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的同事韩雨亭在2015年曾写作了一篇题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排名大变局,从“北上广深”到“北上深广”》的文章,分析了当时国内四大一线城市的排名之变。
文章称,在内地传统的四大一线城市排名中,“北上广深”的城市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根据广东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广东省现代化进程》测评结果,广州不但在总分上输给了深圳,还在五大单项指标上,错失了“省内第一”。
这也意味着深圳对广州的超越正在从以往的单项指标超越逐渐向全面超越过渡,未来“北上深广”的一线城市格局或将成为新常态。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韩老师当时的研判:根据地方公布的数据,深圳GDP在2017年超过了广州,不过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后的GDP数据,深圳生产总值超越广州的时间点发生在2012年。
如今,在广东4个万亿级经济大市中,深圳GDP遥遥领先,2024年达到3.68万亿,其GDP增速在去年取得全省第一的成绩,达到5.8%。反之,2024年,广州GDP为3.1万亿元,增速仅2.1%,与深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至近6000亿元。
深圳与广州各个角度的比较已经不算是舆论场的热门话题了。伴随着“杭州六小龙”的兴起,杭州这座城市再一次成为国内舆论场的顶级热门,关于它的一切都在被人们热烈地讨论着。
代称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上广深”就成为人们对国内一线城市的代称,近年来慢慢演化为了“北上深广”,但“北上广深”仍然在被使用。
在杭州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之际,以“北上深杭”甚至“北上杭深”指代新的国内一线城市已成为舆论场的热门词汇。诸多自媒体甚至机构媒体在文章或者视频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北上深杭”来指代国内一线城市。
这样的指代有GDP的考量,但主要还是对城市发展态势和潜能的“投票”,不然就无法解释“北上深重”(“重”指代重庆,其GDP近年来在国内城市中排行第四)为何推广不开。
深圳和杭州这两座城市,必然要面向年轻人展开激烈的竞争。
今天(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宣布,深圳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提供免费住宿天数,将从7天延长到15天。
目前,杭州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杭求职提供免费住宿的天数暂时还是7天。
我的朋友圈好友们将深圳今天发布会新举措解读为“和杭州抢年轻人”。
不管杭州是继续保持7天还是跟进到15天,杭州、深圳这两座城市都不会输,可能有些城市会输。
有一个定律说,两个长得比较壮的兄弟打架,受牵连的往往是后面长得不那么壮的兄弟。
城市竞争,或也如此。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