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观察者网 郭涵】美国媒体涉华新闻报道的翻译准确性越来越令人 " 捉急 "。前有《华尔街日报》蹩脚直译华为 CEO 任正非的形象化语言,如今《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华邮》)又对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7 月 1 日的讲话添油加醋,欲在香港国安法问题上抹黑中方 " 无视规则 "、" 傲慢 "。 在当天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张晓明副主任批评美国针对香港的制裁是强盗逻辑,警告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他的中文原话是: "当然我们也不是吓大的。中国人看别人脸色,仰人鼻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国务院港澳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张晓明(左)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右)1 日举行发布会然而,在《华邮》7 月 2 日这篇报道中,该报两名记者(包括一名华裔)却如此翻译张晓明这段话: " 我们当然不害怕,中国人在乎别人想法、钦慕他人的时代已经过去,永不复返。" 这篇文章除了老调重弹 " 言论自由 " 话题外,最主要的观点就是炒作中方推动国安立法背后的 " 现实政治思维 ",即 " 中国如今认为没必要遵守早年弱势贫穷时签署的国际条约 "。文章一厢情愿地认为 1984 年中英《联合声明》规定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负有 " 义务 ";同时又抹黑中方有 " 长臂管辖 " 权限,可能 " 戕害 " 踏足香港的批评人士。为佐证上述观点,作者通过这段夸张的曲译,强行暗示中方 " 无视国际规则、我行我素 ",就差说出 " 滥用司法 ",哪怕现实中最擅长干涉他国内政、借 " 长臂管辖 " 肆意在第三国抓人的正是美国。 两相对比之下,《华邮》翻译的生硬与以偏概全可谓一目了然。然而截至本文发稿时,文中的错误非但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反倒令反华人士 " 如获至宝 "。 比如欧洲议会对华关系小组副组长、叫嚣向香港 " 派出联合国特使 " 的德国绿党议员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就 " 攥 " 着《华邮》的描述,在社交媒体上批评这一表态 " 愚蠢 "," 不在乎他人想法会令你失败 "。可他与一帮起哄的网民全然不知自己在以讹传讹。 部分网民提醒,这里因翻译问题出现了理解偏差。有人解释," 看人脸色 " 字面意思是 " 不断关注对方面部表情,尽最大努力取悦他人 "。还有人说,考虑到 " 仰人鼻息 " 等用语常常与中国近代历史背景密切结合,西方人不应该指摘其用法。 英国《金融时报》驻华记者汤姆 · 汉考克也认为《华邮》" 似乎是误译的始作俑者 "。他对翻译提出修改,并强调了其中 " 奴颜屈膝 "(subservient)与 " 取决于他人突发念头 "(on the whims of others)的一层含义。 有网友提醒包瑞翰换个更好的翻译值得一提,原文两名作者分别是《华邮》报道中国商业与经济的美国华裔窦伊文(Eva Dou),以及报道东南亚新闻的新加坡记者、自称 " 热爱熊猫 " 的马哈塔尼(Shibani Mahtani)。曾在《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 7 年、能讲普通话的窦伊文,显然应该完全理解这段翻译的内容。可她 7 月 2 日还转载了公共广播公司(PBS)记者施弗林借这句被曲解的译文大做文章的推文:" 如此具有揭示意义 ",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原文作者、《华盛顿邮报》记者窦伊文(左)与马哈塔尼(右)而有网民形容,两名原作者的翻译 " 完全是一场灾难 ",并认为她们是 " 故意如此翻译并误导读者 "、传播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 这些记者就是想要对外国读者构建关于中国与中国人民的一套特定的叙事及形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