万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摄入大量人工甜味剂(尤其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的人群,患癌风险显著增加。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在现行允许的剂量(40毫克/公斤体重/天)下,阿斯巴甜并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比如,法国里尔巴斯德研究所营养学教授让-米歇尔·勒塞夫(Jean-Michel Lecerf)就表示:“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评估,阿斯巴甜在允许剂量内是安全的。但问题是,它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的确,除了安全性问题,阿斯巴甜的实际效果也备受质疑。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用人工甜味剂替代游离糖,并不能帮助长期控制体重,也无法降低与体重相关疾病的风险。”


换句话说,代糖并不能解决肥胖问题,甚至可能让人产生“零热量”的错觉,反而摄入更多食物。 营养学家洛朗·谢瓦利埃(Laurent Chevallier)也认为:“阿斯巴甜可能对细胞稳态产生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孕妇和幼儿,我们应该更加谨慎。” 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避免摄入阿斯巴甜呢? 其实很简单: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阿斯巴甜在成分表中的代号是“E 951”。如果你看到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产品中含有阿斯巴甜。 此外,市场上也有一些替代品,比如三氯蔗糖(Canderel)和甜菊糖(Stevia)。尽管这些替代品可能会改变食品的口感,比如甜菊糖带有甘草味,但它们被认为是相对更安全的选择。


事实上,早在2015年,百事公司就曾因担心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在美国市场全面停用过这种代糖。 然而,由于消费者对口感的不满,百事公司后来又重新启用了阿斯巴甜。这一事件至少表明,企业完全有能力找到替代方案,只是需要权衡消费者的接受度。 如今,关于阿斯巴甜的争议还远未结束。尽管科学界对其致癌性尚无定论,但最安全的做法依旧是尽量减少对人工甜味剂的依赖,选择天然、低糖的饮食方式。 毕竟,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呀。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