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黄馍馍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介绍的一种陕北家常主食,也就是用糜子面做的馒头。记录片里说道,做一次黄馍馍,要花3-4天的时间,开始我还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久,不就做个馍馍么,和咱平时做个馒头包子啥的不是差不多么,最多一天总够了吧?仔细看下去,才知道其中的缘故。原来黄老汉做馍馍,糜子和黍子都要先浸泡后洗2遍再炒,然后用小毛驴带着石磨慢慢地碾成细细的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碾细了口感才好,马虎不得。虽然费事费力,但黄老汉坚持用石磨,说这样才不损伤米香味儿。磨好了糜子和黍子,按比例混合后,加上老酵头,兑上温水和成软硬适合的面团,再把面团捂上被子、放在炕边上发酵一夜。这时还要做黄馍馍里面的馅儿。把去核的大枣和红豆一块儿煮熟,然后捣碎了做成甜甜的馍馍馅。发酵后的面团包进馅儿,上笼蒸25多分钟后,一个个笑咧了嘴的黄馍馍这才算完成了。所以说要做出一件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东西,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真的很多,也都是制造者用心制作的结果。制作黄馍馍的主要原料是黄米。黄米有糯性与非糯性之分。糯性黄米俗称黍子,也叫软黄米。非糯性黄米称糜子,也称硬黄米。黄米的主要生产地为中国西北地区,在高寒高旱的黄土高原,只有传统的黄米品种才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地。一直以来,黄土高坡上的五谷杂粮都是人种天养,产量低、品质高。难怪黄老汉很自豪地说,他家做的黄馍馍,糜子是自家地里种的,大枣是自家树上打的,“材料好,馍馍才好吃”! 在西贝吃过一次黄馍馍后,就喜欢上了这个馍香味甜、朴实无华的西北主食。学着黄老汉的做法,试着自己也做了一回。尽管已经省去了洗、炒、磨等等这些个繁琐工序,但是光炒个馅料就花去了我2-3个小时,把我累得是腰也酸啦,手也疼了。看来我是绝对做不成这黄馍馍买卖的,只能是偶尔做一次給家人尝尝罢了。 【煮妇版黄馍馍】 馅料材料:红豆200克、大枣200克、色拉油30克、红糖适量。 馍馍材料:糜子面250克、黍子面50克、干酵母4克、白糖40克(感觉换成黄糖应该会更好一点)、温水150克。 一、馅料做法:
1将红豆和大枣分别洗净加水泡发; 2大枣入蒸锅蒸熟后去皮去核; 3将泡发的红豆与蒸熟的枣泥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豆子出沙; 4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煮至红糖融化; 5然后将红豆用勺碾碎,加入色拉油,小火炒干后晾凉备用。 二、馍馍做法:
1将糜子面、黍子面、糖、干酵母分别放入盆里,加入约150克温水和面; 2将面和至不软不硬的光滑面团,放在温暖湿润处发酵至体积约为发酵前2-3倍大; 3 将面团分割成约60克一个的剂子,取一个剂子揉圆; 4用手掌按扁后两手来回拍打成饼皮状; 5包入约40克的馅料,捏拢饼皮团成圆形,排入蒸笼, 6用大火蒸25分钟即可,晾凉后食用口感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