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受访专家: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师、高级心理教师 曹大刚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单身率都在急速上升。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2022年我国城市25~29岁年龄段人群单身率已达56.9%,30~34年龄段单身率达20%。但所有单身人士都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孤单、缺乏安全感吗?近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主办的《人格杂志》上刊发的一项新研究,打破了人们对单身生活的刻板印象。
上述研究重点分析了单身人群的依恋类型和幸福感的关系,共纳入两类单身人士,482名年轻的短期单身人士,和400名年长的长期单身人士。研究发现,单身者可被分为四种类型:有相对稳定、舒适亲密关系(如亲情、友情)的稳定型单身(22%);经常焦虑自己是否被爱,或总担心被拒绝的焦虑型单身(37%);对建立亲密关系感到不适,并总是优先考虑自身独立性的回避型单身(包括23%的年轻单身者和11%的长期单身者);焦虑于是否被爱、担心被抛弃,但同时又对亲密关系感到不适的恐惧型单身(包括16%的年轻单身者和28%的长期单身者)。
整体来看,在单身人士中,有22%“享受单身”,有78%因为单身而感到“有挑战性,没有安全感”。其中,稳定型单身者对生活满意度较高,对现有人际关系感到舒适;焦虑型单身者最希望摆脱单身状况,对生活和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较低;回避型单身者虽然表面上对单身没有不满,但整体生活幸福感、意义感较差,与亲友间的联系也弱;恐惧型单身人士往往面临亲密关系处理困境,较难调节自身情绪,生活满意度最低。研究者总结,稳定型单身者无需改变,焦虑型单身者的困境可通过恋爱或婚姻解决,但大部分单身者的困境是无法通过恋爱或婚姻来解决的,需要采取措施,积极调节生活节奏和方式。
“单身现象在生活中愈发普遍,相信每个人的亲朋中都有单身人士。”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师、高级心理教师曹大刚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与社会正处转型期,人们的恋爱模式和婚姻观念发生较大变化相关;与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价值排序中将婚姻放在靠后的位置,不婚主义盛行网络相关;与社会进步后大家有更多个人选择权相关;还与社会舆论对婚姻负面情况的过度鼓吹,加剧了人们对婚姻的恐惧感有关;还可能与部分人群追求自我、逃避家庭责任等相关,与部分人群处理亲密关系的技能较差相关。每个单身者的生活状况不同,很难一以概全,上述四类单身者都有其合理性。
曹大刚认为,稳定型单身者享受当前生活状态,选择单身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无需太多改变。但另外几种单身者,因单身而感到孤独、焦虑、抑郁,就需要适时做出改变。长期处于不良心理状态不仅会对个人社交能力产生影响,使人更内向、以自我为中心,还会增加经济压力、身体负担,使患痴呆和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影响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对于这三类单身者,曹大刚认为,应首先识别单身原因,了解自身情况再对症解决。
仍渴望恋爱和婚姻,但因种种现实因素限制,如接触异性较少、生活圈子较小、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的人,或不具备基本的处理亲密关系技能的人,属于焦虑型单身者。可通过积极学习恋爱和亲密关系处理技能、扩大交友圈、适当调节生活节奏等措施解决。“可以主动出击,多与身边的亲戚朋友交流,请对方‘有合适的帮我介绍’。”曹大刚介绍,这类人群是最好改变的,也是最常见的。其中,“缺乏处理亲密关系技能”很容易被忽视,但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学中一旦有教授开设‘恋爱课程’,听课的人总会爆满。”这类人还可能会在寻找过程中陷入“焦虑”,这时就需调整心态,秉持着“缘分总会到来”的积极态度,多与异性接触。
希望对方主动、无条件地满足自己任何需求的人;或是从心理上不希望承担责任,时刻保持防御状态的人,属于回避型单身者。“生活中这类人常被称为‘假性不婚者’。”曹大刚说,虽然看起来潇洒,但实际上只是心理防线较重。这类人群可尝试主动在现有亲密关系中改变,了解自己真实的心情,打开心扉,尝试从亲人、朋友开始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发出“希望被爱”的信号。同时也要慢慢改变心态,改变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抛弃完美主义,接纳他人。
曾在亲密关系中受伤,或见到太多失败婚姻而对婚姻感到失望、恐惧的人,属于恐惧型单身者,在年纪稍长、长期单身的人群中最常见。曹大刚说:“很多常年单身者嘴上说要找,也在焦虑,一旦面临一段可能的亲密关系时,又害怕、恐惧,不知道怎么经营。”这类人群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觉察负面情绪,找到合适的排解方式,向好友、亲人倾诉,解除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抗拒。还要多向婚姻幸福的人取经,了解他们的状态、感受,以及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解除自身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学习长期经营亲密关系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