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理财”,很多人并不陌生。特别是那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一度深入人心。然而,对于72岁的李阿姨而言,一笔莫名其妙的理财却令她寝食难安。最近,上海的李阿姨向记者反映,自己此前在渤海银行虹口支行开账户办理了1张借记卡,后在这个账户的手机银行上买卖理财产品,去年第一次去柜面拉流水账单,看到上面的内容直接傻眼了。负20万、负40万等字样让她心惊肉跳。
李阿姨明明办的是借记卡,是没有透支功能的,为何会出现负数流水呢?
李阿姨告诉记者,2016年6月28日,她在家附近的渤海银行虹口支行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并存入了40万。
而根据银行柜面出具的流水显示,李阿姨存入40万之后,这笔钱就被转走了,但这个记录并没有出现在手机银行的流水上,对此,李阿姨表示非常疑惑。
储户 李女士:
开卡的时候我存入40万后,银行将我的40万就使用掉了,钱被转出去我本人是不知道的,因为手机银行不出现这个记录,我一直认为账户里面有40万,然后就把这40万分两次,每次20万(买其它理财产品)使用掉了。
更让李阿姨疑惑的是,后续的账户流水竟还出现了负数。
储户 李女士:
用完以后,账户流水就出现使用20万的记录,余额显示为-20万,然后银行当天又把40万转入账户作为垫款。(从2016年到2023年期间)类似的负余额支出一共有104笔,涉及金额200万左右,银行给我垫款垫了48笔,金额也是200多万,但是这两个金额是不等的。
李女士表示,最关键的问题是银行每次把她的钱移出去都没有短信通知,手机银行也未显示,最让她心慌的就是这48笔垫款的出现,“谁让你垫款了,我让你垫了吗?”
记者仔细查看了让李阿姨疑惑的银行流水记录,发现这些记录的“交易摘要”中,有相当部分显示为“添金宝”。
通过查询,记者了解到“添金宝”是一款由渤海银行在2015年前后推出的余额基金理财产品。
而李阿姨坚称,自己并没有购买过“添金宝”。
李阿姨究竟是否购买过“添金宝”?这些奇怪的负数流水和“添金宝”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记者来到涉事的渤海银行虹口支行。说明来意后,银行工作人员向坊记出示了李阿姨与银行方面签订的'添金宝"服务协议书,上面有李阿姨的亲笔签名,显示的日期为2016年6月28日,正是她办理这张借记卡的当天。
朱淳豪 渤海银行上海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
李女士在开立这张借记卡的同时,我行服务人员会提示她“是否要签约‘添金宝’业务”,在得到客户确认的情况下,才帮她开通“添金宝”业务。
签订“添金宝”业务后,客户存入渤海银行账户内的余额会自动转入到货币基金账户里,但它同时又不影响客户余额的使用,(依然可以)去进行投资转账消费等支付行为。
由于“添金宝”这类产品既能随取随用,又能提供高于当时活期利率的收益,所以银行工作人员都会推荐新用户购买。
而李阿姨银行流水里所出现的负余额和"垫款"字样,其实是因为“添金宝”是采取了T+0的结算制度。
朱淳豪表示,理财产品的申购和赎回大都是要T+1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即无论购买还是赎回都今天操作明天记账,而银行为了便于客户用款,推出的是T+0服务,即当时赎回立即拿到钱。
朱淳豪 渤海银行上海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
李女士存入活期40万以后,因开户时签约了“添金宝”业务,这40万会转入到这货币基金账户,然后她又用这个余额购买了理财产品,相当于要从货币基金里面的账户转回到她的余额里面, 但基金认购和赎回规则是T+1到账,即隔天到账,我们银行先行为她做垫付的支付动作,所以她账户里会出现负数,等货币基金赎回以后,才会回到银行账户里面。
也就是说,银行之所以承诺“添金宝”可“随取随用”,实质上是先为用户垫付了这笔钱,等到第二天用户的钱到账之后,再把账给平上。
李阿姨银行流水上的“垫付”字样和负数流水,其实是银行内部自己的记账。因为资金不断地进进出出,因而在7年间出现了104笔负余额支出,累计金额200多万。而之所以“负余额支出”金额和“银行垫资”金额有出入,也是因为其中还涉及到了利息这一项。
银行方面表示,他们多次向李阿姨解释了其中原委,但是李阿姨坚称自己没有购买过“添金宝”,也对流水单上的“垫资”表示十分焦虑,对此银行提醒李女士不必过分担心。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渤海银行已对储户从柜台处获得的交易明细摘要等信息进行了调整,相关“垫款”字样仅显示在其行内后台账目中。
不过,银行方面的解释仍未打消李阿姨的担心和疑惑。
储户 李女士:
现在我的疑问是当时开通“添金宝”业务我并不知,退一步说,即便当时是签了开通“添金宝”协议,后续的每一笔交易也应该让我知晓,应该短信提醒或者手机银行显示流水,让我知道是这样操作的话,我第一时间会来终止。
这对我来说是非常的恐慌不安,为此,最近这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我真的寝食难安,对我来说压力很大的就是“垫款”是什么意思。
银行柜面流水和手机银行流水不一致,的确会让用户产生疑虑,再加上李阿姨已经七十多岁了,对于手机银行上的各种操作并不熟悉,对理财账户难以理解的变化容易缺少安全感,也是情有可原。
记者从银行方面了解到,在为李阿姨办理购买“添金宝”时,曾按监管部门相关要求进行过录音、录像;但当时的录音录像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虽然2017年之前,监管部门对录音录像资料的保存时限没有硬性规定,但作为购买理财产品的重要证据,确实应该留存至合同终止后,才更会妥当。
通过李阿姨的这一经历,记者也想提醒广大网友,但凡涉及到自己不熟悉的金融产品,一定要确保自己真的搞清楚了,签协议时也要慎之又慎。
同时,对于银行而言,要从储户的角度出发,即便是业内自认为没问题的操作,也要及时向储户做好解释,不要让类似误会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