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
前几天看到网上有人说,大国崛起跟你有啥关系,你照样买不起房子,点赞的人还挺多。
我记得知乎上也有个经典提问:为什么一说大国崛起大家就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一看自己的生活又觉得焦虑万分?
很矛盾吗?其实非常合理,今天我花一篇文章来讲清楚。
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比较颠覆,甚至有点冒犯,大家做好准备。
首先有句话请记住:我们所有人追求的并不是金钱或者物质,而是自己在人口序列中的排位。
这话怎么讲?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要论物质享受,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躺床上刷视频就能纵观全球顶级自然人文景观和文化艺术。
信息和知识层面,只需要几分钟,任何国际国内大事就在手机端刷屏,被你了解,你登录互联网就能自学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和天下人交朋友。
出门打车去超市,能买全国全球各地美食。
商场里是全国乃至全球各大品牌的衣装帽饰。
只要你愿意,一张机票飞往其他城市探亲访友,当日就能来回。
你生病去医院,X光和核磁共振提前发现身体癌变并及早干预。
……
所有这些物质条件,是人类有史以来直至200年前,任何一位君王都无法享受到的,包括我们的平均寿命,也大大超过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君王。
而你能享受这些,全是拜最近100多年科学技术进步所赐。
但问题是,在这么丰富的物质条件下,你的幸福感比皇帝还高吗?并没有,皇帝依然比你幸福得多。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人口序列中的排序极度靠前,简单说就是排第一,而你呢,你的排序比他差得太远,所以你不会满足,你还想要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看起来每个人都是在追求金钱和财富,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人口序列中的排位,这是人的本性。
现在来看中国的大国崛起,意味着什么?
爱国主义这些情感层面的东西都不谈了,我想说的是,国家崛起,每个中国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因为这意味着全体14亿中国人在80亿全人类中的人口序列排位,会整体提升。
就像一艘巨轮,巨轮的速度快了,无论你在头等舱、二等舱还是三等舱,都一定比其他巨轮跑得更远,生活质量提升得更快。
具体说几点,30年前出国旅行还是件稀罕事,放到30年后的今天根本就不算事。
30年前我们只能唯好莱坞和日本动漫马首是瞻,岁数大点的都记得《泰坦尼克号》如何席卷全国票房,30年后的今天呢,黑悟空、李子柒、《哪吒2》对外国甚至西方国家反向输出文化,赚外国人的钱。
30年前留学出国后基本不会有人回来,因为国内实在太苦。
30年后海归大批回国,科学家成群回国效力,老百姓“出国后更加爱国”。
因为有了对比才发现,仅从硬件看一二线城市跟发达国家比已经没啥差距,甚至还更新更先进,就更别说广大发展中国家了。
所以我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大国崛起的既得利益者。
改革开放这40多年,14亿中国人在80亿全人类人口排序中的排位,作为整体在一直持续上升,我们该不该为大国崛起欢呼,那还用说吗。
但是为啥大家环顾四周,觉得自己活得不好乃至无比焦虑呢?
这取决于你的视野,看待自己在人口序列中排位的视野。
横向看,你不会跟头顶一块布富得流油的沙特人比,也不会跟非洲战乱的刚果金比,纵向看,你不会跟你父母那一代少年时肉都吃不上比,下一代会咋样你也不会比。
你只会跟和你同一个时代的,特别是你身边的老同学,现同事,亲戚或者邻居比排位。
你能出国旅行,同事们也能,没啥好比的。
你能送孩子暑假游学,老同学也可以,没啥好比的。
但凡因为国力提升带来的种种好处,你和周围人都能享受,所以你没啥感觉。
但是对你们之间的排名差距变化,你感受极深。
比方说你努力学习考个211,现在有份工作虽说收入不高至少稳定,有个房子虽说不大但也够住,家里也有代步车,孩子不省心至少够可爱,你觉得自己还行。
但是有一天当你知道曾经的老同学那个学渣,大学都没读去混社会,现在做生意,大别墅住着,豪车开着,每天朋友圈都是各种声色犬马高朋满座,你可能就会不平衡,就会开始焦虑了。
你再看身边的同事都不咋加班,因为家里有矿,上班只是为了找件事做。
你看隔壁家孩子钢琴十级,自己娃还天天嘻嘻哈哈玩泥巴。
老公下班家务都看不见就知道躺沙发刷视频,你就气不打一处来。
周围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提醒你,暗示你,你在人口序列中的排名太低了,你还要继续往前往前再往前,所有这些,就是你焦虑的根源。
二
看到这里,不要跟我讲其实你的要求并不高,要求高不高,得看跟谁比。
要是你要求不高,为什么不去鹤岗买房子呢?为什么不回老家农村呢?那里几十万就能建一栋大房子,成为全村人羡慕的话题。
你不会的,因为人的本性。
如果你从来没有出来过,你会很乐意一辈子当村花村草,早早结婚生子安居乐业,在方圆50里的人口序列里成为排最前面那部分人中的一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已经去到大城市了,人一旦有了见识,排名范围就会被扩展到整座城市的几百万上千万人群,为了排名靠前,你想要的变得越来越多,你也越来越焦虑。
就像那条留言说的,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我房子都买不起,大国崛起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并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大国崛起,没有各个新兴产业提供就业机会,你连来大城市的机会都不会有,你也得不到这么丰富的物质享受,当然,也不会有现在的焦虑。
要知道几十年前的中国除了星星点点的落后城市,其余地方,是更加落后的广袤农村。
明白了这些,你再想想,是选择现在这样的状态,还是选择成为那个无忧无虑的村花村草?
答案应该很清晰吧。
三
其实大家稍微想下就会明白,金钱的历史并不遥远,也就几千年(比如中国的夏朝,公元前2000年左右),但是族群中的社会地位差异在我们的祖先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上万年前)。
我们的近亲,今天的黑猩猩,族群内的地位和分工已经高度清晰。
可见“追求社会地位排序”,是植根于我们作为生物最底层的基因需求。
而金钱的出现,不过是让这种需求的争夺变得更加文明,更加“人性”。
因为和平时期大家可以通过创造价值提供服务,来赚到钱,并且以金钱的多寡来决定社会地位,只有当逼不得已进入战争状态,才像野兽一样和同类争抢厮杀来决定谁的地位更高,谁该得到更多资源。
金钱的本质到底是啥,为啥现实是钱多的人往往社会地位越高(不考虑官员公权力的情况),然后,也想和看文章的各位讨论一下,我们要不要为了赚钱牺牲掉一些可能更宝贵的东西。
首先,请大家理解一句话:
金钱,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
社会上公司与公司之间竞争,人与人之间竞争,看起来都在拼命赚钱,但本质上是在争夺支配权。
当你的钱更多,你就能支配更多人和更多资源,于是你在人口序列中的排名就更靠前,反之就更靠后,因为社会人口排序里总是排前面的支配排后面的。
所以,每个人努力赚钱其实是为了避免被别人支配,同时想办法具备支配别人的能力(即使你不使用这种能力),这才是世界的真相。
前面我说过,为什么你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时刷短视频了,可以买机票当日往返几千公里外的城市了,平均寿命也70多岁了,这种生活条件就连古代的皇帝都没法比呀,按理说你应该很快乐才对,可是为啥你还是不快乐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在人口序列中的排位还不够靠前。
你的钱不够多,总是被人支配而不能支配别人或者只能支配很少的人,你就不会快乐。
没有智能手机的皇帝为啥那么快乐,因为他可以支配所有人。
很多人嚷着生存艰难,真的是因为生存么?不是的。
大家都知道领低保就可以生存下去,你不至于领低保,也照样焦虑,因为普通人的焦虑并不是生存焦虑,而是社会等级焦虑。
要么焦虑自己的等级不够高,要么焦虑后代的等级下滑,这是我们植根于基因中的本能。
再来说,为什么当你可以用钱去支配别人,你会更快乐呢?
因为我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产品和服务,本质上都是他人的时间。
你去理发店花钱理发,发型师辛苦一小时为你打理头发,本质上是他的时间被你支配了。
你花10万买一辆车,这辆车背后是从总裁到研发到销售,公司所有人付出时间努力创造,得到的成果(的一小部分),你用钱买走车,本质上也是他们的时间被你支配了。
也就是说,你花出去的每一块钱,都转化成对他人时间的支配权。
这就是为什么说,金钱的本质就是权力,权力就是支配,更多金钱决定了你可以影响和支配更多人,同时减少可以影响和支配你的人数。
金钱的诱惑本质上也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带来的不被别人支配的安全感,远离别人支配的自由感,和支配别人享受到的权力欲,别人为你服务时提供的享乐,乃至放纵。
我们的基因对这样的状态本能地充满向往。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
我们一边为了收入被别人支配(比如老板),一边花钱支配别人(比如外卖小哥),所有人一起创造出更多财富,生活的确在越变越好,可为啥我还是很焦虑呢?
是的,创造财富使得蛋糕变大,每个人分到的比之前更多,这个没错,但是,基因在意的并不是物质绝对值的增加,而是你在人口序列中排位的相对位置。
30年前的万元户很快乐,因为其他人没有万元存款。
现在你有5万存款,别人的存款比你多得多,人口序列里你还是排后面,你的焦虑就不会改变。
人类争夺支配权的战斗就是这样,有人支配,就必然有人被支配,他的排位上升了,就必然导致你的排位下降,人与人之间的排位赛永远是一场零和博弈。
四
讲了这么多,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排位赛呢?
刚刚我一直在用诸如“基因”、“本能”这样的词,就是想告诉各位,让最多的人群参与这场排位赛,是制定规则的上位者和你自己本能的一场合谋。
他们制定规则,你遵循本能去服从规则,你以为这是你自由意志的体现,其实不过是基因为了人口序列排位的提升,而对你施加影响。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还年轻或者认为自己还年轻,没问题,投身进去试试身手,努力赚钱,不试怎么知道自己没机会提升排位呢。
但如果你已经试过,岁数也大了,比如普通人到35岁,自认为不普通的人到了45岁,我觉得可以不必折腾了。
已经折腾了20年,这场排位赛你究竟有没有天赋,自己心里要有点数才对。
前面我说,大国崛起,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既得利益者,因为这个国家已经有能力为大部分阶层的生活提供一个还算能接受的物质保障。
能不能接受,取决于你是否心甘情愿放弃攀比,放弃别人在排位赛里为你指定的位置,退出这场没有终点的游戏。
所以,已经有这么个物质保障,不如在40岁左右时把脚步放缓一点,我不是说完全躺平,而是说,放缓一点,停下来好好享受真正的生活。
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之前讲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以上是我给当下中年人的建议,不过,这个建议只对80后最多90后有价值,00后大概率用不着。
因为20年后,当00后到了80后这个岁数,自改革开放以来阶层剧烈流动的时代早已过去,阶层板结到令普通人绝望,大部分人只能认命。
认命就不会焦虑,不焦虑的他们虽然会失去本就可能性极小的机会,反而拥有更加多元的幸福体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作者: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