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朋好友聚会或商务宴请中,有这样一些酒,号称是“特供酒”“专供酒”,看上去很高档,也像是知名品牌。但是,这些所谓“特供酒”,实则欺骗误导消费者,均系假酒。
根据警方调查,这些每瓶成本10元的低价酒,灌装进假“茅台”的瓶子,穿上了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特供酒”的外衣。 ▲来源:央视网 Advertisements 99元买“纪念款茅台”? 某直播间售卖的号称是某知名酒厂生产的纪念款“特供酒”,不仅包装华丽,售价也很“美丽”,每瓶价格最低只要99元,最贵的也不到300元。直播间里激昂的声音、火爆的人气,让不少人心动不已。但山东潍坊的张先生在购买后,发现这酒的口感不对劲,于是报了警。 Advertisements ▲来源:央视网 山东潍坊市公安局寒亭分局食药环侦大队民警李伟说:“我们对外围展开了调查,又请了白酒技术人员对酒进行鉴定,发现该直播间销售的白酒‘专供酒’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民警调查发现,这个直播间从2023年10月份开始在某电商平台直播卖酒,几个月时间,销售额就达到了400多万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假冒的某知名品牌白酒。 Advertisements 犯罪嫌疑人李某称:“2023年11月份前后,有商家联系到了我们,说是能给我们提供(所谓的)茅台集团的一些系列酒,包括‘茅台2008奥运盛典’‘茅台2010世博纪念’等等这些酒。因为它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高一点,一瓶酒的利润能够在几十块钱甚至到两百块钱,我们就开始在直播平台去带货。” 所谓的名牌白酒,低廉价格,特供专供,纪念款限量销售,这些说辞吸引了不少买家。 李伟介绍:“大部分(买家)都是一些中年人,一部分是为了商务宴请,为了面子(使用)一些‘特供酒’,市面上没有卖的,显得特别有面子;另一部分消费者不辨真假,为了图价格便宜,购买了假冒的白酒。” Advertisements 每瓶成本仅10元左右 这些假冒名牌白酒的豪华包装酒瓶里,到底装的是什么酒呢?警方找到了直播间销售的这些所谓“特供茅台酒”的供货上家——位于贵州仁怀的两个生产窝点。 李伟介绍:“我们通过对嫌疑人的审讯,了解到这些白酒每瓶成本价格在10元左右,生产窝点以3到4倍的价格转卖给网络直播间,直播间将这些白酒销售给消费者,而且他们都是从贵州仁怀发货,从仁怀发货让消费者相信这些白酒和茅台酒一样,都是仁怀生产的,这个更具迷惑性。” Advertisements ▲来源:央视网 每瓶成本10元的低价酒,灌装进假“茅台”的瓶子,穿上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特供酒”的外衣,就变身成为“高端酒”,冠以所谓“国宾专用酒”“外交使节酒”“贵州飞茅”等名号,以一瓶数百元的价格,在直播间堂而皇之兜售。 没售卖资质,就赌能否骗过平台监测 根据各直播平台的直播规范,要售卖某品牌的商品,还需要获得该品牌的授权。直播间里,主播们口口声声表示有这款酒的代理权、销售权,但犯罪嫌疑人李某承认,自己并没有售卖茅台系列酒的资质。“因为我们一开始卖的是一些正规的小众品牌白酒,所以说我们就有这些小众品牌酒的资质,可以直播带货卖酒。 后来卖假冒茅台系列酒的时候,因为平台的监管力度相对来说不是那么严格,也有一定的概率。 监测到的话,一开始可能会提示违规,再监测到,也可能会有中断直播的处罚,但是它能否监测到,是有一定概率性的。” 就这样,这些直播卖家挂羊头卖狗肉,移花接木,备案的是销售小众品牌酒,却在直播中售卖假冒的所谓“特供”“专供”茅台酒,以此来钻空子进行销售。 非法购买公民信息进行“精准营销” 一些专做所谓“特供酒”的制售团伙开始升级营销手段,改变了以前“广撒网”的销售方式,转而做起了所谓“精准营销”。 犯罪嫌疑人、公民信息窃取者胡某说:“他问我有没有那种比较精确地买过白酒的客户,我说没有。他说你帮我找找,有的话他都要。” 胡某称:“客户在电商平台购买白酒的信息,姓名、电话、地址、酒的详情。前面拿了15万条,分了三批拿,把价格降到一毛五一条,赚五分钱。过完年之后他又找我来拿,25万条,分批拿完了。” ▲来源:央视网 以一毛五一条的价格,假酒制售团伙陆续购买了40多万条购买过白酒的公民个人信息,以达到所谓“精准营销”的目的。销售人员的工作,就是根据非法购买的相关公民个人信息,按照名单的电话,使用固定的话术,每天给100个潜在客户打电话。 江苏省消保委在近期发布提示称,购买酒水类商品时需理性,切勿受“攀比从众”等不良消费观念影响,树立切合实际理性消费的消费观。避免购买含有“特供”“专供”“内供”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消费者一定要从合法正规销售渠道购买酒类商品,选择有合法资质的白酒生产加工厂家、白酒销售点购买;仔细查看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料、生产商等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如果标签内容不全或者模糊不清,请切勿购买。 “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启动 据报道,2013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正式取缔了“特供”“专供”标识产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5月7日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严禁生产、销售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严禁借“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名义推销酒类商品,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此外,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近期开展了“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特供酒”违法行为。 Advertise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