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索瓦人,一支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的古老型人类,其遗传特征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揭开。 今天凌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考古界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遗址所保存的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类活动遗存中,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约 10 万年至 6 万年前,甚至有可能到 4.5 万年间,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丹尼索瓦人是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的人类种群,与曾经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它首次被发现于西伯利亚的一个洞穴内。科学家通过分析从化石中提取的 DNA,证明了丹尼索瓦人的存在。这一发现入选《科学》杂志 2012 年度的十大科学突破。 2019 年,兰州大学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并确定其距今至少 16 万年。这是丹尼索瓦洞以外发现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首次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 为全面了解夏河人下颌骨所代表人群在青藏高原生活的情况 , 自 2010 年开始,由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即已在白石崖溶洞及其所在甘加盆地开展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2018 年,由团队骨干张东菊教授带领的环境考古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并邀请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相关挖掘和研究工作显示,该遗址保存有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骨骼遗存。研究团队在不同沉积物层面提取了大量样品,通过 AMS14C 测年、单颗粒光释光测年分析等,建立贝叶斯年龄模型 , 为遗址建立了距今 19 万年至 3 万年的可靠年龄框架。 沉积物 DNA 是一种新兴的古 DNA 分析技术 , 考古遗址沉积物可追踪相关遗址 DNA 保存状况及可能存在的人类 , 弥补了人类化石一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缺憾,打开了研究旧石器考古遗址人群演化的新窗口。 遗址发掘前,研究团队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一起开展沉积物 DNA 分析。付巧妹团队通过实验捕获,钓取了 242 个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 DNA。科学家成功获得了古人类线粒体 DNA,并通过分析确定其为丹尼索瓦人 DNA。 结合地层测年结果 , 发现丹尼索瓦人 DNA 主要出现于距今 10 万年和距今 6 万年前后,可能晚至距今 4.5 万年,显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该洞穴。更有趣的是,白石崖溶洞遗址 6 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 DNA 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相反的 , 白石崖溶洞遗址光释光测年约 10 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 DNA 则更早的与晚期的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 综合夏河下颌骨化石和白石崖溶洞的最新研究结果来看 , 丹尼索瓦人自倒数第二次冰期至末次冰期都生活在青藏高原 , 并且与阿尔泰山地区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 , 不仅说明其已对高寒缺氧环境成功适应 , 而且进一步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该成果是在中国考古遗址沉积物中提取古人类 DNA 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是国家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