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晋:走好中国道路,西方迟早出现“接受三步曲”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6647
帖子
326648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 08: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包括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呈上升态势,优势越来越明显。但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些优势面前,为什么我们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却愈发险恶,频繁地遭遇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攻击、抹黑?

应激反应是为澄清真相

其实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当你的内部发展还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的时候,别人不会特别在意你。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过去的环境相对好些。现在,我们的优势起来了,而且走的发展道路和西方不同,中国不是按西方的模式在塑造自己,因此西方一些国家和一些人出现了非理性的心理反应。什么东西能够动摇别人的自信和眼光?就是你不跟在别人后面走,反而走得更快。此外,尽管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不向发展中国家推销中国的道路,不强迫别人学习中国,一向认为各国必须要自信地去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但是有些西方人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你不走西方的道路发展起来了,肯定会对发展中国家有一种示范效应,这也是他们所担心的。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对中国 " 一带一路 " 倡议和实践总是挑毛病,总是想搞出新的动静和方案来取代 " 一带一路 " 倡议。

面对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在舆论上对我们的攻击、抹黑和造谣,很多中国网民觉得心里委屈,于是他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应激反应式的怼回去。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因为我们要让外界能听到、看到关于中国的真实情况,而不是西方媒体和政客扭曲后的 " 中国形象 ",这是一种努力。不能要求中国网民都是 " 圣人 ",都能以包容和大度来面对 " 挨骂 " 状态。

从长远来看,作为大国国民,经过 " 应激反应 " 之后,我们需要更从容、更有高度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比较成熟地建构起来。

西方对其他文明缺乏包容

美欧西方国家,尤其是政治精英,对于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接受起来很困难。例如之前的东德和现在的俄罗斯,其实在文化融合和社会认同上,也一直不被西方接受。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总存在着先天性的障碍因素。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化?不同的空间地域、传统习俗、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等,积累起来必然要形成不同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包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在先秦时期,中国虽然是百家争鸣,但最后都走向一种包容的文化心态。包括中华民族本身也是 " 多元一体 ",是不同民族单位融合的结果。由此,中国人在和不同文明打交道的时候,最终形成了很成熟的机制——就是包容。即费孝通先生说的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互相欣赏、互相借鉴。中国历史上很善于借鉴外来的文明,很善于跟不同的文明相处,习惯于选取有用的东西来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而欧美的文明和习惯,从古希腊的城邦制开始到罗马帝国,就和中国不一样。他们看重的是竞争、对立、一分为二,只有征服和压制,然后才能相处,即使相处,也是居高临下。要做到 " 多元一体 ",在西方面临的障碍,比中国要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看待中国的文明就不像中国人看待西方文明那样拥有包容心。但是,实践和历史的发展证明,不同文明多元共存、互相借鉴、和谐相处,是人类应有的选择,也是一种科学的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遗憾的是,当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发展的优势对他们产生某种影响或威胁后,他们越发把这些原因归结为不同的文明冲突。这是当今西方政治或战略界很现实的一种态度。比如,2019 年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的基伦 · 斯金纳博士曾说:" 美国正着手准备应对美中之间将发生的文明冲突。" 当初美国与苏联的冷战是 " 西方大家庭内部的一场冲突 ";当前美国与中国的争端,是 " 一场与—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较量 "。她的依据是," 现在的中国不是西方哲学和历史的产物 "。这种观点很不科学,但反映出一些美欧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不接受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原因。

这也说明,中华文化和中国的制度建设,作为与西方不同的异质文明,要被西方接受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当中还要明白,西方对中国文化或中国道路的 " 接受 ",内涵是什么?正如我在《问答中国》一书中所写,我们理解的接受:第一步是承认你的客观存在,第二步是承认你的合理性,第三步也就是最高的,就是看哪些地方对自己有用,然后再借鉴过来发展自己。这是个 " 三步曲 "。

信心和耐心源自坚实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有的心态是:第一,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接受到哪一步,我们都要有自信。我们既然在自己的土壤上走了几千年,形成了中国道路,我们就要有一种文化定力和文明定力,照着我们自己的路子走下去。

第二,在文明和政治定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把中国道路中蕴含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优势,彰显到世界面前。比如中国通过 " 一带一路 " 倡议与外国的实际经济交往中,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优势。不像一些西方国家在经济交往中往往夹杂着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一些考量。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东西彰显出来,以实际情况告诉世界,中华文化及中国道路是有道义高点的,中国的形象是可信、可爱、可敬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信心和耐心,归根到底就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维护好,中国沿着这个路走下去,是能够化解上述各种各样冲突的。只要我们的发展不迟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延缓、不遭受挫折,能够按照规定的战略目标往前走,就有了体现自身信心的最大依据。我们的耐心跟信心结合在一起,就让我们有足够的冲劲和能力去实现目标。

只要我们把路走好了,别人就动摇不了我们的道路、制度和文明,不仅动摇不了,早晚有一天还要走到 " 接受三步曲 " 中去,要么承认中国道路是客观存在,要么承认中国道路是合理的,要么觉得这里面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因为在信息时代,自媒体和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尽管一些西方传统精英媒体不愿意报道中国先进的一面,但是很多西方民众是看在眼里的。只要中国发展的好,久而久之,西方民众就会自发地在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上传播中国的经验。

比如面对疫情,中国首先把自己应对疫情的事情做好,我们确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好的防疫服务,而且人民也自觉配合,加上中国有很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些确实比西方的一些制度安排要优越。这不仅让我们拥有信心和耐心,也让很多西方民众开始注意到 " 中国经验 "。

中国本身是一部内容很丰富、故事很跌荡、跨度很漫长的一部大书。而且,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部书的内容因子。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怎样跳出我们所处的那一部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翻阅中国这部大书,来读懂中国。

要读懂中国,就需要去读懂今天的这种局面,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不仅要有纵向的思维,还得有横向的比较,还要跳出中国本身来看中国。就中国谈中国,有些问题不一定能看得清楚看得透彻。当你把中国放在世界大势面前,放在近代历史、世界历史当中来看,你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变化有多么大,这个国家的经历有多么坎坷,她的奋斗是多么不容易。也就会明白,人民的诉求究竟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作者是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