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7 月 5 日傍晚,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卫健委发布乌拉特中旗鼠疫疫情Ⅲ级预警通告,宣布自 7 月 5 日起进入预警期,一直持续到 2020 年底。此前一天,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报告了 1 例疑似腺鼠疫病例,7 月 5 日晚,该疑似病例被确诊,通告显示该病例发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区内活动。出现鼠疫确诊病例风险有多高,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大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介绍,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特点。 内蒙古疾控中心主任王文瑞日前对 2020 年全区鼠疫疫情进行分析研判认为:长爪沙鼠疫源地疫源性将长期存在,偶发人间病例风险依然存在,人与人传播鼠疫风险依然存在,远距离传播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的介绍,感染鼠疫菌的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狼、狗、猫、黄羊等动物,是鼠疫的主要动物传染源。日常生产生活中,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动物后,再叮咬人,可致人感染疫情;人们在捕猎、宰杀、处理感染鼠疫的动物时,鼠疫菌可通过人们皮肤上的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进入人体,致人感染;肺鼠疫患者或动物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导致肺鼠疫传播。人类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捕猎、剥食处理、携带疫源动物,及在疫源地接触病死疫源动物等行为,可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 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汪诚信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了 3 次鼠疫大流行。时至今日,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鼠疫已得到有效监测与控制。最近一次较大规模流行是 2017 年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目前,我国鼠疫病例已非常少见,但并未绝迹,只在 2009 年出现 12 例,此后 10 年,每年仅有几个病例,甚至没有。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消息,2019 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 5 例,死亡 1 人。 汪诚信表示,从疫情防控水平来看,现今中国针对传染病的反应十分迅速,一旦发现疫情,会立即采取措施。再加上医疗水平的发展,针对鼠疫的防治已有了很好的药物,大家对此不必过于恐慌。 对于个人如何防护,专家提醒严格落实鼠疫防控 " 三不三报 " 的要求。" 三不 ":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 ":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6 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内蒙古巴彦淖尔确诊 1 例腺鼠疫病例,提醒广大市民去草原时做好个人防护,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动物,不在草原露营过夜。 汪诚信表示,鼠疫一般情况下不会通过牛羊肉传染给人类,而且目前未见鼠疫通过牛羊肉传染给人类的报道,尤其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做好个人防护即可。 编辑:赞赞 责编:杨帆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