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突然对防疫封控措施松绑已过去一周,但是,民众对期盼已久的解封的欢呼与喝彩,很快就被药物和检测盒紧缺带来的恐惧所淹没。
中国官方并未公布防控措施松绑后中国重症病人的染疫人数,不过中国互联网和社媒上到处都有大批民众核酸检测呈阳性或迅速染疫的图文和证据。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北京等城市,各家医院和发热门诊门口大排长龙,感冒发烧与咳嗽药物以及快速检测盒也早已被抢购一空。
而在澳大利亚的华人代购,已经开始为国内的亲友和客户抢购感冒发烧和咳嗽等相关药品。
中国松绑防疫措施,药店感冒药销售一空
据美国之音报道,中国上周突然放宽了对冠状病毒严格的清零规定,引发了大陆对这些物品的需求激增,药店外排起了长队,网上平台也迅速售罄。
北京一家药店已经售光感冒用药。(2022年12月15日)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北京等城市,各家医院和发热门诊门口大排长龙,感冒发烧与咳嗽药物以及快速检测盒也早已被抢购一空。
此后,一些商店对顾客的购买量进行了限制,药厂也在加大生产力度。
另据中央社报道,当地感染病例激增,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品货源吃紧,有专家建议大家多吃柠檬,因此掀起抢购柠檬潮,但货源短缺,价钱飙高。
上海一家水果店老板告诉中央社,这两天柠檬涨价,以前10元4颗,现在1颗就要4元,而且缺货,叫不到货,后面还会涨价的。
北京儿童医院里候诊的病孩和排队的市民。(2022年12月14日)
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北京、上海以及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对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的投资比较多,医疗条件也相对要好。但是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应对大规模疫情的医疗资源显然非常不足。
美联社在报道中指出,中国人出于各种各样经济和文化的原因,比其他国家的民众更倾向于依赖医院治疗疾病,包括那些并不严重的小病和轻症。
中国政府已经一再呼吁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让医院和医疗机构腾出手来,去处理和救治重症患者。
中国卫健委: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
中国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星期四在北京举行的一场防疫记者会上坦承,中国目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
北京一家医院发热门诊外排长队的市民。(2022年12月14日)
“社区、农村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家庭医生、乡村医生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米锋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推进感染者分级分类收治、风险人群健康检测管理、老人和孩子等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教授陈希向美联社表示,如果中国民众没有听从政府的呼吁,坚持前往医院求诊,那就会给中国整个医疗体系增加巨大的压力。
“如果民众没有居家治疗的习俗,以便把医疗资源留给重症患者,那么就很容易瘫痪整个医疗体系,”陈希说。
陈希认为虽然中国大城市的医疗机构目前看起来还能应付疫情飙升,但是目前还不清楚疫情高峰何时出现。他认为明年一月的农历新年将构成重大挑战,因为成百上千万的人将探亲访友或回家团聚。
中国目前累计染疫死亡的人数为5235例,大大低于美国的110万死亡病例。但是专家担心,随着中国政府匆忙松绑防疫封控措施,中国的染疫死亡病例有可能快速上升,最高可达一两百万死亡病例。
中国退烧药难求,引发境外抢购
中国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以光速蔓延之际,感冒退烧药库存准备不足,抢购药品的恐慌风潮正在向海外蔓延。
据路透社今天12月15日报道,在香港、澳门的药店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街区,人们对COVID-19在中国的传播感到越来越恐慌,此刻他们正在寻找退烧药和病毒检测试剂盒,以便寄给大陆的家人和朋友。
上海一位医生说:"中国人喜欢囤积东西。怎么会有剩余的东西呢?他们喜欢在生病之前囤积药品”。
曾就澳洲华人区药房“扫货潮”进行过独家报道。
不少华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退热解痛的“澳洲神药”Panadol不是缺货就是限购,商家被迫再次出台限购措施。
Priceline药房限购(图片来源:供图)
Amcal通告,“由于供应商问题,目前部分商品缺货”(图片来源:供图)
北京一位42岁的母亲常林云(Chang Linyun音译)说,她试图让澳大利亚的朋友为她的小儿子购买退烧药,因为北京药店里的药已经卖完了,而那些使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为客户采购和提供货物的商人收费太高。
这位母亲还说:"我想买两瓶必理痛(扑热息痛)和两瓶布洛芬(Nurofen)......(但是)我的朋友告诉我,墨尔本她家附近药店的所有发烧药都卖光了,因为有太多的中国大妈在买。
在墨尔本郊区、澳大利亚最大华人社区之一的Box Hill,一位药剂师说,有几家药店的百服宁已经售罄。
在香港,一家药店的两名销售人员说,在该市的整个网络中,必理痛的库存非常少,尽管香港卫生局局长罗宗懋星期天说,政府将确保以扑热息痛为基础的药物供应,以平息对短缺的担忧。
香港一位30岁的罗姓女士说,她正在购买流感和退烧药以及COVID测试,准备寄给她的朋友。她说,我有朋友在北京,他们让我寄一些流感药物和快速测试盒过去。因为他们在北京就是买不到,他们在网上下了订单,但什么也没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