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43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杀妻男这种家庭条件 为啥还会去湾区做码农?”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0605
帖子
320606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05: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之前写过清华男在美杀妻案,看到有不少朋友还在持续关注后续。


按说凶手陈立人杀人铁证如山,应该很难翻案。 但据说男方父母给陈立人请了一非常牛逼的律师,这律师尤其擅长处理家暴事件,打算给陈立人做无罪辩护,未来胜负还真不好说!


很多人就开始好奇了,能请得起这么贵的律师,凶手家到底是啥来路啊? 在一群网友的深挖下,陈立人老爹的真实身份被扒了出来! 原来此人是西南XX局领导,级别确实不低。 于是网上开始有人讨论这么一个问题: (抛开案情不说的话)以陈立人家逆天的家庭条件,又有这么好的背景资源,考上清华,他为什么会选电子信息工程这种专业?毕业后为啥要跑到美国留学去湾区当码农? 虽然咱都知道湾区当码农拿大包挺赚钱的,但以他爹的背景资源,如果在国内发展难道不会更赚钱吗? 想要留学镀个金,体验下西方教育都很正常,可一个高级官二代留学居然是为了当码农?这点让人有些想不通。


感觉这还真是个有点意思的话题。 那就是权力这个东西,它真的可以传承吗?


咱们都知道,财富是可以传承的,比如X套房子,X多资产。 而生意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比财富难继承很多了。 因为国内的生意往往是建立在权贵关系和人脉资源上。 尤其有的领域,如果不是纯粹的商业竞争经验,这套东西就好像是浮萍沙地,也很难继承给下一代。 而权力这玩意就比生意又难了一个台阶!


尤其是计划生育之后这种现象就更明显。 话说我在国内有个远房表哥,一路混到副局级,但他女儿(也就是我侄女)学习渣渣,普通学校毕业考公无望。 表哥在55岁退二线前努力把资质学历都普通的侄女塞进了当地一家非常好的医院做行政,这就已经是他能为女儿做的全部了。


想想也是,大部分人在体制内混混,能做到一定实权级别,年纪通常也都四五十岁了(这还是升官比较快的)。 但现在的人晚生晚育,等娃毕业需要找工作的时候,父母即便是从官也大多到了退二线的年纪,未必掌握多少资源。 所以领导干部子弟这时候才会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 那就是从小众星捧月、享受着别人奉承和殷勤长大的自己,一旦等到父母退休,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人走茶凉。。。


包括安排去什么企业拿高薪的,爸妈前脚退休,后脚就可以等着被清算了。 除非两种情况,要么是父母级别非常高,已经到了比如省厅级(退休晚,有充分时间操作),要么父母掌握实权同时提前培养出了强大的关系网,可以惠及到下一代。


但同样的情况往前20年,可能确实就不太一样。 那时候每家兄弟姐妹四五个,而且普遍早婚早育,只要有一个混出头谋到公职,其他的就都有机会得到荫庇。 而拿到好处的个体可以再继续反哺其他兄弟姐妹的孩子搞到内部粮票(所以全家老小盘卧在一个系统的比比皆是。) 尤其这种靠血缘姻亲捆绑的利益共同体异常团结,内部又有年龄差,才可以这么一代代把红利传承下去。


而计划生育之后,这种路子就几乎行不通了。 所以像陈立人这种独生子女家庭给娃安排走“做题家路径”实在太正常。 以他家这种级别的领导子弟,在爹妈当权的时间里拿到一些即时兑现的教育资源总才是最好操作的。 比如从小到大牛校的学位、特级名师辅导机会、艺术特长加分、异地考试操作等等。 总之就是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先把娃扶上正道。


如果娃想出国,可以资源置换找当地大拿搞搞奖项写写推荐信,包装一下履历。 西方名校那套录取模式简直不要太适合! 不过前提也得是娃脑子够灵光,有能扶出来的资质。 多的是那种父母强扶送到国外,结果娃混了几年连语言都说不好的例子。。。


第二种感觉,就是官二代权力资源的地域性限制。 之前工作时认识一个白富美,家里是国内音乐表演艺术行业大拿,人脉和话语权都不缺。 这种家庭的孩子要是想传承家业搞音乐,那简直易如反掌,资源不在话下! 但可惜这白富胖友美对音乐一点都不感兴趣,一心要跑到法国去学设计,白瞎了家里的逆天人脉,爹妈气到吐血。。。


脱离了国内的环境,那家里的资源和普通人相比可能就只剩下略显尴尬的经济资源了(尴尬的是和富二代比不了),别的使不上一点劲啊。 这点放在国内也一样。 体制内为官也有很强的地域性,老子在A省做官,儿子在B省做事,同样是鞭长莫及。 通常官二代家里的经济资源也还没强势到能帮娃撬动更好的未来(除非是曲婉婷他妈那种),所以还是把资源倾斜到教育上,走卷王路线为上佳。


再加上官二代性格受家里影响大多谨慎稳妥,不大看得上在外闯荡的野路子,读名校进大厂出国做中产,算是一个不大会出错的标准选择。 但那句话怎么说的,族望留原籍,家贫才走他乡。 如果娃真龟缩在本地系统不动弹,多半也都是竞争力不太够看的,相对求安逸的case。 这种case一旦父母退下去,娃就只有坦然接受阶级落档了,他们大概率不可能做到父母的高度,超越的就更是少见。


而竞争力强的和胜出的呢,又不太甘心留在家乡,总是想往外蹦跶。 这就导致了父母资源无法精准匹配到娃身上的普遍现象!


所以你再想想陈立人这样从小一路念名校考上国内顶尖大学,再润到锅外念藤校,再转码留美进世界知名大厂。 这简直已经是官二代里最标准最丝滑的做题家路径了!(当然这说的是他的发展路径,不是讨论他的犯罪行为)


反正吧,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国内的那些朋友有家里是知名大学教授的,有家里是国内顶尖医生的,有家里是当地做生意的。 和他们父母相比,这群人几乎无一例外全部在实实在在地阶级滑落。。。 家里越牛逼的,貌似就越难以维持上一代的阶级。 比起普通的财富,阶级这东西其实难继承得多,权力也只会一代一代衰减。


那有没有超越父母的case? 想了想,基本都是脱离出原系统,向外寻求机会的。 就好像那时候我爸天天劝我回国,还说保证我回去了能在学校给我安排份肥差——实验室打杂。 我坚决拒绝了。


要是不拒绝,可能现在我还在实验室给人开门呢。。。 我一中学同学妈妈当年已经做到了当地一上市公司高层,劝我同学回国用的说辞也就是给她安排一个能躺平的美差,最多再给套房子。 当然,和靠自己奋斗的年轻人相比这条件已经美滋滋了,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想达到她妈的高度,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好在她坚决留在国外创业,现在已经财务自由了。 就好像很多年前也流行过一个观点:一个权力的核心就好像一座城堡,所有的精英阶层都住在里面。


但城堡容纳的人是有限的,为了防止更多的人住进去,那些先进去的人只会不断地增加城墙的高度,加大其他人住进去的难度。 我们父母那辈由于时代原因,天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发展红利,只要肯奋斗,想进入城堡相对比较容易。 但到了我们这代,尤其是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再想进城堡就太难了——他们刚好处在城堡大门刚刚关上的时代。


城堡已经住满,吊桥已然升起。 整个社会已经过了快速发展期,可以瓜分的资源越来越少,成功和发财的机会也越来越渺茫。 每个人向上攀爬的过程都充满着艰难、危险,和大量的运气成分。


从前些年下海创业热潮,到今天的“考公考编是宇宙尽头”,“年轻人脱下孔乙己长衫”。


在整个社会的内卷风潮下,也就不能怪大家的心态越来越保守。 所以为什么会有人热衷于讨论“不理解陈立人去湾区当码农”,也是一样的心态。 他们觉得,回家乡发展那最不济也“北极鲶鱼”“周公子”,绝不应该在外漂泊当码农啊?!


也有人管这个叫“南方成功学”压倒“北方成功学”。 之前我们还聊过,南方成功学就是靠家族联姻、整合资源、传承资源来达到抱团致富的目的。 相比之下,北方成功学——读书考取功名,靠个人奋斗留在更大的城市,貌似显得不合时宜。 因为随着努力奋斗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以前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对年轻人来说是可耻的,如今却成了能躺才是幸运的、值得羡慕的。


他们会问:明明可以躺,你怎么能不躺呢? 但他们没有考虑,“北极鲶鱼”“周公子”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不具有可持续性,以及这个世界上其实可以有别的选择。


说到这儿想起来,网上看到有个人拿清朝的皇帝举例子。 其实大清的皇帝和宋朝比起来那真各个都是卷王之王啊。 虽然贵为皇帝,但一个比一个生活苦逼。 雍正一天只睡四个小时,道光节俭到已经有点心理变态。 但当内卷卷到一定程度时,再努力也阻挡不住封闭性系统的衰亡。


例子未必合适,但道理是一样的。 当人人觉得“北极鲶鱼”“周公子”才是好选择的世界,真的是健康的世界吗? 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思考。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