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图片实际拍摄于2012年,当时日本即将参与缔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该食物模型旨在提升日本民众对粮食紧迫感的认识。
近年来,日本基于卡路里计算的粮食自给率一致保持在40%左右的低水平。网传说法可能源自2024年4月至8月期间日本出现的大米紧俏情况,背后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的大幅增长,气候变化以及日本粮食产量调整政策也造成一定影响。这次短缺随着2024年9月以后稻米的收获而陆续解决。
事件背景
近日,社交平台有说法称,“日本粮食危机开始了,农林水产省给出了标准配给制下每日菜单,已经接近二战前期的水平。”配图中的日语为,“停止进口以后的每日粮食范例”“两天一碗乌冬面,两天一碗味增汤,三天两食纳豆,六天一杯牛奶,七天一个鸡蛋,九天吃一顿肉食”。
网传说法截图。
明查
网传图片出自何处?
在谷歌反搜网传图片,结果显示该图出自2012年,日本北海道中央会(全称为北海道中央农业合作社联合会)的带广市支部以图中内容展示了一旦停止进口食品,日本将提供的餐饮实例,旨在提高人们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认识。
2012年2月日本北海道中央会带广支部拍摄的网传图片。
文中认为,如果缔结了TPP,日本粮食就会过分依赖从伙伴国进口。图片是根据农林水产省关于发生意外情况时粮食安全的计算作出的模型,显示了较为简陋的一日三餐。负责人表示,“希望人们对粮食有更大的紧迫感。”
彼时日本各界对参与TPP一事争议颇大,日本参议院记录的第187届国会请愿书反对参与TPP,其中指出,“TPP协定的原则是无例外地取消关税。日本若加入TPP,将彻底放开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强国的农产品进口,导致日本大米减产、粮食自给率下降,农林渔业及相关产业减产、失业,对日本农林渔业和地方社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2014年日本国会反对加入TPP的请愿书。
日本近期发生粮食危机?
事实上,以卡路里计算,日本的粮食自给率20年间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低水平,促使政府在2020年3月设定了到2030财年将其提高到45%的目标。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2023财年日本基于卡路里计算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8%。
基于卡路里计算的日本粮食自给率图表。图源:朝日新闻。
网传说法可能源自2024年4月至8月日本出现大米紧俏的情况。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从总务省零售物价统计状况看,2024年4月至8月,东京23区的大米价格上涨了约20%。不仅价格上涨,而且超市和其他商店的货架上也不再有大米。
日本东北大学森田教授分析指出,消费需求量的增加是大米短缺的主要原因。“入境游客消费需求量增加了约3.1万吨,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影响是普通家庭大米消费量的增加,总务省的家庭调查结果发现5月和6月的大米购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了近10%。”
NHK 2024年报道截图。
2024年中旬流通的大米主要来自2023年的收成。日本流通经济研究所农业、物流及地区事务部部长折笠俊介称,尽管2023年大米产量有足够保障,但焚风现象引起的高温加上台风等因素,导致后期碾米受损,实际作物状况是较差的。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大米价格,政府正在通过减少大米产量来调整供求关系,2017年以后,减少量一直保持在约10万吨/年。这一调整在预期范围内是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却也间接造成了2024年的大米短缺。
日本流通经济研究所分析文章截图
这段大米短缺的风波随着2024年9月以后稻米的收获而陆续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日本颁布《粮食供应困难状况措施法》,将于今年4月正式施行。该法案旨在根据异常天气或恶化的国际形势造成的大米和小麦等主粮短缺的严重程度,提出调整生产和运输的请求或指示,以加强粮食安全。具体来说,如果存在短缺风险,政府就会要求增加产量。
《粮食供应困难状况措施法》截图。
不过,从执行级别来看,面对上述大米产量本身并未大幅减少的“米荒”,该法案并不奏效。
综上所述,网传图片实际拍摄于2012年,当时日本即将参与缔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该食物模型旨在提升日本民众对粮食紧迫感的认识。近年来,日本基于卡路里计算的粮食自给率一致保持在40%左右的低水平。网传说法可能源自2024年4月至8月期间日本出现的大米紧俏情况,背后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的大幅增长,气候变化以及日本粮食产量调整政策也造成一定影响。这次短缺随着2024年9月以后稻米的收获而陆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