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已经成为超级爆款,观众热议着哪吒与敖丙的并肩作战,李靖和殷夫人的舐犊情深,申公豹的复杂挣扎,反派的卑鄙无耻……
同时,许多观众也不禁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四海龙王,长相相差那么大?
东海敖光和西海敖闰,一出场,观众们冲着颜值纷纷表示,“哗,好帅!好美型!”“颜值即正义!龙王这么好看肯定不会是坏人!”“虽然前因后果说不清楚,但这么好看的人能犯什么错呢?一定是玉虚宫全责!”
北海敖顺和南海敖钦,一亮相,观众们则完全是另一类反应:“????”“这谁?”“是亲兄弟姐妹吗?”““北海和南海的水质有问题吧?是不是被污染了?”
帅气的哥,美艳的姐,潦草的弟,随便的他?
同样是龙,为什么“颜值”差距如此巨大?
推测一:“颜值”与栖息地深度有关?浅海宜“美”,深海求“生”
在被关进熔岩天牢之前,四海龙王分别栖居在不同的海域。不同的海洋环境,可能会给龙族带来不同的生存压力和进化选择,从而影响它们的外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先来看看五位龙王的“外形关键词”[1]: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外形更偏“美型”的三位龙王——敖光(银白色)、敖丙(淡蓝色)、敖闰(蓝紫色),他们的颜色都偏向浅色系和蓝色系。
而两只丑得各有特色的龙——敖顺(青黑色)和敖钦(红色),则分别是黑色系和红色系。
这可能和海洋不同深度的光线环境有关。
这里先插入一个知识点——为了更好地隐蔽自身(无论是为了躲避天敌还是伏击猎物),很多动物的体色会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护色”。
在海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线会发生显著变化,海洋生物的颜色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2]:
浅海区:以蓝色为主。
次浅层:上部蓝色,下部白色。
稍深层:身体透明,但消化系统可能是红色。
深海区:红色或黑色居多。
极深海区:淡红色、奶油色。
这是因为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其实是物体反射的光线。
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穿透力也不同。波长较短的蓝光,可以在海水中传播得更远;而波长较长的红光,穿透力很弱,在水深超过100米后就几乎被完全吸收了。因此,浅海环境中,蓝色光线最为丰富,呈现出蓝色调。
为了更好地融入浅海的蓝色环境,拥有蓝色或白色体色的生物就更容易“隐身”。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敖光、敖丙、敖闰这三位“美型龙”,都选择了蓝色或白色系的颜色——浅海环境光线充足,拥有“保护色”可能更有利于生存和繁衍,“颜值”也可能在自然选择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而深海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几乎没有阳光能够到达,红光更是基本无法到达。在缺少光线的深海中,“隐身”策略就发生了变化——黑色和红色的生物反而更容易与黑暗环境融为一体[3]。
黑色本身就不反射光线,而红色在缺乏红光的深海中看起来也是黑色的。一些深海动物甚至进化出了透明的身体,只留下红色的消化系统,这可能是为了进一步隐藏吃下去的食物颜色,例如透明水母吃下白色小鱼后,红色消化道可以“隐藏”鱼的颜色,让水母更好地保持隐蔽。
至于更深的海底,则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理论上颜色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但有趣的是,在极深的海底,生物的颜色往往是淡红色或奶油色,而不是五彩斑斓。这可能是因为制造色素需要消耗能量,而在食物匮乏的深海,“节能”才是生存的关键。因此,深海动物的体色更像是“没墨”的“褪色版”,用最少的能量维持生命。
综上所述,白色系和蓝色系的三条美型龙,更可能生活在浅海。黑色系和红色系的两条丑龙,更可能生活在深海。
浅海光线好,龙族找对象都会左右端详,仔细看看外貌。而深海环境黑暗且资源匮乏,“实用性”可能比“颜值”更重要。龙族可能就凑合着盲婚哑嫁,后代的外貌潦草一点,写意一点,随便一点,冒昧一点,都是可以理解的嘛。
推测二:“女主外,男主内”?
性别分工影响“颜值”。
除了栖息环境,“性别角色分工”也可能是影响龙王外形差异的因素之一。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四海龙王中唯一的女性——西海龙王敖闰,不仅外形出众,而且脑子特别好使,在《哪吒2》中展现出了极强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
西海的敖闰为啥这么全面发展?除了因为她是《西游记》里本身就长得很帅气的白龙马“玉龙三太子”的亲妈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与龙族的“育儿模式”有关。龙族可能主要由男性负责育儿。公龙负责奶爸,母龙负责美丽强大。
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雄性通常比雌性更“争奇斗艳”,例如雄孔雀拥有华丽的尾羽,而雌孔雀则相对朴素黯淡。这可以用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理论来解释——
“性选择”指的是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为了获得交配机会,不同性别之间会产生外形、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对后代投入更多的一方(例如承担生育、哺育责任)会更加挑剔,负责选择配偶;而对后代投入较少的一方,则需要通过展示自身优势、竞争配偶来获得交配机会。
在绝大多数动物中,雌性承担了更多的育儿责任,因此雌性成为了“选择者”, 而雄性则需要努力展示自己的“魅力”,例如更华丽的鳞片、更强壮的体格等等,以吸引雌性的青睐,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但是,大自然总是充满惊喜。也存在一些“性角色逆转”(sex role reversal)的物种,也就是雄性承担了更多的育儿责任,而雌性则负责竞争和炫耀。[4]
例如彩鹬(Rostratula benghalensis),就是一种典型的“性角色逆转”鸟类。
雄性彩鹬负责孵蛋和照顾幼鸟,而雌性彩鹬则体型更大,羽毛颜色也更加鲜艳。这是因为雌性彩鹬需要通过靓丽的外形来吸引雄性,而雄性彩鹬则因为要承担育儿重任,外形相对朴素低调。
前面较为朴素的是彩鹬雄鸟,后面鲜艳且更大的是彩鹬雌鸟。| Davis Kwan
不论男女,需要带娃的总是灰头土脸,不需要带娃的才能光鲜亮丽。
说回到龙族身上,女龙王强大又美丽,而男龙王则多少有点脑子不太够用,其中三分之二长得也很潦草。
![]()
如果龙族也存在类似的“性角色逆转”现象——由雄性龙王主要负责育儿,雌性龙王则更多地承担对外征战、守护领地的责任,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女龙王敖闰如此“内外兼修”,而部分男龙王则显得相对“不修边幅”了。
一旦接受了“龙族就是女龙光彩照人地在外打拼,男龙灰头土脸地在家养娃”这个设定,敖光的许多行为细节就变得非常的合理。
什么?你说敖光长得太帅不太符合理论预测?
美不美是相对的,虽然敖光已经足够帅气了,没准敖丙的母亲比他更美艳动人呢?
此外,有研究表明,“性角色逆转”现象的出现,可能与性别比例有关。
当一个种群中某个性别占比较少时,该性别可能会倾向于将更多精力放在竞争配偶上,而减少对后代的照顾投入。
也就是说,“男少女多”可能更容易演化出“男性竞争,女性育儿”的模式;而 “女少男多”则可能演化出“女性竞争,男性育儿”的模式。
巧合的是,从《哪吒2》出场的龙族数量来看,似乎也符合“女少男多”的特点——目前已知的女性龙王只有敖闰一位,而男性龙王(准龙王)则有四位(敖光、敖丙、敖顺、敖钦)。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龙族的整体性别比例。
其他脑洞大开的推测
除了以上两种基于生物学原理的推测,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一些更有趣的“脑洞”。
脑洞三:“基因漂变”?最初的“龙设”影响深远
如果最初迁徙到北海和南海的龙族,恰好是一些外形颜色偏深、体格较为狂野的个体,那么经过世代繁衍,它们的后代就可能更容易保留这些特征。这有点类似于生物学上的“奠基者效应”或“瓶颈效应”——
“奠基者效应”指的是当一个新的种群由少数几个个体建立时,新种群的基因组成可能与原始种群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影响后代的特征。
“瓶颈效应”则是指当种群数量突然急剧减少后,幸存下来的个体可能只携带了原始种群的部分基因,导致基因多样性降低,一些原本少见的基因反而变得常见。
想象一下,如果最初只有几条外形“潦草”的龙来到了北海和南海,就像一个瓶子里只剩下几颗颜色不太鲜艳的弹珠,那么它们的后代就更容易继承这些“不太鲜艳”的基因,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北海龙”和“南海龙”的样貌。
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北海南海发生过什么大灾难,导致当地龙族经历了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这导致了基因多样性的显著降低,使得一些原本罕见的、与“丑陋”外貌相关的基因频率大幅提升,最终成为了族群的普遍特征。
脑洞四:“环境改造”?恶劣环境“重塑”龙族外形
北海和南海的环境,会不会比东海和西海更加恶劣呢?例如,北海可能常年冰封,寒冷刺骨,且资源匮乏;南海可能海底火山活动频繁,经常爆发。
恶劣的环境可能会迫使龙族进化出一些适应环境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可能恰好与主流审美不太相符。
![]()
例如,为了抵御严寒,北海龙族可能进化出厚厚的、粗糙的鳞片来保暖,但这可能会牺牲鳞片的光泽和形状。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体型矮小、代谢率低的北海龙族可能更容易生存,但体型就不够修长威猛。
南海龙族为了适应火山环境,可能需要更强壮的体格和更坚硬的甲胄,但这可能会让它们看起来不够优雅。
而东海和西海可能资源丰富、环境宜人,那里的龙族无需向恶劣环境妥协,不需要为了生存而疯狂内卷,更有利于维持或增强那些被认为是“美丽”的特征,例如体型修长矫健,鳞片光滑亮丽,颜色鲜艳夺目等等。
脑洞五:“近亲结婚”?有害基因显现
如果北海龙族和南海龙族长期与其他龙族隔离,它们会不会因为近亲繁殖而导致基因问题呢?
每条龙都可能携带一些有害基因,但通常是隐性的,不会表现出来。
但如果世世代代总是近亲之间繁殖,后代就更容易从父母双方那里继承相同的有害基因,使得这些有害基因变成显性,从而影响后代的健康和外形。
如果北海和南海龙族长期“内部消化”,近亲繁殖现象比较普遍,那么它们的后代就可能更容易受到有害基因的影响,外形上出现一些变化,例如皮肤粗糙、体型比例失调等等。
东海和西海龙族可能种群规模较大,或者更经常与其他族群进行基因交流,有效地避免了近亲繁殖和有害基因的显性化,因此外形更加美丽。
脑洞六:“儿子好看,爹妈也得好看”?“颜值”的逆向遗传
最后一个脑洞,我们来点更轻松的——颜值的逆向遗传!
既然敖丙那么优雅美型,那么他的父亲敖光,作为遗传上的提供者,外形自然也不能差到哪去,“帅哥的爸爸也是帅哥”嘛!西海龙王敖闰也同理,毕竟她的儿子(小白龙)在《西游记》里也是“颜值担当”之一。
就像导演饺子和角色设计师申威在采访里透露的——
儿子敖丙已经这么帅了,父亲敖光也得主打一个帅啊!
反观北海龙王和南海龙王,既然他们的儿子或女儿目前还没出场,没有展现出惊人的颜值,那他们的外形“平平无奇”,似乎也就符合逻辑了?
当然,由于目前龙族可供分析的样本一共就五个,西南北甚至每片海都只有一条龙,样本数量太小,目前的假说必然也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待未来的深入研究。
(所以说,哪吒三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最好再多出场几条龙族,以便观众在舔屏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