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路上我用来练听力的材料是BBC的podcast,因为BBC的podcast种类很多,所以需要有选择的听。一些英语教学类的像BBC Learning English之类其实很不错,听力口语一起练,而且官网上一般都是每次podcast的原稿可以下载下来对照听,不过我基本没下载,因为这些podcast从难度级别上来说属于轻量级。我比较喜欢的podcast是Interview,A Point of View,Forum,Lebrecht Interview(个人爱好)等几档。其实听这些podcast完全不局限于练听力,而是全方位的能力提高。Interview是一个大约半个小时的访谈,话题涉及各方各面,从场景上来说和口语考试相近,被采访的都是名人,可以学习他们在对付Interview的时候的一些技巧。Forum通常是四人组成的节目,长达40分钟,每个节目会就几个话题进行讨论,观点上的针锋相对是家常便饭。这两个节目通常为了体现多元化思想,会邀请母语非英语的人士,所以经常会碰到比较重的口音,我也就当是提高听力的适应能力。A Point of View这个节目其实对我的写作有相当的帮助,一次节目主持人就一个观点不间断地说10分钟,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都是人文学科的大牛,遣词用句和观点论述上强悍到不行,而且主持人的口音很正,语调和语速变化都听起来相当舒服,当然大词非常多,所以练听力上的难度不小。这个节目有好几档在其官网上能下载到主持人撰写的完整录音稿,我是拿来当写作典范认真学习的。像工作日午休的时候,我就是学习A Point of View的录音稿和Economist上的议论文。我认为这些文章多看有助于提高语感,回过头来再看一些所谓高分范文会发现虽然用词和复杂句上华丽得不行,但和原汁原味的文章相比总是境界上差了一截,少了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美感。
三次考试遇到三个不同的考官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是一位中年男考官,略微寒暄后进入正题。这次我觉得是发挥得不错的,三个部分我能用的不少新词都用上了,最后一个问题没听清其中的一个词,所以问了个What do you mean...,考官似乎也预料到我有这么一问,马上做出解释。回家后回想起来有些懊恼,不过从最终评分来看,这样的问题问一个的话应该不会影响最终的评分。当然问多了的话肯定会让考官怀疑你的能力了。第二次是一位和蔼的白胡子老先生,进了房间和我寒暄了好些时候才正式开始。应该是为了让我消除紧张感,很贴心的做法。当然作为考生是需要一开始就绷紧神经,因为我猜测这些寒暄本身也是一种试探。考官会因为这些表现来决定接下来的正式考试中使用什么样的语速和何种复杂程度的问题。第二次是我最放松的一次,甚至还和他侃上宗教里的名言。Part 2的话题居然和第一次完全一样。不过最终分数倒没有第一次高,我后来回想起来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可能是因为重复Part 2的话题,精神上有所松懈,我自己也感觉这次的Part 2反而没有第一次说得顺,太嫌罗嗦。从策略上来说,我们准备话题内容应该尽量超过两分钟,但是在临场发挥上,我们应该首先把问题的所有要素都在两分钟内覆盖到,等到基本问题回答完之后,再顺势发挥到考官叫停。我第二次的话题就铺垫得太冗长,超过时间还没把问题的关键点涉及到,自然效果欠佳。另外可能是有些单词的发音没发准,影响了评分。其实我对自己的口音是比较有信心的,不过这次考试确实有几个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发好,我也看到老先生当时表情有些木。我过去看到一种说法是口语的发音评分是按照2,4,6,8来评的,不知道是否确实如此。因为真是这样的话,对需要考7分的同学来说,口音上的差别就是救命稻草或者拖后腿的累赘了。第三次是一位老太太,什么寒暄都没有,直接进主题,我当时超级不适应。而且提问题语速比较快,用的基本上都是长句,需要大脑重新整理判断问题的重点。那一天精神状态确实不是很好,下午考口语时注意力有些涣散,脑子很难转起来。有些问题事后想想该怎么回答不算是难事,当时却被挤得5秒钟说不出话来——瀑布汗。不过估计老太太也理解世界上确实有像我这样一种对很多问题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的人,对一些事物没法明确表达出支持或反对的观点也是此类人的正常表现。当然这种表现如果放在作文上肯定是悲剧得无以复加的,而在口语上就算你的观点模棱两可,但是如果你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出这种模棱两可,也可以被考官接受。第三次考试结束的时候,感觉这次作文应该有了,不过口语说不定会被屠,两个星期在懊悔中度过,好在最后结果是低空掠过,没有造成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