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鱼编辑/米利暗想摧毁一个没有食堂的打工人有多简单?
只需把一份轻食,放在猴子面前。
一份标准的健康餐,市场价往往徘徊在28-48元之间。食物配方一般遵循几个要素:
有虾、有肉、有菜、点缀玉米粒和小番茄。
普通打工人货比三家到处领券才能给自己挑的优质饮食,动物园的猴子闻了却一口不吃,接连摇头。
拿起西蓝花的时候,猴哥/姐甚至还呕了一下。
众所周知,打工人是很容易被冒犯到的。往嘴里哐哐塞轻食的时候,咱还能安慰自己:
为了健康,可以进化掉食欲。
但看了猴子的餐饮标准,才懂什么叫自欺欺人。
过去一年,以轻食为代表的健康餐被打上“白人饭”的标签。
打工人需要白人饭,因为它营养均衡。
与此同时打工人也恨白人饭,毕竟它又生、又冷、又少。
去年冬天开始,苦“白人饭”久矣的打工人,就在尝试把中式健康餐请上餐桌。到了今年夏天,中式健康餐赛道越拓越宽,杀出一匹新概念黑马:
网称“黄人饭”。
1
“黄人饭”
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健康餐
经常上班的朋友都知道,很长一段时间里能摆上工位的外卖一般只有两种:
一种是碳水炸弹,另一种就是白人饭。
从春节假期结束起,编辑部的空气里就弥漫着一股减肥减脂的气息。同事办公桌上外卖风格也渐趋统一,越来越贴近极简主义。
极简的精髓就在于把最简单食材1+1+1,拒绝烹饪,直接生啃。
一盒巴掌大的沙拉、一片更小的面包,怎么看都是一份女士早餐。
可它却于中午12:30,出现在一米八东北壮汉凯斯的工位之上。
这份午餐靠体积成功吸引了整个办公室的目光,全是生菜的沙拉配置更让所有同事倒吸一口凉气。
凯斯的午餐不是最难评的,坐在他左手边的王动,吃得更加精简。
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就是全部。
凯斯和王动的午餐虽然又生又少但也算健康,闫如意的选择就更一言难尽了。
作为全办公室最忙的人,闫如意忙起来经常忘记吃饭,她的包里总装着半块贝果和三片火腿。
没错,这就是她的午餐,所有食材加起来甚至都没袋子看着好吃。
观察过同事午餐,不难发现白人饭和糊弄饭之间,始终有种微妙的联结。
观察过吃完午餐的同事,不难发现:
生命体征维持餐吃多了, 就不想再维持生命体征了。
总吃沙拉的凯斯确实瘦了,话却越来越少了;生啃黄瓜的王动,气压一天低过一天;从前爱笑的闫如意,如今天天冷脸敲键盘。
沉默、易怒、焦躁,无一不是长期食用白人饭的副作用。
此外它还会让人的精神状态保持一种超常稳定状态,在互联网四处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我明明吃了那么多苦,却还是很饿?”
终于,在白人饭间痛苦摇摆了一年多的同事们,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从吐槽、理解、成为白人饭,变成“改良白人饭”。
苦白人饭久矣的同事,发现网友开始套用白人饭的热量公式和营养搭配,在传统中餐中寻求替代品,并把这种本土化健康餐称为「黄人饭」。
在这套叙事里,馒头是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贝果。
麻辣烫,就是咱中国人自己的熟食沙拉。
把沙拉做成盖浇饭,则是本土化后的绝佳减脂餐。
总之,在中餐宇宙,一切白人饭都有机会“黄人化”。
正如美食自媒体“吃货研究所”总结的那样:“只要将精致碳水调整为粗粮,用白肉代替部分红肉,把旺火爆炒改为清炒清蒸,控制油盐酱料的使用,一切中餐皆可减脂。”
对打工人来说,黄人饭的出现是不亚于涨薪的喜讯。
更何况,它还有细分赛道,能让打工人一周点餐不重样。
广东版黄人饭的精髓,就在绿叶+碳水+蒸排骨或者白切鸡;
东北版黄人饭的集大成者,是无米版菜包饭,或者轻食版蘸酱菜。
沙县版黄人饭的明星选手则更加亲民。
一份鸭腿饭只有500大卡,热量甚至低于知名健康餐wagas的泰式黄咖喱鲷鱼虾仁饭。
山东版的黄焖鸡米饭热量也在500大卡左右。
只要记得给鸡肉去皮,就可与白人饭一战。
当然,越是留心打工人的餐桌,就越能理解:
白人黄人不过是一种戏谑表达。
对饥肠辘辘的打工人来说,管他白人黄人,能健康减脂的就是好饭。
极饿的时候就地取材,在工位拿热水烫生菜,再配颗猕猴桃,就是无国界料理。
2
不是白人饭吃不起
而是黄人饭更有性价比
但凡吃过白人饭的打工人,都说过白人饭的坏话。没被白人饭背刺过的幸运儿们,您也别急着怪咱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饭。
要怪就怪便宜的白人饭太难吃,好吃的白人饭又太贵。
在线下门店堂食一份营养丰富的白人饭,动辄就要五六十;稍微加点儿牛肉和虾,身价又涨二三十。
一份经典的wagas沙拉,菜单标价78。
双份煎牛肉能量碗,要价117。
生啃了几天黄瓜的同事王动,决定对自己好一点,打开外卖软件斥巨资买了一份wagas羽衣甘蓝沙拉,券后价42.9元。
打开外卖盒,里面是名副其实的羽衣甘蓝,外加了一点点芒果片和干果仁。
如果不是木质刀叉穿透菜叶子的声音和他的叹气声几乎同时响起,大家也许会相信他那句吃后感:
“这羽衣甘蓝是比盒马的好吃。”
就在我暗暗揣度“月入几万能实现wagas自由?”的时候,王动讲起了自己在B站看到有人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制猪食的视频。
那一刻,他的嘴巴里全是羽衣甘蓝,但眼里都是向往。
wagas当然不是白人饭里最贵的,隔壁gaga的沙拉定价同样很高。
打开外卖软件,即便是尊贵的会员,点一份gaga没有60块钱也拿不下来。
看过白人饭的价单,难免想起那句网络名言:
“真好,它明明可以直接抢我80块,还送盘沙拉。”
当然,白人饭也不总是那么昂贵的。只不过平价之选foodbowl,一份也要四五十。
事实上,大多数标榜健康减脂的白人饭外卖,价位都集中在28-48之间。
但在不到40块的白人饭梯队里,我们只能吃到基础蔬菜和数量很少的腌制肉类。
家里没矿的打工人想要靠白人饭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大概率只能选择豆腐或者水煮蛋。
是的,轻食远没有标榜得那么健康。为了弥补口味上的缺陷,轻食提供的多数酱料热量都很高。
同样都是400多大卡的午餐,口水鸡+蒸南瓜+米饭的热量,甚至低于鸡肉牛油果芒果血橙沙拉。
而黄人饭的价格,不到白人饭的一半。
抛开营养搭配不谈,在减脂赛道,黄人饭是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选。
完全可以做到10元左右吃饱,30上下吃好。
夏天太热懒得做饭,去楼下超市自选的凉拌菜咔咔一顿乱加,总花费16.8,至少比同配方的轻食便宜一半。
本资深打工人周末自制的2人份鲜虾柠檬荞麦面,总成本甚至不超15元。
吃惯了燕麦贝果的网友,在食堂点了份现做的西红柿鸡蛋面,总花费11元。
吸食过番茄浓郁的汤汁,名为@喝水婆婆 的网友发出由衷的感叹:
“黄人饭已在next level。”
丰俭由人热量不高的黄人饭,也不是没有“缺点”。
太便宜偶尔也会成为一种社交风险。
网友@Zhangjzzzz 就因为带着中式优质碳水大馒头上班,被同事怀疑“经济困难”。
3
白人饭是生存,黄人饭是生活
比起怎么升职,“中午吃啥”才是困扰打工人的终极之问。
能不能和甲方对齐颗粒度,怎么打通底层逻辑,如何拉齐水位、把规则通晒,那都是写在会议记录和PPT汇报时的职场黑话。
中午吃不吃得好,才是决定下午工作进展的核心因素。
白人饭生、冷、少的特质,在互联网的演绎中逐渐延伸出一种倦怠的“吗喽”气质。
在健康和糊弄反复横跳间,进化成了一种“健康难受餐、自我压榨饭”。
吃白人饭的打工人,往往是久坐不动的白领。
他们对健康饮食和减脂瘦身有所追求,但又无法摆脱工作的束缚。
健康管理基本靠吃,对摄入的热量锱铢必较,听到升糖如临大敌。
但就现在的餐饮市场来说,购买白人饭就是一道单选题。
打工人要不就得为了健康牺牲口感,要不就为了好吃牺牲金钱,更多情况下是花钱买难吃。
这种无法两全的困境,让工位上摆着白人饭的打工人,始终都在紧绷地健康着。
再加上“白人饭”碳水含量极少,吃完基本不会犯困,方便快速投入工作,成为没有午休打工人的首选午餐。
CNN在报道“白人饭”时采访了波士顿大学食物史学者Megan Elias,介绍了“西方人的午餐大多是生冷三明治”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随着全球北方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面向工厂工人和办公室职员的餐饮市场开始出现。
“工厂里午餐时间是固定的,人们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吃午餐”;
“城市化意味着很多人的工作地点和家距离很远,他们无法自己做饭。“
白人饭诞生初期,就写满了高效的现代精神。
也难怪网友纷纷自嘲:“一旦开始吃白人饭,人生就定型了。”
黄人饭的出现,就像曙光照进了工位。
虽然它套用了白人饭健康减脂的公式,却得出了热乎美味的结果。
乍一看并没什么了不起,但一周不重样的黄人饭,每到饭点儿就开始提醒打工人:
健康高效固然很好,生活品质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