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玩一趟的话题,这几天热了起来。
并且网友们还有极其精确的旅游目的: 鹅颈桥桥底。 这里虽然没有美景,也没有美食。 但这里是知名的「打小人」圣地。 Advertisements 无数摊位前,神婆们拿拖鞋砖块,冲着纸片一阵猛拍,啪啪声响震天震地。 还有相应配套咒语: 「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得透!」 类似的景象在网上被传开,引来许多人慕名前去,说来这里打完一套,整个人都治愈了。 搞一搞这种民间风俗,已经成为一种当代人疗愈心灵的方式。 人们唯一的疑惑只剩下: “小人能包死吗?” Advertisements 鹅颈桥桥底,堪称是灵异版的搏击俱乐部。 高峰期间,能看见十几位大师齐齐操作,为来往顾客猛甩拖孩,疯狂殴打纸片人。 但这里布满的可是正经摊位,他们干的也是正经业务: 「打小人」。 这个充满迷幻色彩的仪式,是此地的经典必玩项目。 来上一次的费用大约在50港币左右。 虽然便宜,但具体步骤还是比较复杂的: Advertisements 先供奉神明,进行上香、点蜡等一系列迷信操作。 再接过神婆递来的小人纸,把要打的小人名字写在上面。 此后,神婆会将这小人纸放在砖头上,一边念咒,一边猛打小人,拍烂为止。 最后再进行祭白虎、烧纸等一系列迷信动作。 如此一来,小人就能顺利打完了。 不了解的外人看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动作有些莫名。 但在香港、广东等地,这可是件流传已久的习俗。 Advertisements 特别在惊蛰,更是有许多人成群结队去这里爽一把。 因为“惊蛰打小人”的说法,早就在许多人心中扎根了。 古时的惊蛰之日,气候回暖会导致蛇虫鼠蚁被唤醒,所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等物品驱赶它们,还能祛一祛霉味。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驱赶霉运的习俗。 在香港等地,它更是得到了独特的发展和传承,慢慢转变成了如今的惊蛰「打小人」。 本意其实是驱邪祛祸的,属于一种防御性法术。 但随着时间过去,也像现在这样,演化出了具有精准攻击性的分支技能。 也慢慢成了一种新一代人的解压项目。 许多人近期不顺,都会排队来这里打,甚至有网络代打服务。 Advertisements 原则上来说,「打小人」时其实是不建议写具体人名的。只是单纯地打一打“小人”这个象征,就能有驱散霉气的作用了。 但奈何当下社会关系复杂,许多人都是纯恨战士。 甚至想一次性打十个。 所以如今的「打小人」摊位前,有很多人是指名道姓来打同事、前任的,其中年轻人就有不少。 而为何人们不自己偷摸诅咒,而是偏偏集体选择这种仪式? 原因无非有二。 一是因为「打小人」项目有专业背书。 在宣传这项民俗活动期间,“持专业牌照”一度是「打小人」摊位的最大卖点。 Advertisements 在「打小人」圣地,大部分出摊人士都会标明自己是经过认证,有牌照的。 这牌照一亮,许多本来不信的人,也马上感兴趣了。 毕竟能经过认证的玄学仪式,一定有其独到之处。说不定还有什么轰轰烈烈的魔法考试。 但我查了下发现,这个牌照其实是指的摊位经营牌照。 没整这个的话不让出摊,所以大家都有。 不过虽说这里玩了个文字游戏,但也不影响「打小人」的风靡。 因为人们沉迷它的第二个原因,便是“爽”, 在「打小人」产业密集的鹅颈桥桥底,许多人哭丧着脸过来。 满面春风地出去。 毕竟把心中所恨之人打了个痛快。 他们蹲坐在摊位面前,看自己心中的“小人”被拿拖鞋拍到稀烂。 虽说自然是没什么实质上的魔法效果,但发泄情绪的心理作用却起了不少。 所以光打不够,还要趁神婆念咒时边打边骂。 许多人说,至少这样一整,整个人都轻盈了。 据一些摊主的非正式统计,最常被打的对象,一般都是同事、上司等有工作往来的人,其次则是小三。 说明大伙其实也不是莫名其妙想咒谁死,只不过是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刁难或问题。 也有人讲,比起诅咒,人们而是希望「打小人」后,能化解这些人际关系间的矛盾。 啪啪作响的拖鞋,与玄之又玄的仪式,不过是一种奇妙的宣泄出口。 实在被坏人欺负到心里堵得慌,尝试一下倒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连神婆们自己都会用。 之前有记者去「打小人」圣地做采访。 发现这里的神婆们因为抢生意闹了不少矛盾。 而她们的解决方法,就是互相「打小人」。 Advertise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