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5676|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新手爸妈必看之睡眠训练整合精华版

[复制链接]

72

主题

58

金豆

54

积分

Lv2

Rank: 2

性别
保密
积分
54
金豆
58
鲜花
28
主题
72
帖子
261
注册时间
2014-10-1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4:4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没有不会睡的宝宝,只有不会哄的大人!

你有没有这样怀疑过:我家宝宝就是不愿意睡,就是睡不长,就是觉浅,就是只能抱着睡,就是要磨觉…千万不要轻易下这种结论, 不要给宝宝贴上这样的标签。

本文很啰唆,如看不完,请至少看下面几行,一分钟很可能会改变你和宝宝的生活。

· 宝宝越困越疲劳显得越兴奋,磨觉多半是醒太久,哄睡太晚,太疲劳闹的。

· 减少白天小睡及拖延晚间入睡时间一般不会让睡眠变长变容易,越缺觉越睡得困难,睡眠才能促进睡眠。不管多晚睡多半都是6点左右起,为了保证睡眠时长,早点哄孩子入睡非常必要. 7,8点睡晚觉不算早,早睡又可能减少夜醒。

· 抱睡属于修复力差的浅睡眠, 静止的睡眠才是最好的, 不抱睡也能睡长。 3个多月抱睡着之后放床睡一般不会落地醒,因为宝宝睡眠模式已经接近成人。一放就醒不可怕,醒着被放下,睡眠中段醒来的可能低。

· 白天小睡不长是睡眠习惯,不是睡眠能力问题。白天睡不实,晚上夜惊夜哭很可能是太疲劳、过度刺激、睡眠不足、睡多了会好转。

· 维护生物钟非常重要,睡前、睡醒都不要逗孩子,哄睡要坚决。玩、出门遛弯、逛街等活动统统应该让步于睡眠。家长不安排并照顾孩子的小睡,孩子就会缺乏小睡。

· 入睡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坐站一样自然发生,3、4月是最佳时间窗口。

· 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脑不同部分负责,宝宝白天小睡和夜晚睡眠模式不太一样。

· 睡醒喂奶而非睡前能够减少对奶睡的过渡以来,增加进食效率。

· 夜醒不等于饿,屎尿、湿疹、冷热、白天受刺激、换床、家里来人、妈妈上班、学翻身、长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几秒时间判断,不要一醒就塞奶头,无原则夜奶是导致习惯性夜醒的主因。

以下列举了一下常见的睡眠困扰及改善的必要性和难度,根据实际情况来,毕竟随着长大,很多问题会消失。

2015-5-9 10:33:36  

为何会闹觉?

闹觉多是疲劳过度导致,孩子累崩溃很难入睡。虽然累到极致最终一定会睡着,但入眠突然发生,是不健康的崩溃式入眠。哭闹了说明哄晚了,哄睡难度也同时飙升。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过于疲倦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劳。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积年的疲倦会让孩子总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无法放松。
不是一定玩了什么,醒久了就会疲劳,对婴儿来说越缺觉越是敏感度高,睡不实。可能看起来很精神很兴奋,但要记住很可能很可能是假象,兴奋由于过度疲劳引起,不要认为是不想睡,家长要坚定一点及时哄睡。

3月醒后1小时内,3-6月1.5-2小时内,6月以上2-2.5小时内,一般需要再次入睡。新手哄睡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量也要考虑。

孩子从生理上无法保持清醒那么久,即使看起来很兴奋很好玩,也一定要坚定哄睡。该睡长觉却半小时就醒来,要知道兴奋是假象,孩子根本没得到充分休息,坚决接觉哄睡。如果对睡眠随意,不维护作息,那么闹觉、缺觉的疲惫痛苦就全都是你造成的。孩子会变得暴躁,容易尖叫,需求无度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影响脾气和学习能力。很多孩子被认为是脾气暴躁,但其实是睡眠不足,睡多了脾气自然就变好了。

睡眠信号&入睡时机

留意孩子的睡眠信号,注意什么时候何时犯困该睡觉,何时容易入睡。哈欠,揉眼睛,眼睛没神,拼命啃手,用力咬,晃头,抓头发,手乱舞,尖叫都有可能是犯困信号,一般醒后一两小时之内就表现出来了。观察对比睡醒、睡前半个小时之内的状态表现,很快就能发现你家宝宝特有的犯困信号。轻微犯困信号(如哈欠等)出现后,一般也不会立即能够哄睡,要有一段过度时间,所以如果宝宝不是长期缺乏睡眠,打哈欠之后不要太紧张,安心去做睡眠准备工作。

晚间睡前兴奋程度(疲劳程度)和入睡难度成正比,和睡醒不久又哭的可能成正比。而且睡得早一般容易睡,而且不会降低睡眠时长。不要白天故意让孩子少睡借以提高晚上的睡觉时长,会起反作用。晚间入睡不久,不一会大哭,给了奶就安静继续睡了,不是没吃饱,不是缺钙,可能是疲劳导致神经太兴奋,没有平复。

另外一个磨觉的可能是,在生物钟清醒时段哄睡,这时候宝宝不困,大人误读了信号,导致看起来好像是难以入睡的磨觉。

维护好稳定的生物钟

3个月后应该注意形成规律的生物钟,此外要尽最大力量维护生物钟,不可太随意,否则是对宝宝的不负责任。由多个人带孩子或者白天晚上不同人带更是要如此,不是要被时间表束缚但参考时间表确实能够让大家都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从而更好的相应宝宝的需求。

3月内醒后1-1.5小时内,3-6月1.5-2内,6月以上2-2.5内,一般需要再次入睡。当孩子需要睡眠却想玩,而你陪他玩就是在剥夺他睡眠时间。要区分宝宝的需要和意愿。
维护生物种还有一个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点:作息应尽量和内在生物钟保持一致,不在应该清醒的时候昏睡和在需要睡眠的时候清醒。尽量避免在生理清醒时入睡,这和在生理睡眠时顺利入睡同等重要。

实际操作上就是:孩子生物钟比较规律,不太缺觉之后,不可提前太多哄睡,否则浪费体力不说还会招致反抗,难度增加。如果某种原因错过了某次小睡,应尽量不要睡,保持低强度活动,到下一次睡眠时间再哄睡。身体在睡眠时段却清醒,生物钟在兴奋而身体却在睡眠,都会导致生物钟混乱和身体的痛苦,影响入睡和睡眠时长。
4-9个月参考的睡眠时间安排:早上6-7点醒来,8-9点睡第一觉,时长1.5-2小时, 中午12-1 点第二觉也就是最重要修复力最强的午觉 时长2-2.5小时。 傍晚4-5点钟小睡半小时,晚间7点入睡。虽然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但和有很多孩子就是45分钟醒一样,孩子的睡眠特点只是和大人和常识不一样,孩子之间有相当高的相似度。这些奥秘是由内在身体的规律决定的。了解并参照这些,不是教条而是科学。

少于45分钟的睡眠修复力差,20分钟内的更是无效。早上和中午长达2小时的单次睡眠是孩子的生理需求,对让身体从疲劳状态中恢复至关重要,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学习和安排。睡眠时机和环境把握好,加上宝宝的生物钟,一定能越来越好的,宝宝的哭闹会少,大人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也会小的。

如何睡?
入睡最大的奥秘在于平静

基本功之安抚方式

要哄得宝宝平静放松下来,身体接触、吮吸、有节奏温和的晃动都行。先吸引触觉,听觉,视觉其中一种感觉:按摩抚摸、拥抱、亲吻、摇晃、轻拍背部、上升下降、改换抱着的姿势、耳语轻唱、轻哼、音乐、白噪、颊贴脸颊、说宝宝最喜欢的词、叫名字和宝宝不断重复一句话….反正都可以试试,只要注意力被吸引又不是引起兴奋就好办了。吮吸时强有力的安抚,所以奶睡、宝宝吃手、安抚奶嘴等也是可以尝试的。放在床上之后可以给宝宝枕头之类的安抚物。

2015-5-9 10:58:13  

基本功之抱放孩子的姿势

情绪平静方法之4S

4S是程序育儿法一书中提到的概念包括睡眠环境布置,裹襁褓,静坐,xu拍

睡眠环境布置包括相对固定的睡觉场所,从吵闹的地方转到安静的地方,拉窗帘遮挡光线,也可以播放音乐。
裹襁褓据说小宝宝还不知道手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临睡兴奋,手脚不受控乱舞,而看到眼前都是晃动的手,就会更受干扰,襁褓能缓解这个。其实按住手,搂紧之类应该也是一个原理。月子里宝宝可以试试,不过宝宝在妈妈肚里是蜷曲的,不一定习惯腿变成笔直的,要是不习惯也别勉强,襁褓有可能还会影响血液循环,不裹襁褓也一样可以哄睡。

静坐

安静抱着减少晃动,但其实无法安静的话轻轻晃动是可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如果入睡容易了,应该有意识的过渡到静止,并减少抱哄的时间。

每次重复同一程序,这是建立睡眠联想条件反射的关键。

情绪平静方法之4S Xu-拍法

哭闹时,在耳边发出xu/xi/si/enen/ooo之类持续或有规律节奏的声音,同时在背部中间有节奏感的轻拍。其出发点是婴儿无法同时关注三件事,当想哭,却同时听见声和被有节奏轻拍时会注意力转移,不集中在哭上,从而有机会平静下来。

注意声音要轻柔,离耳朵可以近一点,但不要对准耳膜。哭得厉害可以大声一点盖过哭声,否则无法引起注意,大声时要远离耳朵。拍要有力但不能过重,屁股等其他部位拍也有效果,越是专心注意哭之外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平静。

6个月以上大宝宝能多线程处理问题,可能反而分心失效。一般大月龄如果xu拍不起作用或更激动,可能是宝宝嫌烦,应该注意采用单一说话或者把手放在肩头或者背部或胸口静止不动更好。

对大孩子说话(非对话)也是安抚的一种,要相信虽然他还不能够说但是已经可以理解感受到你的意思了。轻松一点的语气告诉孩子,你的身体上的不适只是因为困,这种情况是要睡觉了,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在陪着你,你能够做到。

xu拍最好是侧身位操作,另外要控制身体不过度乱动,可以借用毛巾枕头等工具。

如果睡眠环境吵闹可以放白噪音或催眠曲抵抗一下环境噪音,但注意长期处在噪音环境对宝宝有害,所以音量不可持续过大睡着后也不可长开。酷狗音乐里面搜白噪音能直接找到一个,不过更推荐sleep pillow的雨声,不象吹风机听得头晕心烦。下图是APP里面的几个白噪音程序。

抱起放下

哭的时候,用言语及身体接触安抚,如哭泣没有停止就抱起来安抚至哭泣停止。不要等睡着,只要情绪平静了,就尝试放下(书上意思是立即,实际操作上可酌情考虑),如果再次哭泣原地安抚失败就再次抱起。

抱着的时候,结合安抚基本功&4S, 轻轻和宝宝说说话,拍拍他后背,但是一切的宗旨是平静,如果有灯光或者物品刺激他,让他兴奋的,尽量避免刺激,比如把窗帘拉起,让环境尽量安静。

睡前程序到宝宝身体柔软,抱起时间也需要结合宝宝实际情况慢慢总结,新手的话久一点也问题不大,总是要给宝宝适应时间的。但抱是为了安抚情绪,而非要打算抱着使他睡着,开始的时候也不用强求每一次都是醒着放下的,但要努力去尝试。

放下是为了教会孩子如何睡觉,让其醒着自我入眠。抱起的目的则在出现哭泣时让孩子安心,维护信任感。新手平均抱起放下哄睡大概20分钟,次数在6-8次左右,最开始可能次数时间翻倍,但几次之后会大大减少到1-2次。
过程中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对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非常清楚,不要把焦躁、内疚、不确定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如没有练过如何抱孩子,安抚基本功不扎实,没有想好准备好,请不要尝试。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程序育儿法》中提3个月以下频繁抱起放下会刺激到孩子,不适用。到4个月大可以抱4,5分钟,六个月2,3分钟,9个月马上放下。注意犯困之后开始抱着平静,这次可以比上面提到的久一些,一旦放下之后再抱起就应该缩短时间,平静后勇敢放下。孩子会感觉到你的平静和坚定态度,并且很快学会睡觉过程中不期望你的陪伴,而你并没有在他需要的时候抛弃他,孩子醒来一样全心全意满足他的需要。
在抱起放下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安抚好宝宝,不要太激进,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但不要流露出可怜宝宝的情绪,否则孩子也会觉得睡觉是件痛苦的事情。
虽然抱起放下强调用抱起来确保孩子不感觉被抛弃,但实际执行时由于不到位,可能会影响孩子情绪会导致几天之后出现严重反弹,以及入睡后大哭。这种大哭区别于过度疲倦导致的大哭,特点上表现为哭泣频繁激烈得多,有可能常规有效的安抚方式统统失效。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倒退,用喂奶等强力安抚方式,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熟悉,先把稳定情绪稳定下来。一般安抚得当1-2天即可恢复,这时候再慢慢重新来过。但也要注意倒退让步都是暂时的,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方向不能轻易放弃。执行抱起放下时,白天醒的时候要多抱多陪伴增强孩子安全感,帮助孩子慢慢适应。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7

金豆

42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42
金豆
47
鲜花
11
主题
73
帖子
304
注册时间
2014-10-12
QQ
沙发
发表于 2015-3-14 18:0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抱睡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几乎家家都有经历。但其实"睡眠中的振动或者移动会导致大脑处于一种浅睡眠状态并削弱睡眠的恢复力"所以抱睡看起来睡得踏实,能睡长一点,但其实一放就醒,不属于深睡眠,睡眠质量差,修复力弱。抱睡和摇篮里摇睡会推迟孩子深度睡眠的时间,造成睡眠缺乏,这也是在浪费家长的时间,属于白糟罪。

睡着之后还是尽量应该放床睡,并且注意接觉,3个月内如果常放下醒的话,多做功课,学习如何放宝宝一定能有改善的,也可以试着20分钟深睡眠了再放。哄了很久放下就醒,不要怕,过几分钟再试,反弹会像,皮球越来越小,不要放不下一次就想着得了,抱着睡得了。

超过三个月,睡眠模式逐步转变,不那么容易放下醒,要意识到身体上的变化,给宝宝机会尝试自己入眠。放床上醒了的话,尝试在床上安抚,拍和唱歌耳语之类,一切你觉得宝宝能平静方法,如果安抚不了才抱起来,拍宝宝背,抱他走之类,情绪平复再尝试放下。如果宝宝长期缺觉,还是应该优先保证睡眠时长,尤其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抱睡有时确有必要。

《睡眠圣经》中提及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脑不同部分负责,所以抚慰宝宝白天小睡和夜晚入睡的方式不同并无太大关系,但要保证每天的方式是连贯的。可能这就是白天必须抱着睡,晚上却可以床睡的原因。

睡着之后放下的方式

下面的内容是祯祯爸帖子里面的 操作步骤: 孩子睡着以后,横抱着,大人移到床上并坐下,将孩子平躺,双腿先放在自己的一侧大腿上,并将托双腿的手抽出,托头部的手先别动,这个姿势,大人和小孩是能够同时躺下去的,当躺下后,另一只手协助轻轻抬起头部并迅速抽出托头的手,将手环绕轻轻贴在孩子头顶,另一只手轻轻搭在孩子腹部。

@halolo-母乳喂养大本营 :试试身体贴着宝宝,一起附身下去,等宝宝全身在床上睡稳了,再慢慢离开宝宝身体起来。用2分钟慢慢完成这个过程。宝宝睡了一会儿要醒没醒时,凑过去拍拍哼哼。

躺下去的时候,妈妈和孩子面对面,两人均大腿和上身呈90度,孩子脚落在妈妈大腿面上,也有帮助。原因可能是蜷曲帮助舒缓腹部,增加安全感,面对面时胸部挡住眼睛减少了视觉刺激。

奶睡

奶睡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没有必要刻意避免。但不应该过度依赖,如果形成单一的睡眠联想,常常在不饿的时候依赖灌奶哄睡,易导致入睡困难,超频繁夜醒,厌奶等系列问题。

白天尽量在孩子醒来的时候喂奶从而避免吃吃就睡着,一吃只吃一点的恶性循环。但晚间吃奶入睡影响不大。
宝宝烦躁的时候,想一想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喂的?上一次是什么时候醒的?

按需喂养但还是要知道宝宝的生理特点从而帮助更好的区分宝宝的需求,3个月之内2-3小时会饿,3个月以上3-4小时才会饿,加了辅食就更久了。夜间4个月以上连续睡眠至少6-8小时不饿是可以做到的,7个月以上10小时应该也是问题不大的。

关于夜奶的争论很多,如果小于3次的其实应该不太是个大负担,也无谓太多干预。但如果宝宝已经超过6周,夜间频率小于2小时的,总数在4,5次而且吃完还闹那种,对孩子对妈妈都是有很大影响。

睡眠圣经提到 超过4个月的孩子如果2次以上的夜奶就很可能照成习惯性夜醒。问题不在于是否是吃着奶入睡的,而在于太过频繁的喂奶可能是夜间醒来问题的一部分。
之前夜里11点按书上说的喂迷糊奶,没几天就主动这个点醒,以前几乎从来不会11点醒,其他宝宝也有这个现象。说明父母的行为是能够影响到孩子。这种类型的夜醒某种程度是在不饿的时候喂了导致的,只要短短几次可能就埋下习惯性夜醒的种子。

被打断的深度睡眠属于睡眠断裂相当于减少了睡眠,保护性觉醒防止婴儿猝死,但随着孩子长大,猝死几乎不会再发生,此时仍然频繁觉醒就会破坏睡眠连续性。

我的猜测也许靠吃奶安抚的夜醒有点像开party,不用上闹钟,到了午夜吃奶大par时就自动醒来,要是发现没有par就郁闷了。索性有一天醒来的时候,明白的被告知,这个par今天没有了,以后也不会有了,就能安心睡了。好比我们平时8点醒,有天早上6点要起来开会,一般没有闹钟也能自己醒,有心事的人睡不久。

睡前夜间可以试一次挤出来用瓶喂,亲眼看宝宝吃了一瓶下去,他要是再隔一个小时醒,你一定不会再给他喂奶。如果是亲喂的话一定会纠结是不是要喂,而且纠结之后几乎一定是喂的,因为非常难安抚。如果宝宝不吃奶瓶,那么说明要解决的不止是一个问题。用瓶喂爸爸也可以参与,这样妈妈可以暂时减轻一些负担。

一般头一觉最长,包含了午夜时段。如果有动静,观察几秒,看是否是指深浅睡眠的转换,不要一有动静立即拍啊拍或者冲过去喂奶,否则也容易导致习惯性夜醒。这个时段即使醒了也容易再次哄睡,有别于凌晨,处理方式上应该有所区别,午夜少干预,但凌晨要果断一些,该喂的要及时。

哄睡的其他一些注意点

每次哄睡最好由一个人完成全程,中间也尽量不要换人。房间内只有一个人,有助于减少刺激。

哄睡方式风格应尽量一致,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学习和建立睡眠条件反射联想。方法无效时穷举尝试,但方法有效后要保持稳定少创新。

要注意哄睡时的抱孩子姿势,保护孩子的脊椎颈椎。
每次哄睡之前,特别是新手,要提前想一下注意点都有哪些,遇到情况的预案是什么。不要到时候孩子哭起来或者放下去醒了,就开始发慌、手足无措、乱了阵脚、滥用昏招。

睡多久 ?
各年龄段睡眠的特点

6周之后晚间睡眠时间会延长,3-4个月白天应该能够摆脱不规律打盹而形成3次左右的规律小睡,这也是睡眠模式形成的关键时期。6个月小睡一般在3次时长在2.5-4小时左右。

1-4月睡眠总量从16下降到14.5小时,夜间睡眠从4小时延长到9小时。

5大转折点:6周夜间睡眠时间延长/3-4个月白天睡眠规律化/ 9个月第三次小睡消失/12-21个月清晨小睡消失。

4个月时孩子睡眠更像成人了,小于4个月入睡后有一段REM浅睡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宝宝放下就醒的原因。但四个月和成人一样不经过REM就进入睡眠。

3月内醒后1-1.5小时内,3-6月1.5-2内,6月以上2-2.5内,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早晨的小睡以快波睡眠为主,午睡以慢波为主,此小睡非比小睡,午睡修复力更强。

比较理想的情况7-9点之间入睡6-8点之间醒来。如果孩子入睡时间晚于9点,基本可以肯定会有其他相关的睡眠问题。早睡能够缓解夜醒,因为睡眠促进睡眠。

很多宝宝再晚睡都多半都是5,6点就起了,所以为了保证睡眠时长,应该早点入睡。早上6点哄睡确实有难度,别勉强,7点睡得的话六点起也很自然的。但孩子早醒更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过度干预,干扰了再度入睡,孩子会抵抗睡意想要和爸妈一起玩,7点起是最理想的,不过这点我家也还做不到。

3个月之内孩子出门容易入睡,之后他对风树云等等感兴趣之后,在外面就反而不容易入睡了,这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增强了,受体内的褪黑激素等的影响,昼夜混乱等现象也自动消失了。

半小时的小睡修复力非常有限,孩子需要至少1.5个小时以上的小睡才能从疲劳中恢复。(尤其是早晨中午)。

不小睡,小睡少,意味着缺少睡眠。长远来看,孩子的小睡时间短,晚上连续入睡的时间也不会长。长此以往孩子会脾气暴躁,显得更加疲劳。

尽量避免在生理清醒时入睡,这和在生理睡眠时顺利入睡同等重要。

以上基本是《睡眠圣经》《程序育儿法》中的,两者比较一致。德国安妮特的《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一书中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白天睡太多,晚上睡太早导致早上醒太早或夜间不困了起来玩。我的理解是这一观点和成人的睡眠模式相似,婴儿睡眠有其特点但最终还是要向成人的特点过渡,应该理解为两者不太矛盾,只是《每》一书中的观点针对更大的孩子,比如1岁以上。

《每》书中提到6个月孩子可以连续睡10小时,中间不需要进食。其余绝大部分篇幅在说哭泣控制的方法,让哭1分钟,5分钟,再安慰之类,我没有试过而且也不是本文重点,不做描述了,实在要是其他所有招都试过全部没有用的大孩子,睡眠非常成问题的,可以去参考一下,自己权衡吧。书中有一个有关于睡眠模式的图,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宝宝的睡眠模式为什么如此相似,为什么第一觉一般很长,为什么早上看起来睡得更不踏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53

金豆

43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43
金豆
53
鲜花
12
主题
73
帖子
308
注册时间
2014-9-18
QQ
板凳
发表于 2015-3-14 20:56: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接觉

宝宝睡眠有个很大的坎就是半小时,45分钟必醒。多个小打盹的修复效果远远弱于三两个长觉,为了保证全天的睡眠质量和时长,应该接觉帮助宝宝延长每次的睡眠时间,建立睡得长的习惯。即使是45分必醒的孩子,调整之后早上1.5小时,中午2小时,傍晚0.5小时 是完全做得到的(5个月孩子为例)。

提前行动:如半小时醒,试试睡25分钟还没有醒的迹象的时候就拍拍或者把手放在肩头,轻轻嗯嗯,6个月以上孩子不要拍,手放在身上固定位置。过了常规要醒的点如没醒就安全了,很可能渡过了浅睡眠周期,实在要醒及时抱起来哄。缺觉严重的孩子会秒醒,可能靠拍不行,需要直接提前抱起。

开始得守着宝宝小睡,把醒的迹象扑灭在摇篮,这么几次基本他就习惯睡得就长了 。一般午觉可以试一下。宝宝进入比较踏实睡眠之后应该减少拍动不拍动。能够出现多次长觉之后可以不用接觉,顺其自然。

不用每觉必接:5个月宝宝起床一个到两个小时会开始睡早觉,早觉一般1.5小时,如果1小时左右精神好,也没必要硬接,傍晚觉一般半个小时,不用硬接,而且也怕影响晚上入睡。午觉最有潜力,可以冲到两个多小时,所以是最值得争取的,一般午觉如果只有45分钟应该作为接觉重点来。其他月龄的体会一下大意吧。另外如果睡觉哭醒,一般需要尝试帮助接觉,而非直接从哭泣中唤醒。

时候辛苦一通只睡半个小时的,别气馁也别着急,这个短期需要运气,长期靠耐心。小睡接觉成功之后不能高兴太早,一定要巩固几分钟,否则一旦再反弹,想再哄就是几乎是非常难了,得瑟太早,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唤醒去睡

对付习惯性早醒,就是知道他5点醒,四点半就开始抱他,换换尿布喂喂之类,然后哄睡。也就是提前干预,不要唤到醒透,确保睡眠没有断裂。对付早醒,睡眠圣经上提到,可以尝试提早20分钟入睡。

梦中喂食

下面一段来自网络:“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邀请13位妈妈参加,请她们每天晚上10点到12点之间给宝宝进行一次哺乳(叫做“梦中哺乳”)。这次“梦中哺乳”不管宝宝是否有吃奶的需求,都尽量尝试喂一喂。这样,在半夜宝宝醒来时,妈妈可先尽量不急于哺乳,但要马上对宝宝的哭闹做出回应,给他温柔的拥抱、第一时间换尿布或是抱着宝宝边走边轻轻拍着安抚。如果宝宝重新入睡,就可以不必哺乳。如果宝宝实在无法入睡,再进行哺乳。但要逐渐减少夜间哺乳的次数,延长两次哺乳的间隔。

实验结果很让人振奋,参与实验的小宝宝晚上吃奶次数明显减少,白天吃奶次数明显增多。而且晚上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了,醒来的次数也减少了。实验持续8周以后,参与实验的13位宝宝全部做到从晚上12点一觉睡到早上5点了。相较而言,如果妈妈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只有23%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做到睡整夜觉”

程序育儿法一书中也提到“梦中喂食”。 是说主动喂食属于被动醒区别于主动夜醒,反正一次夜奶不可避免,就干脆选在能控制的时间,且避免干扰后半夜。之前夜里11点按书上说的喂迷糊奶,执行起来,我家宝宝很敏感,几天就变被动为主动醒,梦中喂食后来就变成习惯性夜醒了,以前几乎从来不会11点醒,权衡之下,觉得第一觉的长度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放弃梦中喂食。对于不那么敏感的孩子,这也是值得尝试的一个办法。

醒后不要立即逗玩

早上醒或者小睡醒了,如果宝宝很安静,不要立刻去抱他和他说话什么的,最好做隐身人,安静陪伴即可,避免立即的眼神接触。一个是避免打扰宝宝有可能再自动继续的睡眠,另一个也是避免他期待醒来之后的活动,从而潜意识里面提前醒来,以便和爸爸妈妈玩。和睡前活动不要太精彩类似,如果睡前好玩得不行,那谁还乐意乖乖去睡呢。
妈妈预料到了孩子的每一次啼哭并照顾宝宝不让哭出来,这其实会妨碍孩子找寻替代妈妈安抚自己的渠道。夜间也不要对孩子过度关注,一方面动静可能影响孩子睡眠,另外这种溺爱事实上会剥夺孩子学习自我入睡自我抚慰的机会,这项技能其实是终生需要的。过度的关注使得孩子支离破碎的睡眠模式延续更久。

醒来之后很安静,用好奇的眼光到处看,可以自己玩,此谓“自然觉醒”表示睡得很好。 6-12周可以自己玩15分钟,3-6个月20分钟,6-9个月宝宝应该能够自己玩1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尤其是睡足的情况下。一步不离的陪玩守护,实际上妨碍了宝宝的独立性和学习自我安慰。玩对孩子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独立玩帮助培养情绪适应能力,是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独处和平静对孩子很重要,所以乘宝宝睡醒的时候适当放手吧。

翻身影响睡眠

学翻身会夜里练功,尝试抱以下帮助平静,抱一阵就要放一下试试是不是已经没力气翻或可以扶肩按住.躺下的时候最好是侧睡,前胸后背各放枕头稍稍帮助定位.如果睡觉期间趴成俯卧而又没有醒,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并不要立即帮他翻回来,否则很容易弄醒。翻身频繁的时期,要注意不要滥用奶睡,否则翻身期过去,习惯性夜醒的种子却已埋下。

边角料的事情-睡不好是缺钙么?

睡不好的宝宝常被怀疑缺钙,查了很多内容。奶量充足的情况下母乳或奶粉喂养,摄入量应该都能满足要求(厌奶期/长得特别快则未必)。

没有足够的VD摄入会导致吸收的量少从而有可能缺钙。表现出 易激惹、烦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 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鸡胸;这些现象不缺钙也可能有,但如有症状体现了更高的可能性

你自己补钙了么?宝宝摄入的奶量够么?晒太阳机会多么?vd喂的时候漏没吐没?宝宝成长速度需超平均水平么?最关键的,症状非常明显么?我家小时候要醒的时候高频摇头特别厉害,打嗝胸口下陷,长得快月子里使劲现象(抻)非常严重,因为是一月出生,一整个月没有出门晒过太阳,后来权衡后,加强晒太阳和补了钙试试看的,确实有好转,逐渐完全消失了,可能也是宝宝大了自己就修复了,现在没有症状就只吃Vd不补钙了。

如果你已经耐心看到最后,说明孩子的睡眠真的困扰着你。下面一段话作为结语送给你---睡眠圣经:所有来自儿科专家的证据表明,睡眠时间孩子抗议性哭泣并不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情感或器质上的伤害--贴这段出来,非鼓励宝宝哭,是想给妈妈们减减压。上帝给我们眼泪,教给我们哭的本能,不是为了伤害我们,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抒发宣泄情绪的窗口。不是所有眼泪都代表痛苦,好比成年人有不开心的事情睡不着,大哭一场反而整晚安睡,第二天恢复到平静心情。完全哄不住的时候试着这样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43

金豆

56

积分

Lv2

Rank: 2

性别
保密
积分
56
金豆
43
鲜花
25
主题
84
帖子
312
注册时间
2015-2-2
QQ
地板
发表于 2015-3-15 00: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引导孩子自然入眠--抱起放下解析

孩子超过3个月了,但小睡哄睡困难,表现得很抗拒睡眠,时长很少超过1小时,很容易惊醒,全靠摇晃,吃奶 ,几乎没有醒着入睡过,夜奶非常频繁,连续睡眠从未超过5小时…孩子闹觉严重,常大哭着醒来,状态很差,你也忧心忡忡早已疲惫不堪…

很想改善,却对哭声免疫法心存疑虑,那么尝试看一下下面的内容。

前期储备知识

本文是基于读者已经具备一些睡眠的基本知识,比如对孩子的睡眠特点有基本的概念,熟悉基本安抚手段4S,xu拍等,了解吃玩睡的常规程序,知道孩子何时需要睡,知道何为接觉。可以自行参考婴儿睡眠书籍, 另外这些内容在我之前的帖子《向整夜觉前进》《没有不会的宝宝,只有不会哄的大人》里面有介绍,5个月宝宝作息的分析参考《宝宝作息背后的奥秘》,异常的超频醒参考《超频夜醒 vs习惯性夜醒》,《绕不开的敏感话题--哭》 按标题在微博或网络上搜索即可。睡眠问题的处理请首先排除的健康问题。

何为抱起放下

简单的办法,未必是好办法!当你正为抱睡,奶睡,靠推车睡解决了入睡问题而得以舒一口气时,也许正亲手埋下了睡眠问题的种子。这种无法始终一致的睡眠环境,导致孩子有可能经常醒来,无法睡长。

因为睡眠问题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入睡和睡眠中段醒来时的环境不一致,好比在你臂弯睡着,醒来发现在硬梆梆的床上,比如吃了奶睡,醒来发现奶不知道哪里去了,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孩子警觉,从而无法在无帮助情况下继续睡,影响安全感和睡眠连续性。

抱起放下是《实用程序育儿法》一书中的概念,用来改善依赖道具入睡的情况,同时防止哭声免疫法有可能带给孩子的不安感,属于有效的睡眠改善中相对温和的办法。
基本步骤是:在完成基础睡眠程序后,把孩子安放在床上,如果哭采用原地安抚无效时及时抱起他,一旦不哭情绪稳定,不要等睡着,立刻放下,放下之后继续安抚,如果再哭,再继续抱起安抚随后放下。直至孩子能够在床上自己完成入睡。

直白的意思就是:做完入睡准备后,让孩子自己在醒着或至少迷糊的状态下躺在床上尝试入睡,如果全睡是10,全醒是1那么尝试在7的时候放下。当孩子因为不习惯而害怕哭泣,无法自我平静时,家长可以抱起安抚孩子至情绪平静,但温柔的坚决,在孩子睡着之前重新放下,尽力做到让孩子不依赖外界道具而独立完成醒到入睡这个过程,即使开始时只有几秒。

有操作上的疑惑,就返回头想想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很多时候就能找到方向。

3个月内的孩子为避免过度的刺激,不太适合这种方式。
1岁以上的孩子情况特点不同,太耗费体力,也不太适合这种方式。

抱起放下注意点

初次放下之前的抱起属于睡眠程序的一部分,所以时间可以适当的延长5-20分钟不等。抱着的时候,结合安抚基本功, 轻轻和宝宝说说话,拍拍他后背,但是一切的宗旨是平静,如果有灯光或者物品刺激他,让他兴奋的,尽量避免刺激,比如把窗帘拉起,让环境尽量安静。

《程序育儿法》中提3个月以下频繁抱起放下会刺激到孩子,不适用。到4个月大可以抱4,5分钟,六个月2,3分钟,9个月马上放下。这是由于书中认为一方面越大的孩子越能够自我平静,所以外界给予的帮助时间也递减,另外抱久了孩子也会不习惯被放下,所以不要太久, 具体操作上可以灵活调整,把握大意: 给于恰当的安抚,不要超过需求,入睡的主体需要孩子自己完成,也要相信他能够完成 .
抱起时间也需要结合宝宝实际情况慢慢总结,新手的话久一点也问题不大,总是要给宝宝适应时间的。但抱是为了安抚情绪,而非要打算抱着使他睡着,开始的时候也不用强求每一次都是醒着放下的,但要努力去尝试。

注意区分真正的情绪性哭泣和自我安抚式哭泣 :情绪性哭泣一般声音会越来越大,而且有明显的情绪感,但自我安抚音调基本不变,甚至渐弱, 有点喃喃自语的感觉。注意观察就能够区分了。自我安抚时不需要抱起,要尽量减少干预了。 白话一点就是,情绪看似是可控的那么不需要抱起,用弱一些的原地安抚即可,眼看要失控了,抱起。
放下是为了教会孩子如何睡觉,让其醒着自我入眠。抱起的目的则在出现哭泣时让孩子安心,维护信任感。新手平均抱起放下哄睡大概20分钟,次数在6-8次左右,最开始可能次数时间翻倍,但几次之后会大大减少到1-2次。让孩子能够在不靠外力帮助下自己入眠是孩子能睡踏实睡长的根本所在, 也是家长因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过程中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对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非常清楚,不要把焦躁、内疚、不确定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如没有练过如何抱孩子,安抚基本功不扎实,没有想好准备好,请不要尝试。在抱起放下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安抚好宝宝,不要太激进,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

不要流露出可怜宝宝的情绪,否则孩子也会觉得睡觉是件痛苦的事情。不用闹觉,困了就能自己睡,这是一件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事情, 为此付出一些少量的哭泣是值得的。孩子哭是因为他不会自己睡。 要知道把孩子抱到客厅终止小睡就能立即化解哭泣,但这种化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一旦放下之后再抱起就应该缩短时间,平静后勇敢放下。孩子会感觉到你的平静和坚定态度,并且很快学会睡觉过程中不期望你的陪伴,而你并没有在他需要的时候抛弃他,孩子醒来一样全心全意满足他的需要。

虽然抱起放下强调用抱起来确保孩子不感觉被抛弃,但实际执行时由于不到位,可能会影响孩子情绪会导致几天之后出现严重反弹,以及入睡后大哭。这种大哭区别于过度疲倦导致的大哭,特点上表现为哭泣频繁激烈得多,有可能常规有效的安抚方式统统失效。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倒退,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熟悉,先把稳定情绪稳定下来。一般安抚得当1-2天即可恢复,这时候再慢慢重新来过。但也要注意倒退让步都是暂时的,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方向不能轻易放弃。执行抱起放下时,白天醒的时候要多抱多陪伴增强孩子安全感,帮助孩子慢慢适应。

抱起放下的目的还是最终能够达到放下的时候不再哭,基于这个理由,抱起之后如果实在很难控制情绪也不一定要完全遵照书上说的完全不要晃,可以靠晃过渡一下,让宝宝不至于情绪失控。要注意把握分寸尽量不要让宝宝是被晃睡的,不是被抱在手里睡着,但如果是这样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方法说一次就奏效的,多尝试几次才有结果是必然的。

抱起放下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让人想放弃,只要多抱着走一会或者是给孩子吃奶立马宝宝就能睡着,但还是要咬牙坚持住,要明白不会睡觉只能让孩子更痛苦,睡得好才有幸福可言。

抱起放下也是一种入睡的学习,所以从白天开始入手会更好。晚上可以从入睡着手,睡眠中间一小时一醒的可以采用抱起放下让孩子继续睡,但不用每次夜醒都如此,否则太累,而且变化太快孩子也无法适应,夜间如果吃的少了,白天要加量。白天晚上同步效果比较好,但分开进行也不是就不行。

为了让孩子不至于对床太反感,初期在床上玩培养感情是有一定帮助的.但长期来说还是注意减少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少在床上玩,避免太清醒的时候着床. 着床后很快能睡着,睡眠和床之间的联想就紧密起来,有利于降低入睡难度.
8个月以上的孩子,习惯养成的时间更长,更具抗拒改变的能力,所以哭闹可能尤为激烈,要有心理准备,效果也会差比较多。减少抱起时间,甚至只放下不抱起,允许让孩子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抱起放下如果进行顺利,一两个礼拜基本就能够做到完成睡眠程序后放在床上,仅仅需要声音的安抚就能够安静的睡了,这时候逐步减少声音的帮助,朝完全不给任何帮助过渡。

翻身、长牙、大脑发育、猛涨期、搬家、旅行、妈妈上班、换保姆等等,太多事情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脆弱的睡眠。但是要知道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持续时间不会太久,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分对待。

关于抱起放下常见的问题

问:抱起之后可以走走晃晃么?
答:哭闹严重时可以,一旦程度减轻即可往静止状态过渡。摇晃始终

问:抱起就安静了,但一开始往下放还没着床就开始哭,怎么办?
答:有两种处理方式:继续抱一会安抚到位再尝试放下,或仍然执行完整放下的动作再重新抱起,也就是告诉孩子即使你哭也仍然要放下睡觉,但我仍然会把你重新抱起安慰你的情绪。这个具体要根据孩子的脾气,接合当次小睡是优先睡长还是优先学入睡来灵活掌握。

问:孩子哭了,抱起,但一抱就睡了,怎么办?这算自己睡么?
答:那就立即放下,开始很难次次都全醒放下的,这也不要紧,始终作为努力方向,但不强求即可。另外一抱就睡,表示离入睡所差的安抚量很小了,这种情况,下次可适当降低安抚,也就是不用抱起,改用稍弱的安抚如拍,如唱,如说话,按住手,扶住肩等,相信稍加时间可以入睡。 是不是算自己睡的问题不用那么纠结,大方向吻合就行。

问:抱起打挺怎么办?
答:打挺说明孩子对抱不买账,尝试换抱的姿势,有节奏的走几步。如果都没有用的话就把孩子放下。放下之后一般还会哭,但其实也没有太多能做的了,言语继续安慰,陪着孩子,让孩子哭一下发泄一下情绪,一般哭一阵子会平静下来一些,再试试看是否抱起不打挺了。

问:放下之后不哭不闹开始玩怎么办?抱着就开始笑怎么办?
答:检查哄睡时机是否恰当。如果确实已经醒了很久,需要再抱起继续哄,一般走几步能迷糊起来,或者抱起放下几次,一般有可能开始发急。换句话说,时机合适的话,不哭不闹的状态无法持久。避免太清醒的时候就把孩子放在床上,帮助减少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 着床后很快能睡着,有利于睡眠和床之间的联想,可以帮助降低入睡难度。

问:反复放下了几次结果越哭越大怎么办?
答:说明前几次的安抚没有奏效,孩子被反抗却遭到拒绝这个事情激怒了。这时候其实很考验意志,反复的抱起,向他解释,这么做的目的并非有意激怒他等等,最终哭闹会像皮球落地一样,反弹越来越小。
但也有可能有孩子脾气大的,真就不行,抱起放下无数次也做不到,那当次可以抱久一些,让孩子平静下来,甚至就睡熟了再放下。一两次的折中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只要大方向不变就可以,不用心理负担太大觉得好像就前功尽弃了。

问:哄半小时1小时还不睡怎么办?
答:哄睡时间太长如超过半小时,应该反过头总结一下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问题,身体是否不适,入睡时机太早或太晚(一般太晚居多),睡眠环境和睡眠程序是否充分(让孩子有机会对将会发生什么有预期),孩子的情绪问题(一下子的变化哄睡方式,孩子没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心生疑惑害怕)。 白天小睡哄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又到了吃奶时间,或者困意已过,太长就放弃当次小睡,抱到客厅叫醒,等待下一次一起睡。

问:突然夜里比原来还差了,2小时一哭怎么办?
答:感觉方式上突然转换,引起了孩子的迷惑和情感波动,或多或少受到的惊吓。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将意图完整清晰的传达给孩子. 安抚好孩子。自己有了明确清晰的想法再开始执行,执行过程中不要风格变化太大。一致性越好,孩子越能对将要发生什么有预期。

问:次次要接觉怎么办 ?
答:接觉也要尽量要醒着放下,否则很难持久,到后面就接不上了或次次要接. 一般接2到3天,就可以不接了,注意观察是否已经可以自己睡过45分钟。行就减少干预,不行再继续。接觉比入睡的难度还要高,首推接中午觉。另外有时候先睡长要紧的小睡,抱久一点确保不会放下彻底醒来也很重要,这种情况下,是不是醒着放下反而是次要的。

问:一定要睡小床么?一定要在平静后离开房间么?
答:虽然小床的空间感有利于睡眠,而且能减少睡眠的干扰,推荐尽量睡小床,但大床仍然是可以的。国外的书都推荐孩子不要和父母同房间,但中国国情这点很难做到,在房间或者不在房间应该都是可以的,不是最关键问题。

结尾的话

事前请尽最大力量和家人沟通好,对孩子的睡眠问题及解决的必要性形成共识。

孩子哭是对变化的不适应,这是正常的情绪体现,安抚好就可以,父母要在内心能够正确的对待。一声哭都见不得的话反而会帮倒忙,对孩子的睡眠造成实质性的干扰。
抱起放下非常耗费体力,而且属于中庸方式,见效慢, 胜在风险小,比哭免直观感受上好一些。但如果真是孩子适应能力强,问题又非常严重的,一个人带孩子的妈妈,建议参考一下哭声免疫法,其实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至少不应该被一棒子打死,快刀斩乱麻有时候其实反而对大人孩子都更好,这个专题我会再找时间另外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6

金豆

55

积分

Lv2

Rank: 2

性别
保密
积分
55
金豆
56
鲜花
26
主题
82
帖子
283
注册时间
2014-4-28
QQ
5#
发表于 2015-3-15 04:02: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宝宝睡觉十不宜,你家宝宝有木有?

小时候培养宝宝好的睡眠习惯对日后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哦!对照以下十不宜,纠正宝宝睡眠坏习惯!

一不宜——不宜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孩子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二不宜——环境不宜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敢发出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这样的不良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三不宜——被子不宜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四不宜——不宜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孩子在妈妈摇篮曲的哼唱声中入睡自然美好甜蜜,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五不宜——白天不宜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六不宜——不宜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妈妈,有时是奶奶,有时又换成保姆……殊不知,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七不宜——不宜睡得太晚

占相当比例的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据统计,我国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个小时,首要原因之一即是,孩子的父母亲钟情于“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应缩短了晚间的睡眠时间,种种“行为性失眠”便由此发生,具体表现为:晚上到了睡觉时间仍不愿意上床,入睡时间往后拖延,或者长时间难以入睡等等。研究还表明,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容易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八不宜——不宜依赖“摇睡”

每当孩子哭闹时,一些年轻妈妈便使出“看家本领”:将孩子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个不停,甚至孩子哭得越凶,妈妈就摇得越起劲。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十分有害,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轻者影响脑部的生长,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最终造成颅内出血,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

九不宜——不宜搂着孩子睡

有些年轻妈妈爱子心切,喜欢紧紧搂着孩子睡觉。但这么一来,被搂着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吸入更多的是妈妈呼出的废气,对孩子的生长和健康都很不利,同时还可能传染到妈妈的疾患。此外,搂着孩子睡还会使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甚至难以伸展四肢,使孩子的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都受到负面影响。

十不宜——不宜亮灯睡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喜欢让卧室整夜灯火通明。但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如果夜间睡眠环境如同白昼,孩子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不但睡眠时间缩短,生长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扰,最后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或低于正常体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42

金豆

47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47
金豆
42
鲜花
14
主题
85
帖子
328
注册时间
2014-8-2
QQ
6#
发表于 2015-3-15 08:3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4到6个月 宝宝睡眠问题和解决方案

传统上一百天是婴儿成长的一个分水岭。婴儿进入第四个月皮肤黄色褪尽,开始白皙,眼神变得丰富起来,脖子硬起来,手也逐渐开始有意识的触碰。对身体的控制从简单的头部逐渐向躯干扩展,技能以翻身为主,更好地控制手的活动。

4个月的宝宝出门不再容易入睡,会对风、树、云等感兴趣,这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增强了。更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还表现在一些孩子吃奶没有小时候那么专心了。

除了喜欢出门玩,还喜欢躲猫猫的游戏,研究家中的标签,对陌生人焦虑的情况初步显现。

在第4个月中旬左右会迎来第4个头脑发育的跳跃期,第六个月下旬是第5个跳跃期。跳跃期的孩子可能睡眠受到扰动,情绪波动比较大,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也会持续几个礼拜,程度有所不同。

睡眠模式的特点

第4个月

睡眠总量15小时左右,晚间睡眠总量10-11小时,夜间连续睡眠高的能够达到8小时。白天睡4-5小时,小睡清醒间隔逐渐过渡到1.5小时以上,数量逐渐由4觉向3觉过渡。小睡入睡先进入安静睡眠然后才是活动睡眠,很多人破抱睡,正是这个阶段。有一些孩子在这个月因为学习翻身,大脑跳跃期等原因,出现了比较大的睡眠扰动,也被称作“睡眠衰退期”。

第5个月

睡眠量和状态介于4-6个月之间,小睡更加规律,一些夜醒也逐渐定点固定。

第6个月

全天14.5小时,小睡清醒间隔2-2.5小时左右,这时睡眠相对简单了,早中晚3觉很明朗,早上中午睡得长一些,傍晚就是个小盹儿。6个月算是个节点。

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于4-6个月的睡眠问题,按大致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翻身对睡眠的影响、睡眠倒退、厌奶、依赖奶睡、奶不睡、夜里起来玩、长牙、入睡难、睡前睡醒哭、小睡短、夜频醒、认人等等。睡眠上一些变化:

一般睡着之后比较容易放下,放下后不易醒,全程抱睡减少。
原先小睡短的,有一定比例接觉变得容易。
有一定比例夜奶减少的。

针对入睡难和小睡短、频醒的具体描述

入睡难

一到困的时候就怎么都哄不好,完全不会自己入睡,每次睡前必哭,睡眠当中一醒就哭,以前醒了就哼唧找吃的,现在就嚎哭;

另外就是一旦放下醒后脾气见长,必须离开睡觉环境才能安抚,而且短时间内再进入睡觉环境会重新开始哭闹

小睡短

白天小睡就半小时,白天20分钟一觉很是折磨;
白天小睡需要陪睡或抱睡,放下独自睡不出半小时就醒;
小睡总是一个小时内必醒,尝试了提前安抚,拍,奶睡都接不上。

夜频醒

上半夜困,可能频繁醒,7-11点,可以醒6-7次,晚上超频繁,醒了要抱,抱睡后再放下,几乎一小时一醒,到5点完全醒。


​宝宝为什么睡不踏实?

​​4个月后,许多宝宝不肯乖乖睡觉或是不肯独自入睡,甚至睡觉后也会经常醒来哭闹不止。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睡眠环境不佳​​

室内光线过强,外部噪声过大,都会干扰幼儿的正常睡眠,易于惊醒。宝宝夜间易踢被子着凉,或被子盖得太厚太热了,都引起宝宝烦躁不安、易醒。

​​避免这种情况,妈妈要做的就是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床上环境。这个阶段的宝宝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善,床垫应该软硬适中,不要铺得太软,以免影响宝宝骨胳的成长。这时间应该给宝宝挑选一个合适的枕头,以利于他们的睡眠。

​​为了防止宝宝夜里踢被子着凉,可以给宝宝盖上纯棉的小被子,小脚丫穿上厚袜子,露在被子外面。不宜让宝宝穿着厚厚的衣服睡觉,宝宝被厚衣服紧紧包裹,容易导致呼吸和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身体发育。

没有好的睡眠习惯​​

大多数宝宝睡不好是因为习惯不好,没有形成生物钟,导致他们不分白天黑夜。

三招帮助宝宝一夜安睡

创造良好睡眠环境

​​妈妈可以通过控制卧室的光线和声音来促使宝宝生物钟的形成。通过光亮与黑暗的对比培养宝宝对白天与黑夜的认识。

早上宝宝该起床的时候,妈妈把房间的窗帘拉开,让阳光照射进来。可以给宝宝一个拥抱,或者是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宝宝自己醒来。白天宝宝醒着的时候,尽量多跟他一起玩耍,让他的房间有充足的日光。日常的生活噪音,比如电话铃声、电视音量,或少衣机的嗡鸣声、大人走路和说话声,都不需要刻意放轻。

​​晚上宝宝入睡前一两小时,妈妈可以把窗帘拉上,调暗室内光线,到了宝宝该睡觉的时间,就把灯关掉,把门关好,不要让门缝透光或是传进嘈杂声。如果夜里需要照顾宝宝,也要选择暗的夜光灯,或者用手电筒,用完了赶紧关上。房间的窗帘应该厚实,避免窗外透进灯光影响宝宝的生物钟。

程序化的就寝模式

​​一个程式化的就寝模式有助于宝宝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美国一位专家曾经在《一夜安睡》中写道:“如果你的宝宝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他会更放松。宝宝越放松,就越容易上床快速入睡。”这种睡前程序的内容是由妈妈来决定的。

​​通常包括给宝宝洗个澡、换上睡衣、讲个故事、唱首儿歌或是给宝宝按按摩,与宝宝一起玩一个安静的游戏。妈妈应该尽可能地坚持这些睡前程序,让宝宝明白做完这一切就该睡觉了。这个程序将不仅有助于宝宝尽快进入睡眠,也可以通过妈妈与宝宝的互动,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

训练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

​​很多妈妈习惯于抱着、拍着宝宝入睡,等他们睡着后,再把他放在床上。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一种做法,特别是在宝宝4-6个月,开始学习建立睡眠习惯的时候。如果每晚都是抱着拍着哄他入睡的话,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也会习以为常地要用同样的方式才能入睡。

​​当宝宝越来越大,哄他睡觉就会成为妈妈每天要执行的一项 “艰巨”的任务了。妈妈可以尝试一下鼓励宝宝自己独立入睡,在观察到他们有睡意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床上,让他们自己入睡,如果他开始哭,也不妨硬起心肠,让他哭一阵子,这样连续几天,宝宝便会逐渐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了。

当他学会了自己入睡,在半夜里醒来时(所有的宝宝都会在夜里醒来好几次),也可以不依赖妈妈的帮助,自己重新入睡。​​​​​​​

一般来说,宝宝从4个月起,就可以保证夜晚6-8个小时的睡眠,之后可能还会更持久。但是,并不是每个宝宝都能保证一觉睡到大天亮的高质量睡眠,很多宝宝会在晚上哭着醒过来好几次。

很多时候,用喂奶、安抚奶嘴、轻拍、唱歌帮助宝宝入睡,只会推迟他自己学会入睡的进程,让宝宝学会醒来之后自己入睡才是治疗的根本。

准备工作

在开始之前,爸妈先要观察下宝宝的睡眠习惯,每天的睡眠时间,包括白天小睡时间,夜晚醒来的频率。了解宝宝的作息规律,能更好地控制晚上的睡眠。

如果宝宝白天的小睡时间过长,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时间。这时候就要适当减少宝宝的白天睡眠。宝宝晚上睡觉前,不要和他玩兴奋的游戏。可以给他洗个热水澡,舒缓情绪。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步骤就是,要戒掉夜奶。如果宝宝在吃母乳或奶粉时睡着了,要试着在洗澡和其他睡眠时间之前进行哺乳。确保宝宝放入婴儿床时他还是醒的,这样有助于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入睡。

尽量不理睬

一些坚强的父母,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方式,帮助宝宝入睡。因为有时候宝宝晚上的哭泣,只是他习惯的睡眠模式,突然的醒来,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宝宝一时落寞所以就会大哭。

如果爸妈去抱他,哄着他,宝宝只会继续大哭。如果不去理他,当宝宝们发现这个方法不见效时,大多会放弃大哭,自己睡觉。用这个方法,一般只需3-4个晚上,宝宝就能减少夜哭,自己入睡。但最好还是等到接近6个月大再使用。到了那时,大多数宝宝不再需要在晚上补充营养。

不过很多家长或许不能接受这种方法,听着宝宝的哭声,总是忍不下心。但是建议家长视情况而定,如果宝宝只是轻声的呜咽,尽量不要起身去抱他,试着让他自己睡着;如果宝宝的哭声响亮而持续,那么一定要去看看,也许他真的饿了、尿尿了,或者其他的问题。

逐步缓和——法伯睡眠法

如果家长不能接受上面那种直接的方式,那么循序渐进的“调整”可能比较容易接受。法伯睡眠法由理査德·法伯医生命名,他在《如何解决孩子睡眠问题》一书中写道:

第一个晚上,宝宝醒的时候将他放下,轻柔地拍他,并且低语“晚安,我爱你”,然后离开房间。不要花太长时间等宝宝入睡,不要抱起他。如果宝宝开始大哭,让他哭5分钟,然后重新轻拍他,安抚他。只要宝宝大哭,就重复这个过程,延长他独自一人的时间,每次增加5分钟,直到他入睡。每晚让宝宝自己独处的时间都要延长几分钟。

这种方法既不会太直接,也能有一定效果。一般情况下,第三个晚上宝宝的哭声就会减少。到了第4-7个晚上——如果够幸运,大部分家长可能只听到几分钟的大哭,然后就恢复安静了。但是,如果任何时候宝宝的哭声发生变化,就要进行检查,确保宝宝没有起身并陷入困境。

爸妈需要注意的情况

宝宝能不能及早养成自己睡觉的好习惯,爸妈的影响很重要。在使用任何一种方法的时候,爸妈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养成睡眠规律

要想宝宝睡得好,养成固定的睡眠规律能让他更好适应。不要以为越累睡得越好,对宝宝而言,心情放松才能睡得更好。

观察宝宝的入睡时间,不要过度贪玩。在特定的时间把宝宝放到床上,久而久之他会习惯这个过程,那么宝宝会很容易入睡,并且睡眠良好。如果宝宝半夜醒来,简单地回应他,让他感到安心,他可以自己睡着。

关键时刻要放手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宝宝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学会自己睡觉。宝宝晚上醒来,妈妈可以回应他,但是回应不一定是抱他或是喂奶。妈妈的声音,或到他身边轻抚他,都可以让他安静下来;如果他还是不能重新入睡,只有离开宝宝,他才能真正自己睡觉。

不论选用哪种让宝宝半夜入睡的方法,总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对父母和每个宝宝。每个方法都要认真实践两周,如果选择的方法最终不适合宝宝,再考虑是否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7

金豆

49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49
金豆
27
鲜花
18
主题
77
帖子
303
注册时间
2014-6-29
QQ
7#
发表于 2015-3-15 17:4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穷举法排查睡眠问题

很多时候睡眠问题也许不是睡眠问题,可以先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排查。

身体原因: 如肚子饿、胃食管返流、打鼾、过敏、腹痛、胀气、腹泻、湿疹、发热、肺部感染、耳部感染、尿路感染、营养缺乏、长牙、 大运动发展、大脑发育,打疫苗等;
环境因素: 如室内有刺激的噪音、室内光线太亮、孩子穿得太多、穿得太少、床品不舒服、换床不习惯、衣服没整理好不舒服、尿布没穿好;

睡眠时机:入睡的时候不困、运动量不够、睡前过度刺激、入睡前清醒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睡眠量缺乏严重、作息不规律等。

心理因素:换护理人、妈妈上班、受惊吓、分离焦虑等
下面结合一些资源详细叙述一下各种可能的情况。

身体原因

胃食管返流(Acid reflux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婴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胃食管返流,但是只有情况特别严重的才称之为病症。严重的表现有:拒食、呕吐物带血、贫血、咽部红肿、体重增长缓慢等。有些研究者认为重症的比例大概在 4% (Jolley et al 1999). 也有说比例更低的 (Jung 2001)。进食后上身保持直立20分钟能够帮助缓解症状。如果比较怀疑患有此症的,可以去医院做一些检验,甚至采用药物治疗。 牛奶过敏(cows’ milk allergy )大概有2%-7%左右婴儿有可能有这方面的问题,大部分是配方奶喂养,母亲饮食也有可能引起母乳喂养儿此类问题。 症状有肠胃方面的问题,比如呕吐、腹泻、腹痛等,还有可能皮肤发红、咳嗽、流鼻涕。过敏问题有可能引起更多的夜醒和更短的睡眠周期,并导致睡眠量减少 (Kahn et al 1988; Kahn et al 1989)。一项小规模的研究显示,18周大的婴儿停止过敏原摄入7周后,睡眠时间增加了22% ,减少40% 的觉醒,但继续摄入过敏原后睡眠问题也回归。(Kahn et al 1988). 另一个更大规模的研究(13个月)证实了这些结果,过敏源移出后睡眠量有显著的增加。要注意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不一样,虽然症状上有一些相似比如腹痛和腹泻。乳糖不耐受指不能消化乳糖,不管是母乳,牛奶羊奶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一般婴儿不会乳糖不耐受,有此症状的一般为消化系统未发育好的早产儿。严重营养失调的婴儿或者肠道感染。 打鼾和睡眠呼吸紊乱(Snoring and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大概有15-25%左右的婴儿会打鼾 (Mitchell and Thompson 2003)。有一些有习惯性打鼾症状的孩子可能会遭遇呼吸暂停,这导致婴儿醒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妨碍婴儿获得足够睡眠并且导致缺氧。 以上三种身体因素翻译自 http://www.parentingscience.com/baby-sleep-problems.html

另外关于打鼾补充一下《睡眠圣经》一书中的说法:“我曾对141个4到8个月大的婴儿做过研究,12%的孩子打鼾,10% 睡觉用嘴呼吸,打鼾的孩子相对于不打鼾的每晚要少水1个半小时,而且醒来的次数要多一倍” … 打鼾可能是扁桃体或扁桃体腺肥大的结果。但所有孩子都会轻微打鼾,反复感冒或花粉热季会加重打鼾的现象,但通常对孩子无害,只有打鼾不断,长期持续,影响睡眠和白天的情绪才需要视为一个问题。

关于最著名的”肠绞痛“ 其实研究上尚未定论,节选一下《实用程序育儿法》一书中的内容,仅供参考。
如何定义腹绞痛,即使医生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种综合症,表现为长时间的、无法安慰的大声哭闹,看上去似乎伴随着疼痛和刺激。有些人把它看做是一种笼统的称呼,包括:消化问题(食物过敏、胃肠气胀或者胃食管反流),神经问题(过度敏感或者高度活跃),不利的环境(父母的紧张或疏忽、家里的紧张气氛)。被诊断患有腹绞痛的婴儿可能会有上述任何一种不适,或者全部都有,但并非所有的不适都一定是腹绞痛。有些儿科医生依然使用过去的3/3/3原则:3个小时不停歇地哭闹,一周3天,连续3个星期,加起来大约涵盖了20%的婴儿。儿科医生兼腹绞痛研究员巴里·莱斯特,是《大声哭出来》的作者,他把腹绞痛说成是“一种哭病”。他简单解释道:“有些事情让孩子哭得很不寻常,不管是什么事,也影响到了家里的其他人。”莱斯特认为只有10%的婴儿患过真正的腹绞痛——激烈的大声哭闹,每次持续几个小时,经常发生在一天中的同一时刻,没有明显的原因。第一个出生的婴儿比后出生的婴儿似乎更易患上腹绞痛,通常开始于出生后10天至3周,一直持续到三四个月大时自行消失。
该留意些什么: 当妈妈怀疑宝宝患有腹绞痛时,我会先排除是否是胃肠气胀和胃食管反流,即使它们被认为是腹绞痛的分支,至少你也可以采取措施减轻它们带来的痛苦,而如果是腹绞痛的话,你是办不到的。腹绞痛和胃食管反流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患病的婴儿尽管都哭闹,但患有腹绞痛的婴儿体重会增加;而很多患有胃食管反流的婴儿体重则会减轻。另外,患有胃食管反流的婴儿在哭闹时经常向后仰,患有胃肠气胀的婴儿会抬腿,这两种病情的发作通常都是在进食后一个小时或不到一小时,而腹绞痛不一定与进食有关。现在有研究显示,腹绞痛和肚子痛根本毫无关系(尽管“腹绞痛colic”一词来自希腊文colon,“结肠”的意思),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突发事情冲击宝宝的感觉,使他无法应付、无法自我安慰而导致的。
该怎么办: 有一个麻烦是所有的婴儿都会哭。他们饿的时候会哭,不高兴的时候会哭,或者当你改变他们的常规程序时,他们也会哭。我帮助“治愈”过所谓的患腹绞痛的婴儿,我对他们实施常规程序,教父母如何观察宝宝的信号,如果需要的话纠正喂食方法(如果宝宝喝奶瓶,就换安抚奶嘴;或者喂奶的时候改变宝宝的身体姿势;或者换一种让宝宝打嗝的方法),排除食物过敏(换奶粉)。但是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处理的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腹绞痛。 你的儿科医生可能会开一种药性温和的镇静剂(让宝宝昏睡的药水),建议你避免过分刺激宝宝,或者建议使用各种各样的小窍门,例如利用流水、吸尘器或者吹风机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有些还会建议你更频繁地哺乳,这个方法我绝对不会推荐,因为如果问题出在宝宝的胃肠系统,喂得过多只会加重病情。不管什么建议,你都要记住,真正的腹绞痛是没有“疗法”的,你不得不等它自愈。
下面是babycenter上的一些影响睡眠的病症 ,有一些常见有一些少见,列出来希望能有一些启发,帮助更好的排查原因。翻译上可能不完全准确,如有需要请自行查找更具体的内容。 http://www.babycenter.com/symptom-guide?sgStage=baby?sgStage=baby

水痘Chicken pox小、红、发痒的鼓包,有液体的水疱然后4天左右结痂。 轻微的发热。 鼓包一般首先出现在脸部、躯干然后遍及全身,小婴儿比较少见。

感冒Cold 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

喉炎Croup 典型症状:很深的咳嗽,听起来像咆哮,常在有感冒症状几天后出,夜晚尤其严重。有时呼吸困难,吸气时声音比较响,低烧。6个月到3岁,冬季比较多发。
尿布疹Diaper rash 尿片区的发红皮肤,换尿片时不舒服
耳部感染 Ear infection典型症状:易怒、哭闹、最近感冒。有时拉耳朵,发热,胃口差、腹泻、呕吐。少量情况耳朵有黄色渗液,耳朵有气味。

湿疹Eczema 典型症状:慢性的痒,皮肤干燥,发红,便厚,鳞状,小红点,后来会结痂。一般在肘部、膝盖的皮肤褶皱,面颊、下巴、头皮、背部。一般家族有过敏史。
胀气Gas pain典型症状:拒食, 无法安抚的哭泣。有时身子挺直,拍咯和排气能减轻不适。

痱子/过热 Heat rash/Overheating典型症状:浑身出汗、易怒,皮肤褶皱处或衣服过多的地方有时发热、发红,比如颈部、胸部、胃部、腋下、尿布区。暴晒、过热的房间以及穿太多都有可能导致。

铅中毒Lead poisoning典型症状:易怒,反常嗜睡、睡眠紊乱、胃口不佳、体重降低、便秘、平衡能力差。
蠕形住肠线虫Pinworms 典型症状:白色线状虫引起肛门瘙痒,尤其是在夜间,白天也有易怒表现。

反流Reflux 典型症状:狼吞虎咽但吃了一点很快就不吃了,开始哭或者尖叫,佝着背显得很痛苦,一天严重呕吐超过两次;有时喘息,咳嗽,喂食时作呕,慢性鼻塞。
感染后即发哮喘/支气管炎 RSV/Bronchiolitis 典型症状:轻微的感冒症状类似咳嗽、流鼻涕、鼻塞。有时候,轻微的发热,大声的咳嗽,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哮喘鸣音,呼吸时肋骨间的肌肉内陷。如果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或者口周发暗要去医院。

Scabies瘙

严重皮肤发红瘙痒,一般出现在手指之间,关节附近,肘部,尿片区域,也会出现在膝盖、手掌、脚掌、头部、脸部。有时候在洗完热水澡或者夜里发痒尤为严重,会使孩子醒来。

长牙Teething典型症状:流口水,嘴附近有红色口水疹,烦躁,牙龈红肿,啃咬,胃口差。一般如果是对夜间睡眠有影响的病痛在白天可能也有相应的症状,通过对白天的观察能够判断一些,身体上的病痛一定要早发现求医。

肚子饿

这个要结合孩子的月龄, 白天的进食量,运动量来综合判断。白天吃得少的婴儿会更容易夜间醒来,这种夜醒就要结合白天的进食量全面梳理。如果对肚子饿不确定的话可以挤出来瓶喂,辅助判断一下。

猛长期

婴儿的成长和需求并非线性的,由一段时期婴儿所需要的养分比较多,他就通过频吮吸来刺激母亲制造更多的乳汁。猛涨期一般出现在3周、 6周、 3个月、 6个月,有可能导致夜间更频繁的醒来,注意观察及时调整白天和夜间的喂养量,一般几天后会达到新的平衡。

大运动发展 : 翻身、学坐、学站都会有可能影响到夜间的睡眠,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家要平常心对待,不要过分焦虑,多观察少干预,孩子熟悉了这些运动,会自然平复的。当然如果夜间有翻过去翻不会来,或者坐起来躺不下去这些情况,帮助孩子重新躺好也是必要的。

关于大脑发育有可能对睡眠的影响,来自《the wonder weeks》一书,引用@爱莘麻麻 微博里面的内容: “宝宝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一年,但是婴儿大脑发育不是直线的,而是跳跃的。每次大脑发育跳跃发生的前宝宝都会有脾气暴躁,爱哭,不好好吃饭等等症状,经常让妈妈们担心以为孩子生病了。如果了解孩子实际是在大脑发育跳跃期能放心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跳跃期的时间表,供大家参考~”黑色的部分代表跳跃期,数字是孩子的周龄














营养缺乏: 最常见的怀疑是缺钙 ,这段是来自@崔玉涛的:“正常婴幼儿不论是接受的母乳喂养,还是配方粉喂养,及辅食添加,都不会出现缺钙的问题。枕秃、睡觉不安、肋缘外翻、出牙晚、走路迟等等都与缺钙无关。只有纯母乳喂养儿需每天补维生素D。再强化一次"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是"缺钙性佝偻病。"这个论断是基于奶量摄入量充足的前提,如果是持续较久的厌奶期生长速度又快,症状显著,还是有缺的可能,是否缺钙指标性验证不准的话,主要还是靠临床的症状提示,一部分症状是和缺钙(摄入量和吸收两种可能)可能关联。当然没事不要乱怀疑乱补,钙和睡眠的关联并没有那么直接。但如果真是非常怀疑的话,我个人觉得尝试一下以排除原因,以便减轻家长的怀疑和焦虑,那也是可以的。

环境因素

如室内有刺激的噪音、室内光线太亮、孩子穿得太多、穿得太少、床品不舒服、衣服没整理好不舒服、尿布没穿好;夜间醒了先观察一下,然后摸摸体温是否有异,尿片是否满了或者拉了。

噪音

如果是临街的房子,可能户外噪音会对睡眠有影响,尝试关窗睡觉,用厚一些的窗帘,在窗户上添加一些隔音部件等。另外如果是和父母同房睡的孩子,要考虑是否父母有打呼噜的情况,影响到孩子睡眠。

光线

睡眠最终是受大脑和内在节律控制的,而光线对内在节律的影响非常大。一些孩子晚上睡太晚,早上起太晚,这个会导致夜间受人造光源的照射过久,而白天自然光源的照射不足. 还有孩子早上起太早有可能也是受室内光线的影响,应该配合遮光布。在婴儿已经建立昼夜分别后,白天小睡的时段还是保持室内较暗,明亮的室内环境刺激比较多,不利于顺利入睡。

温度

孩子过冷过热都不利于睡眠,20度左右的温度是比较适宜的。孩子和父母穿差不多甚至更少一点即可,头部不要包裹太多,以免影响散热。摸脖子看看是否有汗或者冰冷,相应的增减衣物。对于夜间最好能够使用睡袋,避免踢被子情况发生。热可以使用空调,避免风口直接对着孩子,冷可以用暖气片,配个室内温度计掌握温度。
床品不舒服 床上用品选用全棉的,避免丝毛类易过敏的物品,床上东西不要太杂乱,以免引起呼吸不畅。

衣物尿片

孩子的衣服检查好是否大小合适,有没有勒住绊到,有没有缠绕,标签刺激皮肤等,手指也要注意是否有头发等缠绕。睡眠期间最好使用优质的纸尿裤,以免对睡眠造成感染,有时候纸尿裤不够干爽透气也会很影响睡眠,不好的尿片也容易引起红屁股等问题。

心理因素:换护理人、妈妈上班、受惊吓、分离焦虑等
关于妈妈上班宝宝夜里频醒,我曾打过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爱人出国,头几天想的夜里睡不着要起来给他打电话,这比较正常,但如果他去了一段时间,情绪已经基本平复了,但夜里仍还要靠打电话才能睡着,这两种处理方式上就要有所差别了,具体如何处理和起几次,影响大不大有关。

分离焦虑在7-9个月时尤为明显,这是正常的, 用欢快的语调像孩子做出保证“没事的,妈妈在”,加上耐心,会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时期。 宝宝如果有情绪上的不开心,帮助疏导发泄出来而不用一味压抑。夜间的问题很多都起源于白天,找到问题,并努力从根源上进行一些改善,不要让孩子怀着太多心事惦记入睡,入睡前稳定的情绪,减少刺激。
下面这段来自《实用程序育儿法》一书,供参考: ”7-9个月大,当你离开房间时孩子开始呜呜的哭,或者白天小睡晚上的睡眠有问题,有可能是正常的分离焦虑开始了。可以从以下几点去避免这种正常的分离焦虑变成长期的分离焦虑: 当他不高兴的时候,可以用言语和拥抱安慰,不一定要把孩子抱起。用轻松愉快的语气回应宝宝的哭声。家长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反映出他的惊慌。宝宝安静之后立即分散他的注意力。此时不要用哭声免疫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这等于告诉孩子,他的担心是对的。 跟孩子玩躲猫猫,让他明白你即使离开终究会回来。离开房间的时候让孩子的父亲或者照顾孩子的人把他带到门口挥手再见。“

睡眠时机

入睡的时候不困、运动量不够、睡前过度刺激、入睡前清醒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睡眠量缺乏严重、作息不规律等。
睡眠量和清醒时间参考下面这张表的数值。如果离平均水平较远,应当怀疑孩子可能由于缺觉造成过度疲劳,引发恶性循环出现了睡眠问题。缺觉的孩子是很容易哭闹很难睡长的。

6周以上的孩子一般就已经可以有相对规律的作息了,如果孩子每天小睡的时间,入睡的时间每天都处于比较大的变化、混乱的状态,也就是生活没有规律,那就很容易引起长期的睡眠问题。另外孩子如果白天始终抱着逗玩处于被动娱乐,没有足够的活动量,也会引起睡眠问题。

影响睡眠的因素非常多,睡眠训练仅仅针对不当的睡眠联想和依赖进行校正,切切不可匆忙,开始之前一定要充分地排查。身体环境心情都属于睡眠问题的非睡眠因素,也是需要首先排查的部分。环境因素是始终要注意的。偶尔突发的睡眠问题,可以从身体原因,心理因素去排查。长期的睡眠问题,一般可以先从作息和睡眠时机上来调整。具体睡眠问题本身本文只列举易于排查的几条,至于不当睡眠联想等其他内容又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篇幅有限这里不展开了。

改善需要家长耐心细心的观察,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行解决和安抚。不过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原因,不要过分焦虑,耐心陪伴,相信一切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9

金豆

41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41
金豆
49
鲜花
13
主题
56
帖子
281
注册时间
2014-10-4
QQ
8#
发表于 2015-3-16 02:3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向整夜觉前进

很偶然的机会看到有位宝妈的帖子提到《实用程序育儿法》中的抱起放下法能够改善宝宝的睡眠,立马入了一本,实施的第五天,第一个整夜觉出现了。此文写给和我一样困扰于宝宝睡眠的妈妈。

以我家宝宝为例,5个多月的时候基本情况正是书中所描述的无规则养育(可以参见附在后面的表格,相信有不少宝宝和我家宝宝类似):

两个半小时左右吃一趟奶,睡觉和玩的时间也不太可预期,白天以一般出现打哈欠时开始哄睡,抱着走着睡着然后放在床上为主,一般都会闹觉,发出嗯嗯咳咳的声音,有时很难分清是困还是饿的情况,甚至也会哭几嗓子。

2,3个月大的时候白天几乎全是抱着睡。到4个月的时候发现可以放在床上睡了,但是还是睡不长,常常就是45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几乎没有超过两小时,睡觉翻来覆去感觉不踏实。只能靠抱着睡,推车里面推着睡或者是中间靠吃奶续觉,延长睡眠时间。

晚上以奶睡为主,头一觉入睡时间不固定,8点多,9点多都有,每天几乎都是吃奶吃睡着,头一觉稍长能够支持到夜里1点,1点之后2小时或者1个半小时醒,醒来很难安抚,吃不到奶就容易哭,一般是给奶继续睡,偶尔出现吃完奶十几分钟又醒的情况。到早上5,6点差不多就彻底醒了(吃奶也不继续睡),醒来一般会打哈欠, 但是再哄睡非常困难。

如果你家宝宝也有这些困扰,那么请耐心读完下面的内容或许能够有些启发。

宝宝5个月+6天的时候开始尝试书中的方法,特意安排进食时间之后,没有太多不适应就基本可以四个小时喂一次。进展的情况大概如下(也可以参见附在后面的表格),希望给也想尝试的妈妈一点信心。

第一二天:基本适应新的作息,进食频率得到改善,平均哄睡在20分钟左右,抱起放下5~6次,小睡时间延长,出现了1个半小时的情况。

第三四天:基本确立的新的作息,哄睡的难度下降,夜间醒来的次数下降,再次入睡的难度下降,夜间抱起放下基本在一两次。

第五六天:吃奶和睡觉的联系基本消失,夜奶基本不用了,第一个整夜觉出现,白天出现了不用抱起放下就能自己睡的情况。

第六到十天:规律,小睡,夜醒,这三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仍有不少反复。有时入睡仍然比较困难,还在继续观察宝宝的习性,研究方法中。

之前看的主要是《西尔斯亲密育儿》和《育儿百科》,关于宝宝的睡眠问题还看过西尔斯的《宝宝安睡魔法书》但是始终不得要领,宝宝睡得不理想,我自己夜里也疲惫不堪。白天醒着刚费时间哄睡没多久又醒,很难有整段的时间喘气。

本来以为这是小小孩的必然,随着时间过去自然就会好的,但是眼看着宝宝就要半岁了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夜间有愈演愈烈之倾向。宝宝两三个月,我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为了避免哄睡放在床上,一放就醒,白天几乎都是抱着。百天之前还有几次放在床上自己入睡的,百天之后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我这时才意识到,每次宝宝需要睡觉,怕他磨觉,喂他吃奶,摇他入睡,可能反而错过了最好的学习自我入眠技巧的时机。关于夜奶的优缺点尚未有定论,但对我来说频繁夜醒不单是我和他爸爸睡眠受影响,主要还有几个困扰,带来心理压力:

1、 不知道宝宝是不是饿,他几乎每次醒很像是饿,但其实他是把睡觉和吃奶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了,饿需要靠吃来解决,困也想着靠吃来解决。

2、 夜奶吃得多容易胀气,肚子过饱,消化也有问题。夜奶吃完,我常常纠结于是否要拍嗝,拍的话打挺,还担心弄醒他没法哄,不拍又怕溢奶,胀气。

3、 很难发现真正的异常情况:有一次宝宝发热,夜里频繁醒,但是由于平时就是频繁醒,所以并未及时发现。事后想想,如果宝宝平时就是睡整夜的,那一旦有异常情况,比如发热,比如长牙痛苦,比如生长期食量增加就可以及时发现。

我听说过很多妈妈都说喜欢宝宝在怀里吃奶的感觉,或者说要珍惜宝宝依恋妈妈的日子,确实这种彼此紧密联系的感觉十分柔软,而且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宝宝频繁夜醒实属无奈,当他醒的时候他其实很困,但是却没有掌握自己如何再次入睡,或者说没有人教会他如何再次入睡,只能依赖于本能的沟通方式 -- 哭,而大人满足他的方式是吃奶,也许是奶中的安眠物质发挥了作用,也许是吮吸本身使他平静,宝宝得以再次入睡。但其实他需要的只是睡,好比一个无法入眠的人,依赖安眠药的给予者。

也有妈妈会说,宝宝按需喂养,这句话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变成只要感觉宝宝饿了就给吃。但反过来想,一个不会说话的宝宝,几乎只能靠哭来交流的宝宝,你如何准确的判断他的真实需求呢?无规则喂养的混乱正在于此,即使再亲密,也有不准的时候,尤其是到3,4个月的时候,很可能宝宝已经把吃睡都联系在一起,如果大人对宝宝的信号不能正确解读,很可能把困当成饿。
我家是纯母乳的宝宝,我也几乎天天待在家里,但是只有最近我开始真正把睡眠问题当做一个问题去解决的时候,当看了书之后,当特地留意每次睡前表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之前的拼命啃手,用力咬,晃头,抓我头发和抠我嘴,不一定是出牙,不一定是饿,不一定是痒,很多时候竟然是困时独有。

而宝宝的夜奶即频繁夜醒区别于宝宝真正有需要安慰的醒来。判断的方法就是,夜醒时间是否比较固定,在连续几天的睡眠记录里面,我发现宝橙醒来的时间像上闹钟似的,1点,3点,5点....这其实就是已经养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而真正的饥饿夜醒时间是不固定的。这种固定的模式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也许有说法认为宝宝大了自然就好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成年人都有睡眠问题,儿时的睡眠困境是否也会带入成年呢?两者之间是否会有联系?我不得而知,但是却无法不合理猜测。

习惯的养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改掉习惯也绝不会是一朝一夕的。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家人也要沟通好,没有家人的支持多半只能半途而废,那样的话宝宝既吃了苦头,又一无所获,是最坏的情况。作者以几千例的实际经验说:一个礼拜或者不到一个礼拜的抱起放下法对任何一个不管什么脾性的孩子都有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旦下了要改变的决心,就要对这个方法有信心,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却被很多人证明有效。

这个过程中宝宝会反抗,会痛苦,一定要在旁及时安慰平复他的情绪,但是还是要坚决,很多孩子可能需要到断奶的时候才真正的被提上日程解决这个问题,到时候也是有相当的痛苦程度。与其如此,长痛不如短痛,早些做改变也许反而减轻宝宝将来的不适应。睡眠和爬站走一样,也需要学习,需要练习,也会摔倒痛苦,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引导宝宝学习如何自我安抚,如何入眠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下面就主要是书上的观点结合我自己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 建立常规程序

“一个婴儿对吃睡懂多少?只有靠家长来教,制定常规程序,掌握主动权” 试想一个一直倒时差或者倒班的成年人如何可能有好睡眠,对婴儿就更是如此,每一天都是可以预期有比较固定的次序,相对比较稳定的生物钟能给婴儿安全感,也是改善睡眠的先决条件。我的理解是,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根据宝宝发育的实际情况,不是强迫宝宝,而是通过更细致的观察了解宝宝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他能够更好的建立生物钟,用条理的生活作息代替每天的不可预知性,从而建立安全感和生活节奏。建立常规程序的重要性和成人有个良好的生物钟类似,和生物钟吻合的小睡一般能够入睡容易也容易睡得更长。好比成年人即使夜里睡得再不好,上午10点补觉也不会很长时间,但是如果在中午之后入睡就会睡比较久的时间。疲劳和生物钟结合起来,那么自然入睡也容易了。

基本的活动顺序 是吃 玩 睡,这是因为 吃和睡如果连在一起一般睡眠依赖就随之而来。只有玩得好,宝宝才能睡得香,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不是睡眠的时间,那么尽量安排一些使宝宝比较有兴趣,比较兴奋的活动,接近睡眠时间,尽量让宝宝安静待着,不要让他继续玩兴奋的游戏了,少逗他了,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把吃奶安排在睡眠之后,能够减少宝宝吃着吃着就睡着的情况,如果疲劳的时候吃奶容易睡着,那么进食的量很难得到保证,宝宝又变成频繁进食的零食鬼。吃得频繁,没有规律,睡得断断续续,不仅不利于宝宝的成长,更让照顾宝宝的人疲于奔命。

我家宝宝的月龄采用的是四小时的周期,再小一些的应该是三小时。相近月龄的妈妈可以直接参考我家的日程,也可以拿书来仔细看一下。不用强调时间节点的一致,但每天的内容在顺序上应该有比较好的一致性。程序一旦建立起来,需要充分的耐心去维护,不要轻易打破,即使打破也要及时重建,这一点必须获得全家都一致认同。这点上我很感谢宝宝的奶奶,正是她的开明,才使这么难的事情有机会实施,也让宝宝早日走出磨觉缺觉的困局成为了有可能的事情。

其次 常规睡眠程序和抱起放下法

用睡眠程序实现平静——醒着被放下---情绪安抚,保持平静--- 睡着,巩固睡眠至深睡眠。

观察宝宝困前的信号,如拼命啃手,用力咬,晃头,抓头发,手乱舞等,这些每个宝宝不一样,可以通过几天的睡眠记录发现规律。发现宝宝困了,及时作出相应。睡眠是一个过程而非突变的点,从困的信号开始(哈欠等)直到宝宝进入深睡眠。不要直接把他放在床上,他翻来覆去反而更不平静,还是需要有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可以抱着宝宝轻轻的走动,或者如果宝宝情绪平静的话 抱着他坐着更加好,要防止宝宝是被走动过程中的摇晃摇晕睡着的,防止走动时宝宝重新兴奋起来。这个阶段最好是竖着抱,如果直接横过来,宝宝还没有完全做好睡眠准备很可能就开始闹觉,越是闹觉的时候越容易着急走动,宝宝又是被晃睡了,还是没有达到让宝宝学习自己睡的目的。抱着他目的是帮他平静,而非是抱着和摇晃结合在一起使他入睡。抱着好比扶他走路,最终的目的是独立行走,而摇睡则更多是给不会走路的宝宝一辆车,也许能更快达到入眠这个目的,但其实他没有得到学习如何走的机会。

抱着的时候,可以轻轻和宝宝说说话,拍拍他后背,但是一切的宗旨是平静为主,如果有灯光或者物品刺激他,让他兴奋的,尽量避免刺激,比如把窗帘拉起,让环境尽量安静。睡前程序到宝宝身体柔抱起时间也需要结合宝宝实际情况慢慢总结,我感觉一分钟左右还是比较合适的,太短宝宝情绪无法平复,放下必然大闹,太长又容易产生新的睡眠依赖。但抱是为了安抚情绪而非要打算抱着是他睡着,虽然抱久了还是有可能直接睡着,但是两者应该是有差别的,开始的时候也不用强求每一次都是醒着放下的,努力去做即可。

书中的4S方法就是大概这样的意思,我家宝宝月龄比较大了,所以没办法裹襁褓,小月龄的宝宝可以试试。
在宝宝没有睡着之前,当宝宝平静下来的时候,把他轻轻放在床上,放下的时候宝宝可能不太动,那么很好,这接近成功,用下面的方法保持他的平静。一般之前的抱着平静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宝宝实际情况来定,感觉上5分钟左右可能比较合适,如果是活泼一点的宝宝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要一直抱在手里,要尝试放下,但是如果宝宝情绪明显还是很激动的话,继续安抚,因为平静才是睡眠的要诀。

如果宝宝放下开始像说话一样咿咿呀呀,甚至声音中比较烦躁痛苦,不要着急抱起,先可以观察一下,是否可能用下面的方法使他平静下来,过度的抱起放下,反而更使宝宝受到刺激。

保持平静的办法:

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在耳边发出xu的声音,注意声音要轻柔,离耳朵可以近一点,但一定注意不要直接对准耳膜,实际操作shi之类的声音应该也可以,感觉其目的主要是使宝宝的注意力不停留在哭这件事情上,他越是专心注意哭之外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平静。在宝宝的背后有节奏感的轻拍,力度不用很重,但也不能太柔弱,背部中间的位置比较好,据说太靠下容易拍到肾脏,身体其他部位拍也许也有效果,具体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尝试一下。
三个月以上的宝宝 书上说xu-拍的办法反而会让宝宝分心,实际操作的时候好像也确实如此,我开始没有注意到xu-拍不适合三个月以上的,傻乎乎的坚持了快一个小时,不过也还是有一点点效果,也可能是宝宝折腾累了。我发现拍宝宝的时候,反而常常会使他更激动,反而是把手放在肩头或者背部或胸口 静止不动更好。 这个过程中,开始就一直唱摇篮曲之类的,有一次实在是太累了,准备放弃的时候,我习惯性的叫他名字,跟他说妈妈太累了这次就算了之类的话,反而这时候我发现宝宝安静下来了,之后我多半采用叫他名字和他说话加唱歌的办法,耳边的轻声耳语效果更好一些。其实核心就是使宝宝平静,各位宝妈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效果来灵活掌握。我家宝宝前面几天就是放在床上之前保持平静那步做得不是很好,导致入睡困难,走了弯路。后来经过全家集思广益,反复总结发现,睡之前抱得久一点使入睡的过程容易一些了。

情绪失控的时候靠抱起放下

如果这时候宝宝从咿咿呀呀逐渐开始哭或者一放下立刻开始哭,那么及时抱起他,安抚情绪,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一旦不哭,立刻放下,放下之后用上面的情绪平静法继续,如果发现失控了,再继续抱起安抚。 要注意抱起放下对三个月内的宝宝刺激太强烈了,并不能帮助他平静,所以不适用,三个月内的宝宝还是要靠睡眠程序和xu拍安抚。书上说有些特殊的案例,抱起放下了100多次,我家宝宝大概最厉害的时候接近十次,多数时候三次以内。我相信大多数妈妈不会遇到需要100次的情况,为了不让自己太累也不让宝宝哭得伤身,可以给每次设定一个次数,比如这次超过10次就放弃之类,当然这还是要根据宝宝的脾气来灵活掌握的。

书上说一旦不哭立刻要放下,实际操作下来我感觉不一定要那么严格,确保情绪能够稳定是第一位的,哭得厉害的时候如果宝宝只是喘口气,却被误认为已经情绪平复,被放下了,那毫无疑问,一定会再哭,白白增加一次抱起工作量。但是抱的时间过长非常容易让宝宝养成依赖,所以一定不可以过长,建议不要超过两分钟,千万不能等宝宝在手上睡踏实了再放下。放下去的时候宝宝意识越清醒,越容易学习到自己是如何入眠的。自己入睡的宝宝,他醒来之后再次入眠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在抱睡和自己入睡中找平衡点,逐步过渡。

抱起放下的目的还是最终能够达到放下的时候不再哭,基于这个理由,抱起之后如果实在很难控制情绪也不一定要完全遵照书上说的完全不要晃,可以靠晃过渡一下,让宝宝不至于情绪失控。要注意把握分寸尽量不要让宝宝是被晃睡的,不是被抱在手里睡着,但如果是这样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方法说一次就奏效的,多尝试几次才有结果是必然的。

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宝宝反应比较强烈,我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好几次都想放弃,只要我多抱着走一会或者是给他吃奶立马宝宝就能睡着,但是还是咬牙坚持住了,因为我知道不会睡觉只能让他更痛苦,睡得好才有幸福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52

金豆

49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49
金豆
52
鲜花
19
主题
80
帖子
297
注册时间
2014-8-23
QQ
9#
发表于 2015-3-16 03:52: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如果上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抽象的话,那么可以试试看下面的实施步骤,作为参考:

对于大于三个月月龄的宝宝, 先用两三天的时间纪录一下宝宝的起居情况,何时醒/大概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顿/上午下午的小睡大概在什么时间,时长多少/晚间入睡情况/ 晚间几点夜醒,尤其是宝宝困的时候有什么具体信号表现(揉眼睛,打哈欠属于比较明确的信号,在此之外可能还有拼命咬东西,趴在床上抬不起头,往怀里钻等)。
开始实行新的模式的头一天,宝宝醒来的时候把他喂饱,以这个吃的节点计算时间,下一顿力争过四个小时再喂,以四小时为周期安排宝宝的吃玩睡(小一点的是三小时的周期)。在他吃饱后尽量陪他玩一些比较喜欢的游戏,保持比较兴奋的状态,一两个小时候之后注意留意是否有困的迹象出现,如果有困的迹象,就用情绪安抚的常规入睡办法开始哄宝宝睡觉,对宝宝说一些安慰的话,中间如果有哭闹采用抱起方法的办法。如果对宝宝说话,语气里面不要有太多可怜宝宝的情绪,要让他知道,这是学习入睡的过程,有一些痛苦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会陪着你一切渡过,要淡定,给自己和宝宝信心。要用正面的情绪回应宝宝在这个睡眠过程中的情绪波动。

5个月的宝宝,上午下午应该各有一个小睡,时长在1.5小时到2.5小时之间,为了避免宝宝小睡时间过短,醒来的时候仍然疲劳,无法支撑到下一次吃奶,导致整个程序的时间模式都打乱,需要在他接近浅睡眠周期末端的时候,帮他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比如在深睡眠结束前五分钟(入睡半小时之后) 开始轻轻拍拍宝宝的背,把手放在他身上之类,甚至于抱起来一下。小睡的时间如果没有超过一个小时那最好是继续让他睡,如果他醒来精神很好,看起来睡得很不错的话那也不用拘泥于具体时间。如果情况失控,采用抱起放下法。

夜间首先要排除 宝宝 饿了,病了(发热,湿疹之类) 的情况。

宝宝如果到了每日都醒来的时间也是采用抱起放下,让他继续睡觉,甚至可以在平时可能醒来的时间提前唤醒他,再让他继续睡,这样就能打破像生物钟一样的夜醒时间。尽量顶住压力,不要回到抱着摇晃睡或者奶睡的老路上,老路一时容易却会带来持续的问题。但如果情况实在失控,暂时的妥协也是必要的,毕竟大人小孩的体力和情绪也需要保全。这不是最简单的办法,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办法,但是会有效,而且会长期有效。

宝宝放在床上之后,可以给他一些他可控的安抚物,比如娃娃比如枕头。另外抱起放下不要太频繁,放下之后先尝试让宝宝平静,也许他哭了两声之后情绪自然平复了,如果这个时候抱起,反而让他更加迷茫。睡眠中途如果宝宝翻来覆去,那个是宝宝在尝试安抚他自己,学习再次入眠,不要立即去干预。

我家宝宝白天的小睡头几天入睡还是会花大概平均20分钟的时间,但是小睡时长用了一两天就延长到过1个半小时,这是以前很难得的情况,正是这点让我对于如此费时费力的方法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第五天的时候几乎无夜醒,虽然之后又有反复,说明方法和实际情况上还要继续努力和改进,但是也是初步有了成果。

最后再分享一下看完书后,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我的一些其他感想:

· 宝宝不是天生就有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几乎都是大人造成的。睡眠问题很难,但是绝不是无解。

· 现在的婴儿普遍睡眠不足,这是因为缺乏良好的睡眠技巧和睡眠安排。宝宝普遍睡得太晚,婴儿不管睡多晚很可能醒来的时间都是早上6点左右,所以要保证宝宝的睡眠量,必须要让宝宝睡得早。10点多对宝宝来说太晚太晚了。

· 宝宝的睡眠问题不一定能够自愈,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可能越来越严重。宝宝的睡眠需要帮助,但不需要代劳。

· 当代由于宝宝都是家中的宝,宝宝一有任何问题,妈妈可能立刻响应,没有片刻迟疑,这对于小月龄宝宝的安全感可能很有帮助,但随着宝宝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复杂,这种亲密无间和毫无延迟的相应反而会破坏宝宝自我学习,自我安慰的能力。如果宝宝处于一直有人逗,一直有人说话的状态中,他自己的安静时间就少了,长大之后容易有多动症的问题。给宝宝空间思考和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学着自我安慰非常有必要,妈妈也需要适当的放手,有时候默默陪伴保持距离反而更好。

· 当睡觉吃奶都混在一起的时候,母乳宝宝有可能更容易有睡眠问题,夜醒也绝不是宝宝需要安慰这么简单,妈妈需要更细心的观察宝宝的信号。家人疼爱的宝宝,被抱得多,喂得及时,有可能更容易养成睡眠依赖。

· 学得早不一定学得更好,有的时候要尊重宝宝水到渠成的成长阶段,不要提前太多,不要教太多,宝宝用自己的方式在玩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搅他,保护他的专注力。

· 真正的兴奋和睡前的兴奋是有差别的,要注意区分,宝宝疲劳时候反而更容易表现为兴奋,这和成年人睡前疲倦完全相反。不要误以为宝宝不困,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磨觉。入睡困难程度和睡前兴奋程度成正比,入睡后不一会就醒来或者哭也可能是睡前太兴奋导致作梦,不是只有意外的声音才能对宝宝构成惊吓。婴儿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不让他过度兴奋是对他的保护,比如过于刺激的声光玩具,手机,长时间的逗笑,或者把宝宝抛起接住等等。一个成年人一天哈哈笑的时间也很有限,宝宝清醒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很难承受剧烈的情绪变化,安静和较少变化的环境对宝宝成长更为有利。

· 家长要尊重宝宝的需求,但是更要掌握主动权,适当引导,不要完全被宝宝牵着鼻子跑,这样最终会容易使事情失控。

· 睡前喂固体食物会使宝宝睡得更好, 错! 加重身体消化负担,而且容易引起胀气,胃食管反流等问题。

· 白天少睡会使宝宝夜晚睡得更好,错! 过渡疲劳会让入睡变得困难。

· 为了宝宝睡得更久特地延长宝宝醒着的时间,错! 这会让他平静下来变得困难,睡觉也就变得困难.很多新爸新妈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有的时候为了回家见到宝宝,推迟宝宝的入睡时间,这点其实会造成宝宝的睡眠问题,更好的选择是让宝宝按时睡觉,早上再起来陪宝宝玩。

·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几个月都没有太多变化,而宝宝成长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在变,家长要及时更新信息和知识储备,才能跟得上步伐。

匆忙写就,很多细节无法面面俱到,如果有想尝试的妈妈,最好还是系统的阅读一下书。本文不准确以及未尽之处,希望后续继续和大家交流,我们一起做有耐心和清醒的父母,让宝宝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9

金豆

42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42
金豆
19
鲜花
14
主题
88
帖子
276
注册时间
2014-9-3
QQ
10#
发表于 2015-3-16 06:2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INNA
几个特殊的睡眠情况

写过好几篇裹脚布似的长文,以为差不多面面俱到了,但其实睡眠问题博大精深,娃娃们更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篇抛砖引玉聊聊几个比较常见又很特殊的睡眠问题:
早醒 ,傍晚觉哭闹,入睡太晚,睡后半小时大哭,半夜起来玩。
-------------早醒 ------------
我们常说宝宝是追着太阳跑的,早朋友起得比大人早是很正常的。寄希望于宝宝睡到9,10点不太现实而且也不见得好。由于白天光照对孩子的生理节律也很有好处,还有生长激素,夜间更合适睡眠,以后娃娃上学时间等等原因,一般孩子能达到11-12小时的夜间睡眠之后,在7点(6,8)左右起床会比较好。早于6点的基本上是确实的早醒。
首先可以简单的排除一些环境的原因:检查房间早晨的光线是否过亮,早晨是否有一些特殊噪音。遮光布是必备品哦。

排除一些行为上的干预:早上时间尚早,孩子咿咿呀呀自言自语的时候,是否家长第一时间就开始陪着聊陪着玩?如果是睡小床的,是否孩子一开始发声音,就想着“娃啊委屈你在大牢里呆一晚上,妈妈这就立即放你出来“。睡够了醒来一般是很安静的可以自己玩一会的,不是哭着哭着哭醒的。

早上醒来第一反应先看一下大致的时间,如果才5点多要知道娃还没有睡够,这种自言自语是假象,他有可能过个十几分钟半小时就自行睡去的,不要干预。

哭起来眼看要哭醒那种立即抱哄或者躺喂奶。对于大一些已经断了夜奶的孩子,有时候观察一下,让孩子哭一哭,看能不能自行再次入睡,防止过早干预而彻底醒来,也是一种方式。

不止书上,不少妈妈的实践中都发现,自言自语那种哼唧是自我安抚。不要以为讲话是不睡就开始发急加力哄,喃喃自语是好兆头,不需要干涉的,至少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减少安抚的力度,隐形装死,偶尔娃坐起来无法躺下或者翻不过去的时候出手帮助一下,或者叨咕一下天还没亮要继续睡觉之类的,然后接着装那啥…避免直接的眼神接触,避免传递出信息:天亮了我们一起high吧!老妈老爸等你一晚上,早就按耐不住拉!…

如果已经出现了每天定点的早醒,可以尝试下面的几种办法,不是一定管用,但可以试试。当然早醒问题不是独立的,一般是整体作息紊乱的一个表现。

A. 以半小时为单位提前或推后入睡时间,看看早晨醒的时间有无变化。如果孩子没有相对固定的入睡时间,那么这招也无从用起,要做全面的调整。

B. #唤醒去睡#。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稍有风险,但估计一半的成功率还是有的。具体操作,早醒定点在5点的,可以在固定要醒的点之前1小时比如4点半(时间卡的准的话半小时也行),趁娃在熟睡状态时,轻轻碰碰,可以整理一下娃的衣物,摆摆头或脚之类,动静比换尿布稍轻,轻轻说一两句话也行。时间几秒十几秒就可以。大概唤到8,9分睡的样子,也就是娃可能头左右摆动一下,翻个身,哼一声,不可弄太醒,连续两天,第三天可以按兵不动继续观察是否已经能够推后醒来的时间。一般如果成功的话可以推后半小时到1小时,也就是摆脱早醒了。如果在这个点饿的孩子喂迷糊奶也可以的。总之要在尚处于深睡眠的时候操作。点卡得不好的话就只能改天了。

C. 增加自我入睡的能力,减低过于频繁不必要的夜奶。夜奶这个事情一说出来就是要挨拍的节奏,但该说还是得说。如果孩子后半夜1小时半小时一吃那很可能早上的时候肚子不饿,喂奶的安抚力不足又不会自己睡,容易醒很早。如果前半夜相对安稳,那早醒的可能性也低一些,也就是最有安抚力的办法留着对付最难的早醒。半夜或者前半夜如果过于频繁的醒来不要每次都拿出绝招奶,可以原地拍,抱哄,哭闹严重甚至可以考虑叫醒重哄或者不哄允许哭一哭。

D. 如果实在上面的方式都试过还是没有用,那么最后亡羊补牢的话可以采用回笼觉。也就是早醒之后,哄不睡就放弃哄睡,让玩半小时到1小时(最好不出房间),留意困的信号,在比平时睡觉间隔更短的时间睡个回笼觉。回笼觉区别于早觉,一般比较短不用接觉。 5点醒的话6点回笼觉有个45分钟再起床也是可以接受的节奏。回笼觉如果在的话,注意配合前几条调整,逐渐就不会早醒了。

-------------傍晚觉哭闹 ------------
傍晚觉哭闹指傍晚觉入睡困难。民间也有流传很广的“黄昏闹”的说法。其中有可能的原因包括,孩子白天小睡量不够,累积了一天的疲劳在傍晚爆发。孩子越是疲劳过度越是难以入睡,也就是会磨觉,缺觉会导致越困睡越少的恶性循环。还有体内某种激素水平在傍晚特别低引起腹痛等原因。想办法让孩子多睡,缓解腹部不适都有可能减少哭闹。

6个月到9个月中孩子由3觉向2觉过渡, 傍晚觉逐渐消失,这时候如果发现孩子傍晚觉特别难可以有意识的调整,傍晚小睡可以取消,好哄就睡,不好哄拉倒。但要注意不睡的话夜觉要提前,相应的午睡也最好能延后一些。否者就容易哭闹。有需要的甚至5点半,6点就可以睡。大人7点睡都很早很另类,但要知道孩子睡眠有特殊性,5,6点就睡不是天方夜谭。

傍晚这觉一般最好不要晚于4点半5点,不然会延迟晚觉入睡时间。小于6个月的的孩子既需要睡傍晚觉但偶尔又比较难的,可以通过奶睡、推车在外面睡的方式,但有修复力的长觉不可以过度依赖推车之类非常规的手段。睡下可能半小时醒,这个问题下面回继续讲。

-------------入睡太晚------------
不少小宝宝9点,10点才入睡,其实这个点太晚太晚了!娃已经累惨了,这是很多孩子入睡困难夜醒频繁的原因。早睡的孩子从一开始就不容易出现睡眠问题。不少孩子不管几点睡,早上都是5、6点准时醒,所以要想让他们睡眠量充分,早睡非常非常重要! 不单娃要早睡,当妈的自己也要早睡。

已经看到过好几次真实案例证实早睡有可能改善夜惊夜醒,6点之前就睡晚觉可能牺牲掉父母下班和孩子互动时间,很挑战传统观念, 但小宝宝休息才是第一位的,比互动玩耍重要得多,勇敢尝试一下吧,互动玩耍可以调整到早上醒来,这样即玩得尽兴也不影响孩子睡眠。

各种活动都要围绕让步于睡眠的时间安排来进行,晚上少出门。好睡眠需要小心翼翼的呵护。睡眠圣经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脑不同部分负责,所以抚慰宝宝白天小睡和夜晚入睡的方式不同并没有关系,但要保证每天的方式是连贯的。莫非这就是很多宝宝白天必须抱着睡,晚上却可以床睡的原因?要有信心,晚上就是孩子能床睡的时间,还不能做到只是由于没有找到方法。

为了让孩子不至于对床太反感,初期在床上玩培养感情是有一定帮助的.但长期来说还是注意减少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少在床上玩,避免太清醒的时候着床. 着床后很快能睡着,睡眠和床之间的联想就紧密起来,有利于降低入睡难度.每次带娃出门都换鞋,后来他看到换鞋就知要出门了,孩子的联想力不容小觑, 睡觉同理。

小朋友都很机灵,晚上入睡有时候一抱到屋里就开始叫唤,越困偏更厉害,有个小招可以试试,到要睡的时间把客厅灯都调暗或关闭,屋里亮个小灯,不忙抱进屋,让娃有还在客厅玩一会,对比一下黑漆漆的客厅,屋里有灯还有老爸老妈,有时候过一会就会主动爬进屋了。

如何哄睡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相信只要记住早睡很重要,很多事情自然会想办法去解决。

------------睡后半小时大哭-------------
关于晚上睡着半小时大哭,怀疑是入睡前醒的时间过长,另外也有可能是入睡前的情绪问题。举个我自己家的例子,有阵子楼上装修,宝宝每天被吵得睡不了白天加起来也就一个多小时,连续两天睡着后大哭,这种哭是突然爆发的,不带哼唧再到哭的演变过程。第三天楼上没开工白天睡好了晚上就没哭,第四天开工又哭。晚间入睡后半小时哭很常见,缺觉是个很需要排查的方向。

晚上入睡前的睡眠仪式一定要充分,而且比较有一致性。
对待晚间入睡半小时哭的情况,要注意防止彻底醒来玩,这样基本正式睡晚觉要再耗费1,2小时。醒来要哄很久的话可以尝试直接用哺乳安抚,这样便于顺利入睡,注意在睡前安抚充分。

要注意孩子睡着之后一般未必会睡熟,特别是缺觉而比较敏感的孩子,随时有可能因为声音,家长离开而醒来,再入睡将会相当的难。如果是经常性晚上入睡半小时醒,可以尝试晚上入睡后守在旁边在早期调整的时候,要能够在睡着之后守10分钟,半小时就醒的要半小时醒之前重新陪伴。守孩子的时候要专心,不去看手机或想其他事情。
一有醒的苗头立即响应(尤其对于越哭越厉害那种)。容易哄的就原地拍或者抱哄,不容易的半小时一哭不要抱起,立即躺喂给奶。不容易彻底醒来只是一个劲哭的,还可以靠声音和灯光叫醒重新哄。看看再此之后的第一次醒,不给奶是不是哄的难度低一些,后半夜有没有好转,第二天还会不会半小时就醒。但也是几天就可以,不用变成长期的习惯,把握好度,不要变成新睡眠问题的起点。
另外@玉宇清华老师提到过的,孩子入睡后轻轻抚摸孩子身体7-8分钟这种方式也可以尝试的。

夜间的问题很多都起源于白天,白天高质量的活动,不要让孩子怀着太多心事惦记入睡,比如妈妈上班宝宝夜里就会多起,这种就是比较典型的心事导致夜醒,入睡前稳定的情绪,减少刺激,安抚到位能够帮助改善。其实有的时候哭也是一种自我平静的办法,有时候大人看着孩子哭干着急一味的去哄,但是哄又不是很在行,反而干扰了孩子的正常睡眠。

------------半夜起来玩-------------
夜里起来玩的问题:半夜里醒来,突然好像来劲一样,开始玩,不管喂奶还是抱哄都无法让孩子再入睡。集中在1点到4点之间高发。也是很多妈妈都会遇到的。大脑发育跳跃期也尤为高发。听到过的好几个集中在3个月左右、6个月左右。

如果偶发现象不要太着急,这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情况。另外不哭不闹开始玩了的话,哄不哄差别不大了,再次入睡半个小时到2小时不等,大床不干预怕掉下去,放小床不干预其实比较好,或等闹了再哄。长期这样的话有下面几个可能可行的方向。

增加白天活动量,白天要让孩子多一些时间自由活动,而非一直抱着逗乐被动活动,如果孩子正处于某一项大运动的初始期,那白天更一定要给足时间空间让孩子熟悉和适应。

对于大孩子尤其要注意半夜不要配合玩,也就是即使哄不睡也要隔几分钟提醒一下孩子,这是夜晚,不是白天,要接着睡觉。开灯,帮着拿玩具,和孩子比较多的对话,都算是配合的一种,即便是孩子哭了,家长还是要温柔的坚定,适当的安抚但不要让孩子拽着你的底线走。

也有妈妈提到过,孩子比较少的奶睡后,反而一吃就彻底醒了,这种情况的话就表明提供的安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这种情况不喂奶反而更合适。有些时候也有孩子不哭闹会玩两小时无法再睡,但哭个一两分钟再哄却很快入睡的情况,酌情考虑吧。

结合白天的睡眠量看孩子是否确实睡得过多,并适当调整。以半小时为单位提前或推后入睡时间,看看夜间起来玩的现象有无变化。如果定点半夜起来玩,那么也可以在固定点之前半小时尝试本文前面早醒部分介绍的#唤醒去睡#。

如果长期半夜醒很久玩,那基本可以排除是身体发育等因素,单独处理夜间的哄睡已经不够了。需要对整个白天的作息,睡眠能力都进行综合的调整和改进。
---------------
睡觉本质上其实很简单和自然,排除身体的病痛,家长安排好的睡眠环境,合适的睡眠时机,睡眠仪式程序,剩下的交给孩子独立完成。常规家长除了睡眠仪式和环境上,其他的帮助越少,孩子越有机会熟悉和学习入睡,才越能睡得好。老想在这个问题上帮忙反而会帮倒忙。所有的帮助都是为了往不需要帮助能自主完成过渡的,相信孩子能睡是父母要有的基本信心。

就先写这几个,希望对妈妈们有所帮助,有妈妈有其他妙招或者觉得文中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分享指正,希望娃娃们妈妈们都开开心心睡香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