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4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法国味最浓的中国边疆小城,靠米线称霸全国(组图)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32089
帖子
332090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巴黎距离北京8000多公里,每年都吸引着全球的海量游客。殊不知,在自家的云南边境,就有这样一座小城,还留存有法式的浪漫色彩:红色的百叶窗、明黄的墙面。不仅有中国第一片红土网球场地,连火车站的大钟也写着“Paris”的字样。 这里便是云南蒙自,云南省红河州的首府。它是大名鼎鼎的云南过桥米线的故乡,更是一座法国味超标的小城。


漫步在蒙自的街头,你会惊讶于这座边疆小城的“洋气”。上世纪的法式建筑,搭配云南高原的景色,这座城市既复古,又浪漫,还带有浓厚的市井气息。


△蒙自这座高原小城,自带温润的气质 连这里的自然环境也和法国南部很相似。蒙自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6℃,年均日照时数有约2234小时[1]。 蒙自的和煦阳光,照得人心情明亮。和许多个中国山水城市一样,蒙自就围绕着一汪湖水展开。 隐于湖中的瀛洲亭,六角的攒尖顶,黄绿相间的琉璃彩瓦屋面,伴着南湖的碧水绿树,描摹出一幅恬淡的山水风景。


△在南湖中央的瀛洲亭,尽享“十顷平湖堤柳合,一庭清景藕花香” 可偏偏在最中国的风景旁,出现了最不中国的元素。 环绕着南湖,蒙自法租界的几处建筑环湖而列,诉说这座边疆小城和法国百余年的爱恨纠葛。


△南湖畔的“法国花园”,是座法式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 时间回到19世纪中叶,彼时法军占领越南,又觊觎起云南的土地。通过中法战争,法国终于获得了在蒙自开关的权利。 虽然近代史很痛,但也为蒙自带来了繁华。开关设埠后,蒙自从一个闭塞的边疆地区,一跃变成了云南对外贸易的前沿。


△蒙自的对外贸易,在开关后逐渐兴起 如今南湖畔,还可辨得蒙自海关的模样。 这是近代云南第一个海关,始建于1887年的它,虽是法国人督工建造,但法国人殖民心切,把海关建成了单檐歇山顶的造型,分明是一个中国传统大庙。相比之下,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就完全是个西式楼宇。


△修成了中式建筑的蒙自海关,十分独特 开关之后各种稀奇的洋玩意儿也接踵而至,就在南湖东岸,当年聚集了大量的外国人。从1889年开关,直到1940年停业,半个多世纪中,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先后在此设立领事馆,其中法国在此设立领事馆长达30年之久。


△法国领事府旧址,如今被改造成了蒙自市文化馆 这座法国领事府保留至今,但别看它现在不起眼,在当年它可是蒙自最豪华的建筑之一。


抗战之时,颇有家底的蒙自接纳了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师生。大师们在战争中漂泊大半个国家,终于在云南蒙自这个宁静的港湾获得停靠,租住在了南湖周边空置的法国大院里。 周府曾向联大借了一栋洋房作为女生宿舍。这座三层的小楼顶层被炸毁,只留了两层。它本叫颐楼,因楼上风过树叶沙沙作响,女同学在这里忧国思乡,于是得名“听风楼”。


△西南联大的师生,在“听风楼”得以停泊 还是同样一汪蒙自南湖,无论是中式还是法式,此时都多了一份知识的气息和青春的希望。 校舍分散在蒙自各处,整个南湖成了大师的港湾,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朱自清、闻一多、钱穆、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南湖边依旧健在的哥胪士洋行,曾经就是大师们的宿舍。


△哥胪士洋行,曾经是大师们的宿舍 西南联大能选择蒙自,和一条铁路脱不了干系。 1909年,法国人把滇越铁路修到蒙自郊外的碧色寨,为那时交通拉胯的云南带来了便捷火车,拉来了商贾繁华。


△蒙自郊外的碧色寨车站,依稀透露出当年的繁华 这座距离南湖只有9公里的火车站,那可是相当“洋气”。这里留有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红土源自1891年创办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今年巴黎奥运会QUEEN WEN(郑钦文)夺冠的场地也是红土。 法国人对红土网球爱得深沉,建设之初不远万里从意大利空运红土而来,才有了这块标准的球场。


△碧色寨车站旁,保留着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 想当年,车站外的小山坡上更是热闹,哥胪士酒店、大通公司、亚细亚水火油公司,各国公司一座座鳞次栉比,载满货物的列车一列列呼啸而过。


△个碧石铁路机车库旧址,同样充满着法式风情 7年前,电影《芳华》把碧色寨再次带到世人面前。这座凝聚了时光的小站,依旧散发着一种颓废而浪漫的慵懒气质。


△电影《芳华》,把明媚的碧色寨再次带到世人眼前 明黄的墙面,翠绿的长椅,法式的三面钟,慢悠悠的火车,还有那些穿着民国服饰追求出片的中年游客,一个个蒙太奇镜头恍惚在眼前。那是风云诡谲的云南故事,是蒙自百年的起起落落。


今天漫步于碧色寨站,沿着滇越铁路的米轨行走,蒙自曾经的繁华早已不复踪影,只留下岁月的哀伤。 滇越铁路拉来了十里洋场,但也由于铁路贯通,物资直抵省城昆明,蒙自贸易地位开始下降。1940年,为防止日军从越南长驱直入,国民政府又下令拆除滇越铁路部分铁轨。三十年的繁华,就此化作过眼云烟。


△在曾经的铁轨上行走,感受时光的痕迹 虽然法国人的到来给蒙自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但这里的气质其实相当混搭。外国的中国的,传统的现代的,还有各个民族的融合。 一座人口不到60万的小城,落地了文艺青年聚集的先锋书店,在西南联大的旧址之上,在停泊大师的南湖之畔,用书店重构了西南联大的旧时光。


△南湖边上的先锋书店,传承着“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校训 蒙自的多元混搭,也成就了一方边城的热闹烟火。 生活是热闹的。茶余饭后,走走铁货街、铜房街,在青石板铺就的市井街巷里漫步,在人情味十足的商铺里闲逛,回味一下大城市少有的烟火气息。


△烟火气十足的街巷,适合茶余饭后走走逛逛 夜幕降临时,蒙自的夜市灯火通明,大树寨夜市摊位林立,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


△盘中大大小小的卤串,令人垂涎欲滴 食物更是热闹的。生于蒙自、走向世界的过桥米线,最是讲究一个热闹。 大碗盛着汤,小碗装米线,盘盘碟碟装着菜。热闹又混搭的摆盘,是时间和创意的集合。米线中放入生鱼片、生鹌鹑蛋等,是受到了当地彝族食鲜的影响[2]。 而在米线中加菊花的人简直是天才,菊花清凉解火,正好中和了过桥米线的热和油腻感,成就了米线的灵魂汤头。


△起源于蒙自的过桥米线,用料丰富,热闹非凡 即便手持多张名片,在旅游资源逆天的云南,蒙自还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面对云南的诸神汇聚,无论是一众老牌旅游大市,像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还是新种草的小众目的地:建水、芒市、瑞丽、普者黑,蒙自依旧自顾自美丽。 如今蒙自已经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2位[3],在2024年全省129个县市区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中,位列前5[4]。但作为红河州首府的它,2023年GDP不过476.49亿元,甚至还不如州内下属的弥勒市[5]。


△最安逸的西南小城,最适合生活 虽然发展一般,但这座安于西南一隅的小城,依然幸福地坐落在云南高原上。远离了大城市的内卷,蒙自有热闹,有恬静,有阳光,有属于生活的一切。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