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朗普要终结97种性别,为何又选任同性恋高官?(组图)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9434
帖子
329435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6年10月30日,时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在科罗拉多州格里利北科罗拉多大学的竞选集会上手举支持者赠送的彩虹旗。图自Getty 前言 近日,特朗普誓言停止“跨性别疯狂行为”,并声称要将“两种性别”作为美国官方政策:“我将签署行政命令,结束针对儿童的性别手术,把跨性别者从军队、从我们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中移除。”特朗普还承诺要“禁止男性参与女性体育项目”,并补充说:“美国政府的官方政策将明确只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特朗普上台后真的将推行这些政策吗?如何看待美国的性别多样性文化及其面临的重重争议? 本文以近年来关于“97种性别认同”的讨论为切入点,分析性别光谱的形成,探讨进步派政治中的“取消文化”、“粉饰同性恋”等充满争议的现象,并揭示基于虚假信息对相关政策的误读如何加剧了社会矛盾。性别多样性话题通常与更广泛的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反对者如何认为承认性别多样性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LGBTQ+运动争取来的权益如何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文章认为,当前的性别议题争议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社会中的结构性问题与利益分配矛盾,而解决之道在于构建一个更加包容与公平的社会体系,而非以对少数群体的敌视和谣言掩盖矛盾。 核心提要 1. 性别多样性既是生理学和遗传学上的事实,也是自古以来存在于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现象。比如美洲原住民文化中的“双灵人”传统。目前LGBTQ群体在美国人口中占据近8%的比例,并持续增长,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选民群体,与过去全面反对LGBTQ+群体的态度相比,共和党近年来开始对部分群体持更为宽松的立场,例如逐渐减少对LGB(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群体的公开反对。 2. 美国关于性别法案相关谣言之所以广泛传播,是因为部分人群认为性少数群体“抢走”了自己的利益。一些共和党媒体及其支持者利用性别议题煽动社会矛盾,进步派在这些问题上也宣传不足。任何社会运动中,都会有人以自由与正义之名,行自己之便。如何区分真诚的社会进步努力与权力伪装,是平权运动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加注重行动的实质,而非符号化的表面支持。 3. LGBTQ+运动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性少数群体的权益保护,其所推动的法律改革、社会政策改进和文化观念转变也为更广泛的非LGBTQ+群体带来了显著的好处。在职场推动的多元化政策如带薪育儿假,显著改善了所有员工的工作环境。LGBTQ+运动的倡导推动了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全面扩展,这方面应该的NHS就是一例。此外社会观念的转变,也提升了对其他边缘化群体的尊重。 4. 尽管LGBTQ+运动的初衷是追求平等与自由,但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却是复杂的,既推动了制度和文化的进步,也在某些领域引发了显著的反弹与挑战。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强化对性别少数群体的敌视,而在于审视自身的不满来源,寻找结构性问题的根源。最终,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个更加包容、公平的社会,而非通过煽动仇恨和散播谣言来掩盖真正的问题。


▎“石墙运动”(Stonewall Riots)是1969年在纽约石墙旅馆发生的一系列自发暴乱和示威,主要目的是反对警察对性少数群体的抓捕迫害。LGBTQ+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此。图源:Alamy


美国97种性别的迷思


▎图为旧金山的跨性别者保底收入计划(G.I.F.T.)申请表。2024年7月这一基本收入政策实验因为法律诉讼和经费不足而中止。 旧金山的跨性别者保底收入计划申请表提供了超过97种性别代词选项,并鼓励申请者“勾选所有适用选项”。该计划将为55名“经济上处于边缘化状态的跨性别者”提供支持。 近年来,关于“97种性别”或更多性别分类的讨论成为热点话题。虽然“97种性别(代词)”并非严格科学分类,但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性别认同的复杂性和合理性边界的探索。 首先,性别光谱的讨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一定程度上基于生理学和遗传学上的事实。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性别并非严格的二元划分。除了典型的XX(女性)和XY(男性)染色体组合,还有XXY、XYY、XO等染色体变异,以及荷尔蒙水平和性腺发育的差异,形成了生理上的性别多样性。 其次,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对性别多样性的表达。例如南亚文化中的“海吉拉”(Hijra),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被赋予某些宗教和文化仪式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美洲原住民文化中的“双灵人”(Two-Spirit),即原住民文化中那些既体现男性特质又体现女性特质的人。这一身份常被视为文化和精神的桥梁,受到部落的尊重。


▎图为1877年印第安双灵人照片。最初北美有130多个部落拥有双灵人认同,可归纳出五种性别:女性、男性、双灵女性、双灵男性和变性人。据《卫报》报道大部分尊重双灵传统的证据都集中在平原、大湖区、西南部和加利福尼亚的原住民身上。双灵人被认为比典型的男性或女性更有精神天赋,并被认为可以同时做男性和女性的工作。图自美国史密森尼学会。 而常见的LGBTQ+和“97种性别”的热议现象,则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LGBTQ+中的“T”涉及跨性别者,而“Q”涵盖质疑和不受定义的多元身份,因此与性别光谱直接相关。并且,LGBTQ+运动支持对各种性别和性取向的包容,而“97种性别”可以被视为对LGBTQ+运动中性别多样性部分的延伸和细化。


▎ 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中自我认知为LGBTQ+群体比例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截止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7.6%。图源:Gallup 根据民调机构盖洛普(Gallup)的最新数据,美国LGBTQ+群体目前占人口的7.6%,并且未来这一比例有望突破10%。这一趋势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性别与性取向多样性的日益接受,也标志着LGBTQ+群体作为一个选民群体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可能对未来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根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报告,共和党在性别与性取向议题上的立场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与过去全面反对LGBTQ+群体的态度相比,共和党近年来开始对部分群体持更为宽松的立场,例如逐渐减少对LGB(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群体的公开反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左移”趋势反映出保守派在面对社会文化变迁和选民结构变化时的战略调整。


▎ 特朗普近期提名的财政部长人选斯科特·贝森特是男同性恋,如果提名通过将是美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公开同性恋官员。图为斯科特(右)与伴侣约翰·弗里曼以及儿子科尔·贝森特·弗里曼的2012年照片。图自《每日邮报》 然而,这一转变也伴随着新的矛盾,即共和党对T(跨性别)群体的强烈抵制愈加凸显,跨性别议题因此成为新的意识形态斗争焦点。 这种有选择性的接受与排斥,既体现了党内不同派系在性别议题上的妥协与张力,也暴露出他们试图通过聚焦跨性别问题来迎合部分选民对于性别规范的保守立场,同时避免全面排斥LGBTQ+群体可能带来的政治成本。


关于美国性别问题法案的虚假言论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基于虚假信息而产生的性别议题的谣言,比如“民主党会强迫学生变性”。 具体而言,这指的是加州法案AB-957,旨在扩大监护案件中关于“儿童健康、安全与福祉”评估时考虑的因素范围,以及AB-665,该法案旨在允许12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在无需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


▎加州AB-957法案内容,该发言以儿童的福祉为导向,并未提及变性手术等内容。图自https://leginfo.legislature.ca.gov/faces/billTextClient.xhtml?bill_id=202320240AB957 社交媒体上却出现了大量对这些法案的误读和夸张描述。一些帖子声称,法案通过后,任何不支持孩子“性别转换”的父母都将自动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 例如,一条在多个平台广泛传播的帖子写道:“(AB-957)是几十年来对加州父母最危险的法律。该法案要求所有父母‘支持’孩子的‘性别转换’,无论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或具体情况——否则将失去监护权。”帖子进一步声称:“不支持的父母将被视为不安全。”并且,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声称,该法案将允许父母因未确认孩子的性别认同而被指控虐待儿童。他们还辩称,该法案会要求法官在涉及跨性别儿童的监护争议中偏向支持孩子性别认同的父母。 此外,X(前推特)平台的拥有者埃隆·马斯克也声称:“这实际上意味着,如果你不同意另一位父母给孩子做绝育手术,你将失去监护权。”


▎ 据美国NBC新闻报道,马斯克曾表示被骗允许自己的儿子接受变性治疗,但在2024年7月的访谈中,他的变性女儿薇薇安表示:马斯克并没有被骗,在最初犹豫之后,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同意为她进行治疗。图源Getty 根据美联社评估,法案AB-957中没有任何内容允许学校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将孩子从父母或监护人手中带走。该法案也未授权任何未经父母同意的性别确认手术。这项法案并未直接提及手术问题。该法案针对监护案件,要求法官在现有的考量因素之外,增加对父母是否支持孩子性别认同的考虑。法案并未强制要求法官偏向支持孩子性别认同的父母,也未禁止不支持的父母接触孩子。 法案的措辞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支持”的含义。法案写道:“支持包括一系列行为,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促进孩子的整体健康和福祉。”尽管法案为法官留有广泛的裁量权,但这种模糊性容易引发焦虑:“由于法案拒绝明确说明哪些行为算作支持或不算支持,这确实加剧了人们对法案的最坏设想的担忧。” 这种言论之所以能广泛传播,与社会中部分人群对性少数群体重调的资源和权利分配上抱有敌视态度,认为其“抢走”了自己的利益有关。比如部分美国华裔特朗普粉丝,因怀有自己作为“模范少数群体”却并未因此获得更多社会优待的愤懑情绪,转而支持共和党的保守立场。 并且,共和党媒体(比如福克斯新闻)及其支持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共和党媒体或大V通过刻意生产和传播虚假信息,利用性别议题煽动社会矛盾,进一步巩固其以传统性别意识男性(包括许多宗教信仰人士)为主的选民基础。 这些谣言不仅误导了公众,还加剧了对少数群体的偏见和仇恨。例如,虚构“性别认同政策侵害主流权益”的故事,通过情绪化传播手段迅速扩大其影响力。而与此同时,进步派政策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比如部分学校性别教育政策的宣传不当或透明度不足,也为这些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助力。 对于跨性别群体的歧视,尤其是针对“男跨女”(MTF)群体的敌意,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对性别规范挑战的反应,还折射出美国保守派对于男性气质危机的深层焦虑。这种焦虑根植于保守派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执着以及对男性权威被削弱的恐惧,而“男跨女”群体由于跨越了社会对于男性气质的刻板定义,往往更容易成为攻击的靶子。 在公共舆论和立法讨论中,“男跨女”群体经常被刻意放大,成为某些意识形态斗争的象征性存在,这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对跨性别群体的污名化,也暴露了保守派试图通过维护传统性别结构来捍卫其文化和政治权力的企图。


围绕LGBTQ+的批评与争议 在阴谋论、虚假信息与谣言之外,关于当前进步派政治的严肃批评也并不少见。从关于“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是否过度延展的讨论,到LGBTQ+权益倡议中被指责的“粉饰同性恋”(pinkwashing),即通过表面支持LGBTQ+群体的权利来掩盖其他不道德或压迫性行为的做法,这些争议频频出现。 例如,有指控说以色列通过强调对LGBTQ+群体的包容,试图掩盖对巴勒斯坦的军事占领和人权侵犯行为;一些西方国家也被批评利用LGBTQ+议题作为道德优越感的象征,借此忽视甚至参与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行为,以及规避国内的阶层问题等。也有来自左派内部人士认为,基于阶层的政治联盟比基于身份政治的联盟要更加稳固。


▎图为2023年6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骄傲月游行上,酷儿群体反对以色列的“粉饰同性恋”,即通过表现出对LGBTQ+群体支持而洗白自己在加沙战争中对平民屠杀:“(这值得)骄傲吗?这周,3岁的穆罕默德·塔米被以色列的士兵杀害”。图源记者Oren Ziv,以色列媒体“+972”。 美国在非洲多国(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国)推动LGBTQ+权利议程的过程中,虽然在某些地区促进了平等观念,同时也引发了当地保守政治与宗教势力对“文化殖民”和“不尊重非洲国家主权”的指责。 美国在此议题上的外交介入,不仅可能进一步削弱LGBTQ+群体在当地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加剧对LGBTQ+群体的压迫,让他们在国内争取权益的过程被冠以“受西方影响的代理人”。 由此可见,LGBTQ+平权议题在具体国家处境议题的背后,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认知之争,而是受到国际关系、国民利益分配、不同政治力量的妥协等等因素相互博弈的影响。以乌干达的《反同性恋》法案为例,对同性恋的围追堵截和暴力被总统、教派乃至国家,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以上提到的权力斗争博弈是分析LGBTQ+运动遇到阻力的重要视角。 也有来自左派内部人士认为,基于阶层的政治联盟比基于身份政治的联盟要更加稳固。例如,美国在2015年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权利胜利,但批评者指出,阶层矛盾(如贫富差距、住房危机)仍然突出,而部分政客通过宣扬LGBTQ+权利进步来避免正面应对这些更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


▎ 杰里米·科尔宾在2015-2020年担任英国工党主席。图自Getty 并且,在左派内部也有许多人认为,基于阶级的政治联盟更能推动深层次的社会变革。例如,英国工党领导人科尔宾(Jeremy Corbyn)强调通过大规模投资公共福利来解决贫富差距,提出将性别和种族问题融入更广泛的经济议程,而不是孤立地推进身份政治。这种做法试图以经济权利为共同基础,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联盟。 笔者认为,上述争议体现了社会运动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社会进步”口号被权力挪用以达成其自身的目的的现象。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更加注重行动是否落实到帮助具体个人和群体的困境,也要对具体群体或机构言论背后的权力与利害关系进行仔细的辨别。 例如,企业或国家在支持LGBTQ+权益的同时,也应对其他形式的不公正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和改革,而不应借公益行动掩盖自己在其他社会议题上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新闻评论机构与社会舆论监督也应该对此类公益行动保持热忱但严谨的态度,以确保弱势群体得到相应的帮助,而非被拿来宣传其他私利目的。 此外,性别上弱势或少数群体内部也并非完全和谐,比如部分同性恋群体对女性群体的厌恶(即厌女gay现象),以及激进女性主义者(TERF)对跨性别群体的排斥。


▎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比赛上,体内含有“XY”染色体的阿尔及利亚哈立夫拳手引发争议。图自澎湃新闻 在此话语体系下,另一个经典的争议,则是围绕着跨性别者(男跨女)运动员对于女性运动员的不公,以及跨性别者(男跨女)是否有权使用女性卫生间与换衣间。在这一争议的背后,仍然是男女性别对立,以及女性担心男性借“跨性别”进一步剥夺女性生存与安全隐私空间的巨大焦虑。


LGBTQ+运动所争取的权益 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民权运动——无论是争取少数族裔权益、女性权益,还是其他边缘弱势群体的权益——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议和复杂的斗争。然而,这些民权运动所带来的成果,却无疑为许多群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只不过,当下许多人对这些来之不易的权益习以为常,甚至无视其背后的艰辛历程。 LGBTQ+运动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性少数群体的权益保护,其所推动的法律改革、社会政策改进和文化观念转变也为更广泛的非LGBTQ+群体带来了显著的好处。通过职场、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变革,这一运动的成果间接提升了社会的整体公平性和包容性,惠及了许多边缘化或弱势群体。 首先,LGBTQ+运动在职场推动的多元化政策,显著改善了所有员工的工作环境。例如,为了消除对性少数群体的歧视,许多企业引入了性别中立的福利政策,如带薪育儿假和弹性工作制。这不仅为LGBTQ+员工提供了支持,也使年轻父母、单亲家庭以及需要照顾老人的雇员得到了更多平等机会。更灵活的工作政策使传统性别分工逐渐被打破,让更多男性参与家庭责任,也为女性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次,LGBTQ+运动的倡导推动了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全面扩展。例如,在英国,LGBTQ+权益组织促使国家医疗体系(NHS)增加了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这些服务如今不仅面向性少数群体,也为青少年、移民和其他受压力的弱势群体提供了支持。类似地,全球艾滋病研究的突破,尽管最初是由于LGBTQ+群体的迫切需求推动,但其成果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惠及了无数非LGBTQ+患者。


▎英国国家医疗体系自2018年启动了“ LGBT+ action plan ”,旨在保护LGBT+群体的健康权益。图源:NHS England 例如,LGBTQ+运动也推动了澳大利亚的《性别歧视法》的修订,使其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性别认同,还扩展到怀孕、家庭责任等问题,从而惠及女性和其他群体。以及,美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不仅惠及LGBTQ+伴侣,也促使更多关注婚姻法改革,解决了异性伴侣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如配偶税收优惠和遗产继承权),还将法律覆盖范围扩大到怀孕、家庭责任和母乳喂养等领域。这些变革显著改善了女性职场权益,惠及了有家庭责任的员工。此外,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带来的婚姻法现代化改革,不仅让同性伴侣享有平等的税收优惠和遗产继承权,也促使对异性伴侣权益的更多关注,使婚姻法律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最后,LGBTQ+运动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对性别多样性的接受度,也间接改变了其他群体的处境。例如,性别中立的卫生间设计,原本为了方便跨性别者,但同时也为带孩子的父亲、老年人和其他需要协助的人群提供了便利。此外,学校引入多样化教育课程,不仅减少了对性少数学生的歧视,也提升了对其他边缘化群体的尊重,营造了更加包容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LGBTQ+运动通过其倡导的平等与包容理念,在社会各个层面推动了进步,不仅提升了性少数群体的生活质量,也为非LGBTQ+群体创造了更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它的成果充分说明,民权运动的成功不仅是某一群体的胜利,更是整个社会向多样化与公平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结语 LGBT运动的兴起可以被视为民权运动和身份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身份交叉性强调打破基于先赋属性的差别,包括阶级、地位、种族、国籍等多重身份标签所构成的社会不平等结构,从而主张每个个体都拥有通过努力追求平等地位的权利。 在这一框架下,性别作为一种深植于社会文化和制度之中的界分机制,同样被视为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自由主义与身份交叉性理论的逻辑推演自然延伸至对性别与性向界限的解构,认为它们并非固定或不可变的属性,而是可以被个体重新定义和选择的社会建构。


▎ 美国大选期间,有关跨性别者的权益保护引发担忧。LGBTQ+运动者举着“保护跨性别青少年”的标语。图源:STOCK PHOTO 这一解构性别与性向的过程,不仅挑战了传统的二元性别规范,还伴随着对个体身份的细化与确证。 具体而言,LGBTQ+运动推动了对性别与性向多样性的进一步探索与认同,例如非二元性别、泛性恋等新兴概念的出现。这种多样化的细分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个体身份表达权利的高度重视。然而,这种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冲突,尤其是在公共话语和文化实践中表现为“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与“语言警察”(language policing)的现象。 一部分声称代表弱势群体的政治个体或组织,通过“XX主义”的指控来指责甚至“清算”他人来铲除异己,将私人关系中的纷争以机构审判的形式来解决,将本应服务于维护少数群体权益的机构扭曲服务于其他目的,最终伤害了本为确保“平等,多元,包容”的机制,和这个机制真正需要保护的人。并且,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了公共讨论空间的收缩和社会的进一步极化。 此外,性别和性向议题的复杂化与细分,使得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协调变得更加困难。一些群体内部的矛盾与分歧,例如女权主义与跨性别权益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对性别平等和多样性议题的争议。这些现象表明,尽管LGBTQ+运动的初衷是追求平等与自由,但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却是复杂的,既推动了制度和文化的进步,也在某些领域引发了显著的反弹与挑战。 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中,我们需要更加清晰地看待性别身份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其所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强化对性别少数群体的敌视,而在于审视自身的不满来源,寻找结构性问题的根源。最终,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个更加包容、公平的社会,而非通过煽动仇恨和散播谣言来掩盖真正的问题。


▎ 特朗普胜选后,有观察者表示,女性和LGBTQ+人士学习如何使用枪支的情况显著增多。图为YouTube上一位跨性别博主教授自己的粉丝如何使用枪支。图源:Courtesy of Tacticool Girlfriend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