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2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没必要一想到《排华法案》就觉得屈辱(图)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30854
帖子
330855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看完《唐探1900》,就有种强烈的冲动写一篇。首先要说,一部电影,如果它描述的某个东西是真实的,这个东西它肯定带着一种“复杂性”。电影里周润发扮演的白轩龄就是个很复杂的角色,他广东人,去美国当华工,淘过金,参加过太平洋铁路建设,一起去的兄弟基本都死光了,他修完铁路后留在美国唐人街继续打拼,通吃黑白两道业务,有手段有能力,既迷信又相信奋斗,而且辩才了得。


通过这么一个人,就把一大堆元素抛给了大家,让大家隐隐约约看到关于在美华工持续几十年走过的路。咱们今天就结合这个电影,给大家深度聊聊。 很多人一提起华工,第一反应是“惨”,下一反应就是“既然那么惨,肯定是被迫的,一定是抓猪仔抓过去的”。类似你在广东某个村里路上溜达,突然背后来了一棒槌,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在船上,已经在前往旧金山的路上,然后就被送去修铁路了。 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但远远不是主流。当时的主流其实是走正规合同制,当时也跟现在招聘似的,大规模打广告吸引大家过去。广东人冒险精神比较强,于是大规模出海去美国淘金。电影里王宝强扮演的阿鬼,他是华工后代,多次唱一首歌,讲的就是华工对钱的渴望。 现在中国人管San Francisco(三藩市)叫“旧金山”,最早的时候,并不叫这么个名,就叫“金山”。 因为早期那地方发现了金矿,在全美掀起了“淘金热”。中国人当时已经很容易出海了,对财富又极度敏感,怎么可能错过,于是大规模前往金山淘金。还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廷疯了一样捕杀任何跟太平军有关系的老百姓,导致不少人被迫离开中国。 那时候的大商船从美国漂洋过海带着“西洋参”来到中国,然后载着整船的华工回到美国。咱们熟知的罗斯福家族,早期就是干这个买卖的,他们家一直跟中国渊源很深。 也就是说,最早的华工出海,其实并不是什么修铁路,主要是去“金山”淘金了。 后来三藩市的浅层金矿淘没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又发现了金矿,墨尔本成了“新金山”,三藩市也就变成了“旧金山”。 淘金业衰落后,正好大西洋铁路开工,有点像现在中铁中建在非洲的项目,环境艰苦,但是确实能赚钱,欧美人不愿意去,太平洋铁路公司于是大规模雇佣华人。 说起太平洋铁路,咱们一般的说法就是“每根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人”,那到底死了多少人呢? 一般认为,从共有一万到一万五之间华人参加了太平洋铁路项目,死了一千多人,太平洋铁路总共三千公里,华工修了一千多公里,大约每公里死一个人。当然了,也不能这么算,绝大部分伤亡都是几个艰难路段产生的。 这又和排华法案有啥关系呢? 主要是这条铁路太难了,最早开工的时候并不是华人,而是爱尔兰人,但是太苦死亡率又太高,爱尔兰人想涨工资,就罢工退出了。而中国人自己老家大清实在是太苦了,他们对苦难的容忍度是很高的,又不想回老家,于是接受了太平洋铁路的低工资,毕竟这个工资在华工看来还不错。 所以说,如果单纯从“苦难”这个角度来看待华工,就理解不了那些人为啥那么苦了依旧在干活,顺理成章会把他们理解成奴隶,其实完全不是。 华人要价太低这事把爱尔兰人给惹怒了,这一点在《唐探1900》的电影里也有体现,那里边爱尔兰人总跟华人过不去。 这里又得多说几句这个爱尔兰人,在美国,华人承受的绝大部分苦难,都和爱尔兰人有关。 咱们一般以为美国的歧视链是:白人歧视黄种人,黄种人歧视黑人。而把爱尔兰人,意大利人,俄罗斯人,西班牙人,英格人都认为是白人,其实白人内部也有分明的歧视链。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就出在鄙视链的最低端。 那个电影《绿皮书》里有个经典剧情,都1962年了,一个白人警察问托尼,你一白人,为啥要给黑人开车? 然后那个警察就反应过来了,哦,你是个意大利人,跟黑人也差不多。这话把托尼给气坏了,被认做黑人他也受不了。 美国俚语里还把意大利人叫“greaseball(油球)”,歧视性侮辱性拉满的一个词,暗指意大利裔从事那种低贱油污工作,有钱后喜欢弄个油头装模作样。 而爱尔兰人,还不如意大利人,在欧洲就是三等公民,英格兰人把他们当牲口,饿死了几百万人,他们跑到美国从事低等体力工作,继续被歧视,于是喜欢结成工会和黑帮互助。 这也是为啥反应黑帮的两部经典电影,《教父》和《爱尔兰人》,分别讲的就是意大利和爱尔兰人,这两个国家的老百姓最喜欢干这种事。 在19世纪美国,华人最大的对手不是黑人,也不是所有白人,其实就是爱尔兰人。 华人和爱尔兰人都从事低级工作,属于同一个生态位,于是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但是爱尔兰人有个优势,他们又团结又爱参与政治,他们推出自己的议员去国会给他们争取利益,成立工会对抗资本家,这一点是华人不具备的,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的罢工都被华人给影响了。 比如在1885年怀俄明州的“石泉镇惨案”。白人劳工罢工要求加薪和改善待遇,而华工没有参与罢工,还被煤矿公司雇佣来顶替罢工的白人劳工,这引发了白人矿工及当地矿工家属的愤怒,最终导致了针对华工的暴力事件。 这事两方都觉得自己占理。白人觉得华工是害群之马,华工也觉得自己冤,努力奋斗赚钱难道也有错? 而那个《排华法案》,主要就是爱尔兰人推动通过的。 这一点在《唐探1900》里有大量的体现,围攻华人社区的是爱尔兰工会,上门找茬的是爱尔兰黑帮。爱尔兰工会的主席一直在那个市长候选人身边跟着,并且给他做黑手套。市长推动《排华法案》,拆除唐人街,这些事也都是为了讨好爱尔兰选民。 我觉得主创团队还是很用心的,把这些一直不太被聊的东西都加了进去。 从电影中也能看出来,在美国的华人和爱尔兰人,作为底层,都有自己的苦,但是解决方案却不一样。 爱尔兰人到了美国后,祖国被忘在了身后。他们最积极的事,就是把更多爱尔兰人从那个国家捞出来,然后积极地当公务员,或者从政,通过更多对爱尔兰人有利的法案,让美国更适合他们居住。 华人就不一样了,觉得自己在海外被欺辱,主要原因是自己的祖国不太行,而挡在中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个拦路石,就是大清,所以无论如何要把大清给灭了。这也是《唐探1900》的另一条主线,革命党。 《唐探》里说海外华人资助革命党,这个确实没错,而且不是小范围资助,是大范围资助,不仅美国的华人资助,东南亚,日本,南美的都资助。可以说,没有海外华人,就没有孙中山的事业。 孙中山先生最早的两大支持集团,就是海外华人捐款,国内“会道门”捐命,去反抗大清。大清就是在革命党的不懈努力下,就跟个大冰山似的一点点解体,最后自己的封疆大吏也纷纷脱离大清,大清就没了。 刚才说到爱尔兰人喜欢组织黑帮和工会,海外华人对工会兴趣一般,但是结团自保这事也非常积极,毕竟这也事关生存问题。 华人社区内部也有一些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跟美国上层有关系,手里也有枪。比如周润发扮演的白轩龄,他的协盛堂,就是个黑社会性质的民间自保组织,有打手,有关系,有工厂,还有一些烟馆。 找到一张电影剧照:


这张剧照说的是白轩龄和爱尔兰黑帮对峙,从着装也能看出来,爱尔兰人也是一群苦命下等人。不过对峙画面还有一部分没体现,白轩龄后边是一大堆持枪华人。 后来这些华工一部分赚到钱后回国,剩下的继续呆在美国,形成了后来的美国老华人移民社区。 事情到此远没有结束。从1840年开始,中国这边一波又一波向海外移民,到了1978年我们改革开放,最缺外汇,又是海外华人踊跃回国投资,带动了中国快速发展。 所以我一直觉得,华人海外的奋斗史,尽管确实苦,但完全说成是“苦难史”并不合适,有种“诉苦”的弱者情节,更多的是一部迎难而上的奋斗史,同样是一段自强不息的百年历史。 看电影的时候,打动我的不是那些人的苦,而是电影里那种潜藏的、不断涌动的向上的激情。每个远在万里之外的人都希望这个国家好起来,这个国家怎么可能好不起来。 看完觉得不错一定要点赞。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