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香港人北上购物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特别是在复活节这样的长假期间,大批香港人纷纷穿过边境,来到深圳,寻找那些在香港难以觅得的“物美价廉”的商品。
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个体消费行为的变迁,更是跨境经济活动的生动写照,背后蕴藏着深刻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香港媒体《星岛》记者跟随一对年长夫妇的深圳“扫货”之旅,揭示了港人北上购物的新趋势。
这对夫妇的行动,可谓是精打细算的典范。
他们不仅利用了长者乘车优惠,即使家在西九龙,来回莲塘口岸仅需8元。
更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城中村”和横街窄巷中的小贩摊档及特价超市,其中的物品价格之低,令人咋舌。
例如,在东门老街的一个特价超市内,原价199元人民币的商品竟然低至29.9元出售,这种打折幅度在香港是难以想象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北上购物,深圳的许多商家也开始逐渐将目标客户锁定为这些“赚钱”而来的港人。
从高女士一行的经历看,不仅是超市,连街市和食店也因港客的增加而生意兴隆。
他们坐着免费巴士到莲塘坳下村街市,这里超甜的新鲜沃柑每斤只售5元,一斤的潮州卤水鹅只要50元,而港人最爱的脆皮土猪烧肉只售25元一斤。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正在对两地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种北上购物潮同时也对香港本地的商家造成了冲击。
北区街市的生意额大幅下滑,原本繁忙的市场现在人影稀疏,档主们的苦恼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指出,港人北上消费的趋势,直接导致了香港市场的萧条,生意额比疫情期间还要差,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此外,内地支付方式的便捷也加剧了这一趋势,使得更多的香港人选择在内地消费。
档主们的呼声中,透露出他们对未来的担忧,甚至有人希望政府能够实施“离境税”,以减少港人北上消费的趋势。
从这一系列现象可以看出,消费者的确是最精明的。
“物美价廉”是他们选择购物地点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这个基础上,香港人北上深圳购物的趋势,既是对香港本地商业环境的一种挑战,也是对深圳商业机会的一种探索。
在这样的跨境消费行为中,消费者用脚投票,展示了他们对价格敏感度的极致追求。
这一现象同时也反映出两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消费环境的差异。
香港的高成本经营环境和高物价,使得许多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从而选择到成本更低的深圳寻找更加经济的购物选择。
这种消费者行为的转变,无疑给香港本地的零售商带来了挑战,也给政府和商家提出了新的思考:
如何通过改善本地的消费环境和调整经营策略,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总之,香港人北上购物的现象,既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产物,也是消费者自我优化消费选择的体现。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都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种跨境消费趋势所带来的挑战。
毕竟,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选择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馈。
香港街市人气惨淡!鱼档老板娘哭诉生意难做:捉到鱼都卖不出!
香港各行业生意陷入低迷,网上更出现“全港店铺结业关注组”,目前已突破21万网民关注,加上有大批港人于复活节及清明节长假期选择北上消费,本地经营环境成为近日网民关心的话题。一位90后鱼档老板娘于小红书表示街市生意难做,下午5时已无人帮衬准备收档,街市早上买餸人流不再,就连大型鱼档都撑不住陆续结业,慨叹“有苦自己知”。
90后鱼档老板娘大呻生意难做近来本港各行各业生意低迷,甚至出现网上群组关注商户执笠情况。 除了餐厅贴出结业告示,原来连街市档口亦出现经营困难。 一位于柴湾渔湾街市经营鱼档的90后老板娘,最近在小红书分享街市实况。
从影片可见,早上的街市外人潮不再,就连平常人头涌涌的水果店亦门可罗雀,街边规模较大的鱼档亦结业。 街市内情况似乎更差,下午5时已无人光顾买餸,他们亦准备收档,旁边的档口尚余大量鱼获,亦有其他店家已经早早收工,令老板娘大呻生意难做,他们只好艰难地维持下去。
有网民好奇真实情况是否真的如鱼档老板娘形容般恶劣,引来本人亲自回应,表示“我们自己捉到鱼获都卖不出”。
有部份网民分析认为由于长假期关系,不少港人外游或是北上消费,导致出现冷清的场面,或只是一时情况,安慰老板娘不用太过担心,“我们这里现在哪哪都是香港人,走几步就看到一堆的感觉”、“没办法,节日香港就是这样,哪里都一样,加油”。不少网民慨叹近来香港各行各业都很难捱,鼓励大家要加油撑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