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脏话不好,但你必须知道什么是脏话。
一是知道了以后不去骂别人,一是被别人骂了你也得明白挨了骂。
每个人都多少懂点英语,这很OK;F字头的单词基本人人都会,这也Good。但有个词你千万不能说,一说就把人给得罪死了。
这个词就是Cunt。接下来我们叫它康特。
全世界的脏话本质上来说差不多:挖掘人类起源奥秘,将隐私器官指代本人。
然而康特的地位很特殊。
从字面意义上来评价,它其实和浦西或碧池差不多。但杀伤力不可同日而语,都是炸弹,其区别类似于原子弹和手雷。
我们先从文艺作品中去理解。
搜索历来嘻哈音乐,歌词中出现浦西的有984首,迪克1418首,碧池3345首。
而康特仅23首。
这并不是说这个词太生僻,而是太生猛。在脏标保护流量的条件下,也要照顾大部分人的听感。
拿黑怕音乐来说,女rapper口中的浦西除了骂人有时候还带着自豪,是值得炫耀的身份和资本。
碧池就更别提了,它经常用作对人的赞美,意味着女王牛逼。
而康特一出画风陡转。
姆爷传世名砖正是因这股狠毒酷劲轰炸乐坛,其用词辛辣也招致不少非议。
康特在这里就非常直给,没别的意境,和掏出一杆枪顶着你的脑门没区别。
没这本事的不敢这么玩。
在使用场景方面,许多影视作品更加直观地展现了效果。
就在前不久风靡全球的美剧《亢奋》中,辣妹Maddy深刻演绎了康特一词的多种用法。
姐妹淘四人商讨对策,胖妹Kat对其表达了些许不满。Maddy只需用康特造句,空气瞬间凝固,气得胖妹提包泪奔,连BGM都黯然神伤。
我怀念以前的Kat。那个有幽默感,没这么操蛋的Kat
闺蜜撕比互相指责。一句“两面派的婊子”,威震四座。被骂的姐妹站在台上瞬间绷不住,场面进入白热化阶段。
文化差异导致康特一词往往被翻译成碧池同样的意思。
然而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也很难用文明的汉语精准还原它的口语场景。
只有在观影时,冲突性的场面让你体会它的严肃性。
比如这一幕,少女在首饰店被心情不好的柜姐羞辱。两人交战几个来回,从抹布女骂到老太婆,从没朋友怼到孤独终老,权当菩萨念经。
唯独Little 康特一出,全场哗然。贪一时嘴快,下场就是卷铺盖走人。
无论是攻击者还是受害人,康特的使用不分性别。
它已经脱胎于它的本意,象征着人类共有的最卑劣的品质,意味着其中一方发出的最极致的打压与羞辱。
康特远不止是骂人这么简单。
西方世界对这个词的认知,就像攻击者当场投了颗核弹,摧毁的是整个文明世界的观众。
城市词典解释了康特一词的效应,正如上面的字幕连这个词都不敢打出来,C-bomb也是它的清朗版写法。
“这是一个强硬的词汇。它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喉塞音组成,听起来爆破力十足,几乎像攻击。”
东伦敦大学人类教授Camilla Power分析了康特一词的文化内涵。
最具攻击性的骂人词汇,在英语中有着非常有力的女权起源
它源自具有日耳曼血统的中古英语,比拉丁语词源vagina更为古老。
正是如此,起源阶段的康特如同图腾,代指女性自然力量,没有贬义,甚至有着对母体生命力的崇敬之情。
然而随着人类历史进展,一夫一妻制、父权制的出现,这个词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
当古老的书面语一直被口语化使用,它受到的亵渎是全方位的透彻。
正如你很难用文言文词汇自然地骂人,一旦文化语言拥有了塑造它的土壤,这个词就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力量。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也受到不同的待遇。
Cunt在历史较短的美国属于禁忌,在英国南部被视作严厉的侮辱,而越往北走越容易包容,被更多地用来侮辱男性。
为什么康特一词在美国如此冒犯,但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却并非如此
在澳洲,这一词则逐渐碧池化,适用于老友和对象间的打趣,这十分考量默契。
但也并非是可以和碧池一样可以随便道出、乃至可以自称的词。
称朋友为康特,称康特为朋友
澳洲油管博主曾采访当地民众对康特一词的看法,除了年轻情侣敢说之外,大部分人不会在公众这样呼叫。
甚至有大姐表示,如果有人对她说这个词,她会直接甩他两巴掌。
讲述女高中生成长经历的美国电影《伯德小姐》从题材和观感上十分清水。只是因为主人翁偶尔说脏话,在美国被划分为R级,意味着17岁以下需家长陪同观看。
当它在澳洲播放时,美国人误判了澳洲人对康特一词的宽容度。
澳洲分级委员会勒令将剧中的康特词删改,这一词被主角用在辱骂同学的情景之下。
可以看出当地人严格遵守康特的使用规则,而这很难被使用同种语言的另一国民众琢磨透。
就好比在我国,不同方言在文化语境的理解上也存在天然壁垒。
川渝人口中的瓜娃子、宝批龙多半是正儿八经在攻击,外地人听来却像是一种别致的爱称。
当你用自己的理解这么称呼他们,只能构成冒犯,并不让对方会反过来理解你的用意。
所以,别轻易使用康特这个词,如果你只是希望自己显得酷一点的话。
因为在绝大多数时候,耍酷的第三方视角通常是活宝的代名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