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中国留学生独自将“陕A”开到伦敦 多次遇险情(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星新闻    时间: 昨天 19:30
标题: 中国留学生独自将“陕A”开到伦敦 多次遇险情(组图)
1月29日,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大年初一,这天晚上在家中的曹女士接到儿子江仁基打来的跨国电话,告诉母亲他已经成功抵达德国。 他向母亲报平安的原因在于从1月18日开始,江仁基并不是坐飞机抵达,而是开着一辆油电混动的轿车,从西安出发一路自驾横跨欧亚大陆,终点是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虽然临行之前江仁基告诉母亲,他这一路是和他人结伴前行,路途中会有人轮换着开车,但其实根本就没有。江仁基是一人自驾,抵达德国时他的行程快1万公里,进入欧洲内陆之后他觉得当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安全问题有了保障之后,他就向母亲坦白自己是一个人驾车。 “说实在的,那天晚上一晚上没睡着,失眠了。”曹女士说,在早前和儿子打视频电话的时候她就感觉不对劲。“当时说他们是四人结伴,我家车上还有同伴,但我总觉得他是一个人,因为视频的时候老是他一个人也没别人打招呼。问他了,他就说那人睡觉了,现在换他开车。”既然木已成舟,曹女士也只能叮嘱儿子要小心驾驶,注意安全,不要开太快。 2月2日,江仁基从法国敦刻尔克乘船渡过英吉利海峡,顺利抵达英国,第二天赶到北安普敦郡。2月7日,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江仁基说,小的时候在他心里世界很大,大到有些地方触不可及,抵达英国之后又觉得世界很小,小到其实一个人开车就可横跨半个地球。 出发 最坏预想是车被撞报废 然后弃车坐飞机再去英国 曹女士说,江仁基还是孩子的时候正是他们夫妇俩创业初期,创业的艰辛伴随着小江的成长轨迹,夫妇俩从小就非常注意培养小江的独立意识,父亲也打小给儿子树立“男孩子要勇敢一点、要吃苦”的概念。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性,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母就让小江自己去坐机场大巴乘飞机到北京。 在江仁基这次自驾出行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母亲,觉得这样风险系数太大,不能这么做。虽然江仁基撒了谎说是和朋友结伴而行,但依然未能打消母亲的忧虑。为了让母亲安心,江仁基特地把母亲带到车边,让她看了自己的准备工作:汽车换了崭新的轮胎、备了四条防滑链、应急背包、睡袋、蜡烛等一应俱全,因为担心过海关时报检手续繁琐,江仁基就没有带备用油料。并且为防止意外发生,江仁基将手机位置实时共享给母亲。 而父亲则是支持江仁基此次旅行,出发前父亲告诉他:“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也肯定不会做什么愚蠢的决定,男孩子就是要勇敢,有这种精神挺好,这事你自己看着搞。” 江仁基称,他和我父亲也讨论过这次旅行的最坏打算,父子俩合计了一下,最坏结果也就是出车祸,车被撞报废,江仁基自己买一张机票直接再飞去英国,车就直接不要了。 曹女士说:“因为孩子的性格我非常了解,他决定要做的事情谁都阻止不了。”征得父母双双同意之后,江仁基便开始在国内跑签证手续,上学期结束从英国回到家之后,他基本上没怎么待在家里面,每天都在跑签证。江仁基说,之前在英国通过中介申请申根签时,因为中介提供虚假的机票、酒店行程而被拒签,这一次他重新申请时写了三页解释信。 在这封信中,江仁基说,他首先解释了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情。“我今年24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命年是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我研究生最后一年,所以这两个事叠加起来,让我觉得马上进入到人生新的阶段,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个时间点去干一件不一样的事情。” 提供了银行流水和父亲的相关证明材料后,1月18日江仁基顺利拿到签证,他正式开车从西安出发。


▲江仁基手机中的相关软件显示了他到达过的地方 首站 哈萨克斯坦境内80%的行程没信号 边境线收到中国运营商短信吓一跳 第一站目的地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江仁基首次开车进入他国境内,一切都是陌生的。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如国内城市完善,不仅加油站相隔的距离远,而且他在哈萨克斯坦境内80%的路途中,手机是没有信号的。 为了避免手机导航丢失信号的风险,江仁基每次出发前都把导航调整到位,尽量保证手机不退出界面。“因为如果退出了以后,我再去导航是没有网的。”江仁基说。


▲江仁基抵达哈萨克斯坦后收到的相关短信 在从阿拉木图前往塔拉兹的时候,江仁基出发时间比较晚,又遇上暴雪天气,不仅能见度不好而且手机还没有信号。“开着开着我的手机突然就有信号,然后我就收到中国运营商、外交部发来的短信,提醒我已经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看到短信的时候,江仁基整个人一下子懵了,因为在他前期调查的途经国家材料中,根本没有准备和吉尔吉斯斯坦相关的内容,没有办理相关的入境手续。“我真的有被吓到,这是我出境后遇到的第一个突发情况。”江仁基说。 后来通过地图才发现,他所走的那段公路,同时经过了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公路在两国边境线穿插,在向前行进几十公里之后,他就又很快重新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但此时已经深夜三点左右,由于开车时精神的高度紧张,江仁基处于严重疲劳状态,他找了一个有信号的地方才将车停下。


▲江仁基穿过哈萨克斯坦境内时,当地正在经历暴雪天气 “我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附近的酒店,发现距离都在一百多公里以上,我就想着在车上凑合一宿算了。”江仁基回忆,谁知道睡了没一会儿,他就被车外零下十几度的温度给冻醒了。“没办法,我就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开,到了塔拉兹先是找了两家酒店都不能入住,到了第三家时才终于能住下歇歇脚。”


▲江仁基穿过哈萨克斯坦境内时,当地正在经历暴雪天气,大雪将他的车身覆盖 惊险 曾因难寻加油站差点抛锚 油表显示为零时被吓出冷汗 而他从塔拉兹到克孜勒奥达尔的路程上也是惊险,哈萨克斯坦的公路不像国内的高速路一般50公里左右就会有加油站。“他们那边可能200公里才有一个加油站”,江仁基说,他在油表显示还有七八十公里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加油,谁知道沿途路过的两个加油站都没有开门。 眼看车就要抛锚,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为了省油还将车开得很慢。“我最后搜了一下加油站,离我最近的加油站要30公里,但是我表显已经只剩20公里的路程。”江仁基最后把油表开得显示为零,然后车又继续往前走了十公里才到加油站。


▲江仁基在路上与父亲分享所处的地点 后来回忆这段路程时,江仁基仍然记忆犹新,在油表显示为零的时候,当时车外气温零下十六度左右,车内的空调也在开着,但是他被吓得浑身冷汗,整个人感觉后背已经湿了。“当时在这个温度下,如果车真的撂到半路上,我觉得那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江仁基中国出发,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法国,中间路过了比利时,最后抵达英国。


▲江仁基抵达莫斯科红场,卫兵帮他在现场留影 他表示,这一路上有时候会很累,有时候也会很害怕,但是害怕是一瞬间的,更多的时候害怕的想法,瞬间转变为:“怎么把这个事赶紧干成,或者我怎么赶紧到这下一个地点”。 当他开车经过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就出现在他眼前;当他开车驶过埃菲尔铁塔,将车停在这庞然大物之下;当他从敦刻尔克出发越过英吉利海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撤退仿佛在身边重演时。“这一个个瞬间就让我觉得,这事干成了!” 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就应该直接去干” 明年毕业后或自驾去趟非洲 江仁基说,当教科书上的照片真的呈现在你眼前,而且你到达的方式是通过自己开车过来,他相信任何人都会感到无比的激动。这种时候让他想起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这次的旅途也让这句话就变得具象。 15天的路程让江仁基感受到“很多时候我们就应该直接去干”,他解释说做事情之前,必要的计划肯定是要有的,但是客观地说在这一段旅途让他认为很多计划都是纸上谈兵,不如直接放手去做。 “其实我上路之前没有订酒店,我只知道我一个大概的行程,然后路途上给我的感觉就是计划来得永远比变化来得快。”江仁基表示有梦想,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先去做然后再进行调整,同时你在行动的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


▲江仁基在自己的视频号里分享了这次旅程 江仁基说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各个国家的人,有国内纯电自驾欧亚大陆的“春森同学”,在他的建议下江仁基果断将轮胎换为雪地胎;在德国的高速服务区内,他和当地的居民交流为什么德国油价涨得如此之高;英国当地人见到左舵车便上前问他是怎么过来的,得知江仁基是自驾时对方立马给朋友打电话说:“这中国人真厉害!”


▲江仁基抵达伦敦之后,在伦敦之眼留影 但江仁基也很谨慎地说到,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网上有一句话叫“只有成功了才配讲来时的路,我做的这件事情如果有人再去做,我一定会让他知道可能的意外,我也会让他知道幸存者偏差。”江仁基说。 陕A号牌的车辆开进英伦三岛后,最终还是要驶出。江仁基说,如果条件允许他打算明年毕业之后自驾去一趟非洲,将非洲大陆仔细走一遍后,直达好望角。 而她母亲则表示,此次旅行既然结束了就不要太放在心上,还是要以学业为主。“他那学校在英国也不是那么好毕业,得把重心放在毕业论文的一些列准备工作上,顺利毕业以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