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陆生赴台措施迄今实施10年,是两岸青年直接接触的重要管道,从逐步升温,变成完全停摆。当时为了制定陆生来台政策,台湾立法机构甚至发生多次激烈的肢体冲突。当时马英九称,当权者有责任提供让两岸年轻人彼此深入交流的平台。
2.台湾课堂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人文关怀,与大陆教学风格有很大不同。陆生赴台就学,对于两岸沟通也意义重大,是加强两地青年交流、密切彼此感情的最好方式。
3.台湾善良表象下,对陆生有诸多隐藏的政治恶意。一些陆生在台湾结识许多益师挚友,但并不愿生活在这样怀有偏见的社会氛围里。入学方面,“三限六不”的一些规定不切实际,陆生无权领取奖学金。医疗方面,只有陆生没有健保。台湾所有反对陆生健保的主张,实际上都是在操弄认同政治。相较之下,大陆在2013年后已在医保方面将台陆学生一视同仁。
4.陆生来台十年波折起伏。但对不少陆生而言,台湾求学经验是成长过程的重要印记,他们也是台湾面对两岸关系的资产。这政策不该归零,疫情后应该重启。
文/凤凰网特约作者宋沁玲 施威全对话陈娅婕
陆生赴台就读措施,2011年在台湾正式施行,当年共有928位大陆年轻人注册成为台湾的大学生。2015年人数最多,新入学的大陆青年超过3000名。加上旧生以及短期赴台的交换生,在台湾求学的大陆年轻人超过4万人。2020年,因为疫情以及两岸关系紧张,大陆宣布暂停大陆学生赴台升读工作。大陆青年赴台升学之路中断,连交换生也瞬间急坠。原本数万名,如今只剩4名,2021年更几乎全面停摆。陆生赴台措施,迄今10年。两岸青年直接接触的重要管道,从逐步升温,到急速冷冻,凤凰网《台湾日月谈》邀请施威全博士与陈娅婕同学对谈。
施威全曾在马英九政府担任大陆委员会政策幕僚;陈娅婕来自安徽,是伦敦国王学院的硕士生,曾经就读于台湾静宜大学。
为推动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求学 台湾立法机构多次冲突
施威全:当年为了推动开放陆生来台,台湾必须通过立法机构修改规定、采认大陆学历、制定新规范。当时“立委”为了这个政策,几次冲突。为了阻挡议事的进行,民进党“立委”曾在开会前占领会议室,把门锁住,阻绝国民党以及行政官员到场开会。
当时,我陪同陆委会赖幸媛主委到立法机构报告,只见会议室外挤满新闻摄影机。国民党的洪秀柱委员,搬个板凳坐在门口,她说,民进党“立委”有种就不要出门吃饭、上厕所,她要守门盯着他们,看民进党能撑多久。
这次的事件还算平静,尽管掺杂了台湾立法机构特有的激烈肢体冲突,但终究通过了相关规定,陆生也来了。这是当时的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指示一定要实行的政策。他与年轻人座谈,谈对陆生来台的期望,认为在两岸逐渐磨合的过程里,有责任为两边的年轻人提供彼此深入交往的平台。两岸政治定位的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处理,但当权者有责任让两岸年轻人多了解对方,不能只是台湾人可以到大陆念书,也应该让大陆人可以来台湾学习,让陆生长期生活在台湾。
陆生来台,着眼于下个世代,当时陆委会寄望可以为两岸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善沟通的基础。
陈娅婕:我首次来台是儿时与父母到台湾的短暂旅行,台湾的风土人情文化气息让我记忆深刻。游览大大小小的名胜,体味各地独特的风情,一个自然新鲜有温度的台湾在我眼前渐渐勾勒,但是那时台湾在我心中的轮廓依旧模糊且充满神秘。
真正走入心中,是读了蒋勋的《行走台湾》后,通过一个个旅行故事及影像,细致地描述了一个有深度的台湾。古老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奇妙碰撞,勾起了我对台湾的热切向往。然而文字中描绘的淳淳温情,对阅读的人来说总是抽象兼想象的。我渴望可以再次踏上台湾,可以静下来用漫游的行走方式以及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这片土地的故事。
直到四年前的春天,在我的本科学校有一个交换生项目契机。经过层层选拔,我终于如愿去到台湾中部的静宜大学就读,做一个学期的交换生。二月,从春寒料峭的浦东机场,到温润清新的宝岛台湾,我怀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开始了跨越一千多公里的交换生活。
当飞机穿过云层,开始备降,透过舷窗,看见台湾的朦胧轮廓逐渐清晰可辨。东部的山脉,此起彼伏,西部的绿色平原,宽阔无际。与台湾静宜大学的初识,是从台中清泉岗机场直驱过灯火通明的沙鹿,沿着不知尽头的台湾大道而开始的。我是一个很爱自由的人,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读书生活,我希望可以跳出原有的舒适圈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体验台湾不同的教育,结交新的师长朋友。带着探索发现的态度融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或许这就是交换的意义所在。
课堂上陆生和台生区别大 两岸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施威全:陆生来台,推动过程风波多,因此我当时总是借机与陆生多接触。陆委会与大学生座谈的场合,每次举手发问最多的,一定是大陆学生。有次一位陆生准备了19个问题,台湾学生则普遍沉默。到大学里演讲,台下身影慵懒的听众群里,总有几个学生例外,眼神炯炯、神情专注,就是陆生。
陆生给我的印象,特别用功,也特别会玩。周一到周五拼命念书,周末到来,玩遍全台湾。即使是考前的周末,台湾的学生都临时抱佛脚开始跑图书馆,陆生还是出门旅游,但他们考试成绩就是优异 。
有些大学教授期待陆生能刺激班上学生,带动课堂气氛。但有些台湾学生本就不把课堂当成竞争的场合,不管有无陆生当同学,还是消极。陆生课业表现较好,台生学习被动,其实不代表两岸大学生的差异,因为来台的陆生本就是大陆学生里课业成绩较好的一群,而台湾学生,各种程度都有。一小群优异陆生,和一大群优劣掺杂的台生相比,看起来就比较突出。
陆生来台开放前几年,或许陆生对台湾各大学较陌生,常看到优秀的陆生选择的是台湾排名中、末段的大学,为他们觉得可惜。
一般印象里,比起陆生,台湾学生也有优点,例如创意比较开放。最遗憾的是,我听几位陆生提过,在生活上两岸学生并没有打成一片。与外籍生、陆生互动的台生少,陆生与外籍学生较多往来,属于同一个圈子。台生与陆生言语文字相通,生活上的接触却相对少。
陈娅婕:施老师提到的,确实也是我在台湾学习过程中感触颇深的地方。在课堂上,台生似乎想象力更丰富,更有表达自我的勇气。在大陆长期应试教育竞争压力的影响下,陆生更加学习刻苦,课业表现较好。但是相比之下,创造性思维可能不如台湾学生。
台湾的课堂氛围更自由轻松愉快,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向往已久的纯粹理想的师生关系。台湾老师在课堂上会更多地鼓励学生讨论和交流,比较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人文关怀,崇尚价值理性。这与我以前在大陆接触的教学风格有很大不同。
课后老师带领我们展开讨论,不同背景的同学就不同议题畅所欲言。在很多议题上,我时常在不经意间受到触动和启发。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不是局限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框架下。在这样一个思想开放的环境中,有机会产生更多文化冲突与思想碰撞的火花。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突破。
我最喜欢报导文学的课,郑懿瀛老师经常带学生走出教室,去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是单向的,而是更加多元的,郑老师的课堂会让我有很多新领悟。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老师会和我们谈论台湾政治现状、两岸话题,探讨两岸文化的思考,如何写出一篇深刻的报导文学作品。对我的影响,更多的是思想和精神的启发。
和台湾的老师深入交流,认真聆听当地人的故事,其实已经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步。或许只有在看到不同的差异后,才能在认同的前提下去重新审视差异。与此同时以一颗更加包容的心来接受不一样的人和事物。这种打破原有认知,重新建立新认知范畴的过程,无疑是最宝贵的收获。这些美好和细碎让我渐渐爱上了台湾。后来我才慢慢发觉,它所带给不仅仅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台湾善良表象下 对陆生有哪些隐藏的政治恶意
施威全:有台湾生活经验的陆生,更了解台湾。未来不管任职那个领域,不管身处世界哪个角落,都会是台湾最好的朋友。
陆生对台湾有益,可惜因为政治因素,对陆生的不公平限制太多。 初开放陆生来台,台湾设下“三限六不”:不涉及加分优待、不影响台湾学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打工、不得在台就业等。“三限六不”初衷是要缓解台湾民众的担忧,怕教育资源被陆生瓜分,影响自己子弟的就学机会。实情是,少子化问题严重的台湾,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亟需广招外籍生与陆生,扩大生源以充实学校财务。
“三限六不”有些规定,不切实际。例如:陆生来台第一年,限制总名额2000人,但陆生实际注册人数只有928名。世界很大,陆生的选择很多,欧、美、新、港都是可能去处。台湾各大学竞争力有强有弱,在世界教育市场上,不是人人都向往的选择。
限制陆生领取奖学金,更妨碍了争取优秀陆生来台。 针对境外生,台湾设有“台湾奖学金”,足以支付学费、生活费与机票,但不适用于大陆学生。有位波兰青年,是波兰全国联考的状元,两度来台,学中文也念学位,就是奖学金吸引她来台。这样的人才,未来在欧洲政坛、业界将有亮眼的表现,也会是台湾坚实的朋友。争取人才,奖学金是有利学术、科技发展的投资。可惜台湾面对大陆学生,少了远见与胸襟,没有“台湾奖学金”,也禁止给予来自官方的任何奖学金。
陈娅婕:是的,因为一些政治因素,对陆生有太多不公平限制。在台湾交换的日子里,我身边有很多陆生他们爱谈台湾的老师同学,课堂学习、风土人情。然而当提到台湾对陆生待遇政策问题,却很冷淡、反感,甚至习以为常。就像我身边的陆生朋友感慨的那样,她很开心自己在台湾认识了许多令人爱戴的老师,相濡以沫的朋友,但是她将来可能并不愿意,也不能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怀有偏见的社会氛围里。
对于陆生来说,在台湾不准打工、不准就业等一系列限制,导致所有陆生似乎都是“过客”,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毕业都终将离开。任何留学生本质上都会对所留学地区怀有善意,陆生赴台就学对于两岸沟通意义重大。陆生赴台求学是加强两地青年交流、密切彼此感情的最好方式。没什么比在同一片天空下一起生活学习,更能快速而深入地了解对方。
陆生或是未来大陆最了解台湾的社会中坚力量。曾经他们满怀美好想象来到这里,却因为部分台湾政治人物的偏见,受到区别待遇。如果连他们都灰心失望,两岸的隔阂将越来越难被化解。这些不公平、不合理的限制,使陆生感受到善良台湾表象下隐藏的部分政治恶意。陆生本身就很难融入台湾这个生活共同体,如果“制度性歧视”一直发展下去,可能会变相影响未来更多大陆学生的赴台意愿。
关于陆生的各项不公平限制,同样也折射出台湾所谓自由平等社会中黯淡的一面,不知何时能有曙光。希望可以放下制度性的意识偏见,给陆生同样的福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陆生去台湾求学发展。
台湾健保不该只把陆生排除在外 健康保险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保障
施威全:陆生来台十年,仍未能纳入台湾健保。在台外籍生都可以加入台湾健保,台湾社会反对陆生有同样的权利。 台湾医界舆论说,当全民健保变成全球健保,破产也只是刚好而已。
2015年为例,拥有台湾学籍的陆生总数5981名,不能参加健保。陆生加保是否会冲垮健保,可以拿和陆生相同年龄层的境外生为借鉴:2014年有11356人,自付1亿保费,使用健保资源0.45亿;2013年有11263人,自付1.01亿,使用0.48亿。境外生缴的保费远超他们使用的健保资源,多缴的都用在台湾人身上。陆生的年纪与健康情形与外籍生相当,若纳保,陆生多缴钱的将被健保拿来医护台湾人。
陆生的学费、房租、交通花费,加上爸妈来台探亲兼旅游采购,对台湾经济有贡献。陆生买罐可乐、看场电影,大部分的花费台湾政府都征了税。尽管居留时间有长短,陆生也是在台生活的台湾居民,应该纳保。
健保是社会保险,要让穷人不被医院拒收。但健保不只是照护弱势,也不是有钱人的慷慨,而是要还给经济弱势者应有的公道,让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被掠夺的薪水阶级,基本人权得以保障。这个精神,英国彻底实践。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落地的那一刻,就享有公费医疗服务。英国明令健康照护是国家的义务,长期居住在英国土地的所有人,包括留学生,都可以获得。
台湾所有反对陆生健保的主张,表面上关心健保损益,操弄的是认同政治。 把外地人当成健保亏损的替罪羔羊,台湾人害怕自身权益受损而排挤外人。有陆生张逸帆公开发文,一语戳破了这类台湾人坐井观天般的自大,他说 “你们的健保很好,但我从未向你们乞讨”,道尽了他旅台四年所承受的误解。
▎2017年4月,在台陆生、境外生强烈抗议健保全自付
陈娅婕:台湾全民健保强调公平,然而在赴台求学的陆生身上,这份公平却一直没能体现。 赴台求学的陆生们,健康一直处于无人看顾的状态。
在台湾生活的日子里,我时常听到陆生谈起因为没有健保,就医全部得自费。甚至有陆生因突发意外情况,由于没有健保在台湾且很难支付高昂的医药费,不得不暂时休学,乘飞机回大陆治疗。这中间的过程,耗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最重要的一点是严重影响陆生在台的学习计划。他们会经常提到希望在台读书期间能纳入健保体系,其实这更多的是一个人权和公平性的问题。健保实际上能解决多大的困难未可知,主要是从心理上会带来一种安全感,同时感受到台湾对陆生一视同仁的平等待遇和保障,让求学无后顾之忧。
毕竟在台湾,只有陆生没有健保。同为境外学生,陆生与外籍生和侨生待遇有很大差别。对比下陆生难免会有心结,体验到被排斥的疏离感。对照陆生在台湾的境遇,大陆方面在处理台湾学生的医疗保险时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2013以后在大陆高校求学的台湾学生,已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和当地大陆学生享受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纳入健保是对陆生基本医疗权利的保障。学生本就是经济弱势群体,如果在台求学期间发生健康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健保应成为年轻学生最后一道保障和一线希望。而且保障学子的健康权和教育权利是全世界高校公认的惯例。不能以“不纳税”为由反对给陆生健保。在欧、美等国外,留学生都有机会可以申请“不纳税”的奖学金,有权利享受“不纳税”的社会保险。
正如前阵子在网上引起轰动的新闻,在台陆生沦为“疫苗孤儿”。台湾开放18岁以上民众接种新冠疫苗,唯独将陆生排除在外,理由是因为没有健保卡和居留证。
健康保险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保障,我觉得不能用功利主义思考,更不应该以政治利益来衡量。希望台湾可以放下狭隘偏见与政治私利,更多的考虑陆生的健康福祉。让更多的陆生可以怀揣憧憬而来,满载温暖而归。
施威全:陆生来台十年波折起伏。但对不少陆生而言,台湾求学经验是成长过程的重要印记,他们也是台湾面对两岸关系的资产。这政策不该归零,疫情后应该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