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img[src="https://web.popo8.com/202408/15/7/e56174747etype_jpeg_size_518_154_end.jpg"] { height: 236px; width:auto;}
img[src="https://web.popo8.com/202408/15/2/c6e2afeee9type_png_size_640_113_end.jpg"] { height: 318px; width:auto;}
日前,民政部起草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修订,是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规定。
事实上,这个规定可以视为对社会意见的回应。此前曾有网民留言,认为身份证和户口簿具有同等效力,为何还要提供户口簿?对此,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答复称,网民的建议我们将予以关注。确实,在信息互联互通的今天,大多数个人业务通过身份证办理就足够了,婚姻登记自然也没必要叠床架屋。
有人担心,不审查户口簿,会不会导致有人隐瞒婚姻的情况?但其实早在2012年,民政部就宣布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目标,实现了在线婚姻登记和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审查。从技术层面看,取消审查户口簿是可行的,这对于结婚登记办理来说,当然是个减负和便利的举措。
不过,“不必再拿户口簿”不只是方便这么简单,还是对“婚姻自由”原则的重申,赋予人们更多的自主权。即便“婚姻自由”早在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中就被明确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户口簿的存在,客观上赋予了家庭成员一定的话语权,存在家庭干预婚姻的可能。
比如子女的户口依然和父母在一起,如果父母拿着户口簿,那么子女结婚,就必然要过父母这一关;反过来也一样,一些子女干涉老人的再婚,采取的手段也大多是“收走户口簿”。那么现在把户口簿的必要性去除,诸如因为“拿不到户口本”而不能结婚的情况,自然就不存在了。
而且网民也对这一规定寄寓别样的期待:这会不会是“天价彩礼”的一个解法?不少天价彩礼的案例,都是由于家庭横亘在其中,父母或长辈对彩礼“有要求”,年轻人即便不同意,也不得不卷入这种纠缠。
那么现在拿了身份证就能登记,父母就少了一个“拿捏”子女的手段。自然地,子女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大增,家长对天价彩礼的要求不再有“强制力”,天价彩礼现象,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与此同时,在新闻的评论区,也能看到一种很微妙的情绪,很多网友担忧,“懵懵懂懂的小年轻没有户口簿随便和别人结婚了怎么办”“这样不懂事的孩子偷偷就去把婚结了”,这样的评论非常普遍。
这种评论本身,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婚姻是需要家庭来“把关”的,这正是干涉婚姻自由的一种潜在力量,也是《征求意见稿》希望打破的一种社会习惯。
就此而言,《征求意见稿》几乎完全拆除了婚姻登记的门槛,其实也是个提醒:婚姻终究是人生大事,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现在权利完全交给了个人,你更要慎重。也许与很多网民的担忧相反,新规恰恰是鼓励年轻人勇敢地追求爱情,也慎重地看待人生。
当然,很多婚姻问题终究生长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之中,恐怕很难因为出台了一个新规定就迅速转变。但无论如何,程序上的变更,必然会影响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筑牢一些常识:婚姻终究是个人的事,它应该纯粹、简单,建立在两情相悦的感情之上,而不用过多受其他因素影响。
媒体:让偷户口簿结婚的故事不再上演,不好吗?
通过简化程序,取消不必要的限制,为公民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有什么不好呢?
8月12日,民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对比现行《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在登记程序上作了较大修改。如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出具户口簿,登记地域也不再受“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登记程序的简化,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
如果对背景做一些了解,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次修改。《婚姻登记条例》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配套法律法规,是对上位法在具体执行时的补充,主要是对结婚和离婚的具体程序做出规定。换句话说,它是对婚姻登记程序做出适应上位法的修改和补充,而不是另起炉灶。
结婚登记程序的修改和所有的公共服务一样,都是在不断简化的。想当年,结婚还要单位开证明,目的是让单位给个人的婚姻状况背书。后来,大家意识到这种证明与法律对婚姻自由的保护相冲突,于是取消了这一环节。同样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户口薄在结婚登记中的作用,也日渐消解了。
去年,有网友在民政部官网上留言,现在婚姻登记必须提供户口簿不合理,这与宪法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违背。当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对相关问题答复称,提供户口簿是为了明确婚姻登记的管辖权,防止重婚等问题的出现,保护婚姻当事人的权益。当事人如果无法出具户口簿,婚姻登记机关可凭公安部门或有关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加盖印章的户籍证明办理婚姻登记。
民政部门的回复,正好说明取消登记时出具户口簿的原因。以前,要求结婚登记必须在其中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但现在,将取消登记的地域管辖,还要户口簿做什么呢?事实上,省域内部跨地区办理基本上实现了,而从2021年开始,一些地方已尝试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人口自由流动是当下社会的常态,婚姻登记取消地域管辖,这与信息联网时代政务服务强调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的趋势是一致的。
不可否认,户口薄对结婚自由的潜在干扰,多多少少仍有存在。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总有种种期望和安排,特别是在子女没有迁出户口的家庭,户口薄有时候会成为父母干预子女婚事的工具。比较极端的,还会出现父母藏、子女偷的“户口簿大战”。这样的故事是影视剧中常见的桥段,在现实中也不时上演。
有人担心,取消户口簿会导致年轻人轻率进入婚姻。其实这个思路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恰恰忽略了法律赋予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成年人具有的婚姻自主权。征求父母意见,获得父母祝福,当然是应该的,但如果就此认为,父母天然正确,子女天然莽撞,就应该让父母掌握干预儿女婚姻的权力,这个“回头路”就跑得太远了,甚至逾越了法律的边界。
当然,我们也应该从网络讨论中看到人们的关注点,比如,如何防范重婚、骗婚的问题,如何让年轻人在步入婚姻时能拥有更成熟的婚恋观。前者有赖于全国范围内的婚姻登记数据联网的完善,以及与公安机关等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只要婚姻登记机关能够准确核实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并及时更新婚姻状况,就能有效防范重婚事件的发生。而后者则属于婚恋教育、家庭伦理的范畴,这其实与结婚登记程序没什么关联。
通过简化程序,取消不必要的限制,为公民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有什么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