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238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错怪”方方了,她是个预言家,笔下每一幕都在美国上映了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7953
帖子
327954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12:2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欧洲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场疫情之前,文坛外没有多少人知道方方。

而今,随着方方 60 篇被约稿的武汉日记的完成,尽管目前海外版还只是 " 预售 " 的状态,她几乎就已经成了国内外都通晓的人物。

人们知道她,有人看轻她,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因为她这本特殊的 " 日记 " 就唾弃她。

这点从方方的个人微博就能看出,拥有 400 多万粉丝的方方从来都不是孤立无援的。

文学是包容的,方方站在了受争议的地方,写着受争议的公开日记,自然就会因为不同读者的观感而遭受唾骂,或是接受赞赏。

可方方从来都是不甘示弱的。所有的批评到了她那里都成了 " 文革 " 的余孽。

在她的一条热门微博中写道:" 极左势力实在厉害,而且强大!真的是像病毒一样一圈一圈地感染人。不知道哪天会感染到我自己的身边。这个阵式像极了我小时候经历过的文革。"

原文就是这么说的,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改过。

今天因为方方和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的一场 " 对战 ",方方两个字又被送上热搜。

先是方方 4 月 20 日晚间就一篇文章,以第三人称对胡锡进隔空喊话:

" 转:就目前形势看,老胡的阴谋诡计几乎是得逞了。但是我真不知道,打倒甚至打死一个作家,对老胡有什么好处?作家其实就是说了真话,说了真实感受!没有配合表演,就为老胡所不容忍。老胡有时候也表现得忧国忧民,但在对 FF 的评价上,就暴露了其投机者的嘴脸!"

虽然不是方方以自己口吻的直接发难,但明眼人看了都知道是一个意思。

隔天,老胡就回话了:

" 你被打倒 " 了吗?你不是都好好的吗?是官方处理你了还是主流媒体批判你了?我觉得,你总体上应当算是我们社会每一个时期的幸运儿,包括武汉封城的时候,甚至包括现在,是这样吗?"

下面是胡锡进回话方方的全文:

方方武汉日记是时代和疫情背景结合下的产物,但方方对自己 " 应运而生 " 的名气是不服气的,用胡锡进的原话就是:

" 但你好像特别受不了批评,表现出某种受迫害妄想症,看到哪个批评者都像是见到了‘红卫兵’,仿佛遭遇了‘文革’。其实,与你骂的很多年轻人相比,你自己的词库里有相当多‘文革’时代的畅销词。"

老胡这段话说得是有根据的,但凡看过方方日记的人都不会对内容里大量 " 极左 "、" 文革 " 等词语感到陌生。

这些几乎只遗留在历史和字典里的词汇,方方运用起来却如信手拈来仿若家常便饭。

据网友统计,在方方日记中," 极左 " 和 " 文革 " 两个词分别出现过 22 次和 10 次。

而方方对深受小时候 " 文革 " 经历影响的自己,却好像全然不自知。

更为讽刺的是,那些方方在日记里或嘲讽或激愤记录下的场景,如今都在美国上映了。

方方武汉封城日记,换个 title,就可以叫做 " 方方美国封城日记 "。或许,还可以换成意大利,或是其他什么国家。

武汉,并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 " 悲惨世界 "。

那些方方笔下黯淡的形容,掩盖不了武汉本身不断发出的光与热,也掩盖不了中国抗疫以来无数人舍死忘生守来的成果。

方方日记的内容有多少真,有多少假,这个早已经在网上吵翻天了。

但很多方方笔下的剧情,却能在美国找到一一对应的地方。

说几个眼熟的桥段。

在方方的日记 3 里,武汉口罩告罄。

方方:" 口罩并不缺货,缺的只是怎么才能到市民手上。"

适逢春节,物流确实是大问题。但如今的美国却依然面对着市民拿不到口罩的窘境。

当美国各州州长向联邦讨要物资时,管救疫物资的负责人也就是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给出的回应却是:

" 各州不应该向联邦储备委员会寻求帮助,联邦储备的概念是——

这是‘我们的’(意指联邦的)储备,而不是供给‘他们的’(各州)用的储备。"

美国政府好不容易通过专项计划得来的全球统一采购来的救命物资,一转手就被卖给了美国私企。

最惨的是,各州州长还得通过竞拍的模式和 50 多个州一起抢买,别提普通民众想获得口罩有多难了。

在方方日记 9 里,"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时代的灰,显然也没有放过美国。

" 挣扎、死亡以及各种不准的指令 " 放在今天的美国更为适用,如今美国确诊人数超过 82 万,死亡人数超过 4.5 万人。

在方方日记 19 里,武汉殡葬馆远超负荷,各城市派人前来支援。

方方:" 看得人不知所措,痛彻心扉,外加毛骨悚然。"

随着四月初美国死亡人数破万,纽约市 4 月 8 日单日就达到 799 人次的死亡。由于需求的骤增,殡仪馆人满为患。

纽约市单殡葬业紧急宣布两周内不再接收新的尸体。

谁也想不到,疫情下,殡葬业竟成为了第一个在美国被压垮的行业。

摄影师用无人机拍摄到了在纽约的无人岛掩埋尸体的画面。

而更讽刺的是,因为用无人机拍摄下这一幕,近日,摄影师斯坦梅茨(George Steinmetz)被纽约警方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在机场以外区域使用飞行器。

这一个桥段如果发生在中国,估计又要被各种公知外媒黑一波什么 " 侵犯言论自由 "" 打压揭露真相的媒体人 " 了。

方方曾经说自己看到尸体被用卡车一车一车拉走,来渲染武汉惨烈的景象。

但实际上,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都没有用卡车去拉过尸体。反而用卡车拉尸体这事儿是在美国上映的:

纽约医院外排着队的冷藏卡车,用来装已经在医院停尸房装不下的尸体。

由于殡葬业已经 " 爆仓 ",尸体来不及运出去,美国人甚至不得不用皮卡拉尸体:

美国人经历的这一幕,早在一个月前就被中国作家 " 预言 " 到了,怪不得方方日记首先在美国预售。

在方方日记 53 里,记录了空巢和独居老人疫情下的艰难生活。

美国的这一幕也早已拉开序幕。

4 月初美国密歇根州,66 岁的卢安生前所居住的疗养院中有 36 人确诊了新冠,感染后濒临离世的那几天,她曾向语音助手求助了至少 40 次,而这些录音直到她去世后才被她的家人发现。

方方日记 57 里框内的这段话,直接把开头两字换成美国,也同样顺理成章。

还有前阵子美国疫情爆发后相继被媒体报道的 " 吹哨人 ",大家也都还记忆犹新吧?

记得 " 罗斯福号 " 航母上面爆发疫情之后,

" 罗斯福 " 号航母舰长布雷特 · 克罗泽 ( Brett Crozier ) 上校长在各处 " 吹哨 " 无人回应情急之下,赶紧写信请求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立即采取行动,疏散航母上的船员,拯救生命,强烈要求美国国防部紧急援助。

但是他却被开除了。

舰长被免职之后," 罗斯福 " 号的水兵才得以下船接受全面检测,目前已经有几百人确诊新冠。

几天后,曾经被认为是武汉的吹哨人的李文亮医生,获得了烈士称号,成为了官方认可的英雄。

而克洛泽舰长却走下了岗位,不久后,开除他的那个海军部代理部长也辞职了。

受罗斯福号疫情时间影响而最后辞职的

美国海军代理部长莫得利

除了航母舰长,平民吹哨人也遭到打压。

华裔医生 Ming Lin 因为曝光了医院的应对疫情防护不足的问题,也被解除了合同。

来自 Ming Lin 的说法则是,他就是因为曾找媒体曝光医院的问题,并持续发帖批评医院的工作不足,还拒绝了医院方面要求删帖的要求,导致医院方面找到了雇主,要求雇主开除他。

又一个吹哨人被开除 ……

方方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

说的非常对!

但特朗普不这么认为,他在白宫发布会上频频怒怼质疑指责他的记者:

只要是让他不愉快的记者,他就称对方为假新闻。

4 月 4 号的时候,方方发微博说要 " 问责追责 "。

中国疫情发展到现在,被免职了多少官员,被通报了多少部门。

一问三不知的卫健委主任在新闻播出后几小时内被火速免职,

而美国那边目前除了被免职的克洛泽舰长,和替特朗普背锅而辞职的海军部长之外,还没见到哪个高官因为疫情恶化而丢了乌纱帽的。

特朗普搞的全国复工委员会里,女儿女婿齐上阵,一堆官僚,却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没有一个医疗系统的专家。

疫情演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在 " 抄袭 " 中国剧情了,已经走出原创路线了。

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先在武汉爆发,武汉首发的疫情日记就显得 " 分量十足 "。

原本放在国外可能无几人问津的书,如今只是预售阶段就在国外引发了不少的噱头。

《中国的宣传人员不希望你读这本关于武汉在疫情下的封城日记》

" 方方是武汉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她一直致力于在制度面前发声。"↑

翻翻外媒上关于方方的报道,几乎都是这样的论调,暗示方方在体制内批判现实,方方的表述是" 不为人知的真相 "。

洛杉矶时报:《在封锁冠状病毒的两个月里,她的网上日记是了解武汉生死的窗口》↑

随便翻开一篇里面的相关报道,就能看到这种解读:

" 她的声音罕见的真实,是对中国庆祝战胜冠状病毒的宣传洪流的一剂解毒剂。"

纽约时报:《她写了一本关于中国传染病的日记,现在她面临着一场政治风暴》," 如果说作家在灾难面前有什么责任的话,那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作证。"↑

从文学而言,方方的日记可能无所谓正误,可一旦涉及公共出版,尤其是在国外翻译出版,这本日记势必会成为助长国外反华势力的利器。

接受采访时,方方也针对这个问题予以过回应:

但方方说错了,不是中国人怕外国人,而是这本日记本身的论调,就会化为境外势力的可趁之机。

是方方的主观选择,给了他们阴谋的织网。

而方方对日记可能引发的后果,却从来都是轻描淡写的。

其实一本 " 日记 ",演变成如今变了形的样子,伴着吵不休的争议,跟方方口中总提到的 " 极左 " 或是 " 极右 " 无甚关联。

现在的 90 后 00 后,可能很难理解,上个世纪 80、90 年代中国人对西方的向往和崇拜。

生于 1955 年的方方,却几乎大半辈子都受到这样的文化影响。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多聚焦在上世纪 80-9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时候。

那时候的美国对中国普通民众来说,就是会生金子的地方,名副其实的天堂。

91 年后苏联解体,美国独霸,西方的意识形态快速涌入国内,人们都知道美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潜移默化形成对西方的信仰和崇拜。

而方方为代表的这一行人,正是 " 时代的灰尘落在个人身上 " 的典型代表。

图源:洛杉矶时报 ↑

而如今关注媒体的大部分人都是 80、90 以后的年轻一代,受到不同的时代感召。走出去的人多了,对世界也有着更全面的看法。

这种世界观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同感官下的国人分裂成批评方方的人和与方方同道的两拨人。

既水火不相容,受不同时代和文化影响,又活在一个共生时代的中国人。

以至于一旦有人说美国不好,就是被洗脑,小粉红,战狼,反之同理;一旦有人说中国不好,就是企图搞分裂,辱华、卖国。

但这次美国抗疫的 " 成果 ",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使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也无法让那些逝去的数万生命重新活过来。

这是场全世界共同的战场,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而时代的命脉,永远掌握在青年人手中。

最后我只想对方方说一声:大人,时代变了!

来源 北美留学生日报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9

金豆

185

积分

Lv4

Rank: 4

性别
积分
185
金豆
989
鲜花
0
主题
0
帖子
120
注册时间
2020-3-29
沙发
发表于 2020-4-23 12:3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
说实话单看她还可以在微博上无拘无束、肆无忌惮的攻击他人,就觉得我们的言论已经比太平洋对岸自由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26

金豆

1115

积分

Lv13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性别
积分
1115
金豆
1226
鲜花
0
主题
0
帖子
116
注册时间
2020-3-29
板凳
发表于 2020-4-23 12:5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
看她在微博上骂人,我就想笑,呵呵呵。请允许我自由的嘲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6

金豆

0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积分
0
金豆
1016
鲜花
0
主题
0
帖子
58
注册时间
2020-4-14
地板
发表于 2020-4-23 13:2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
方方那四百多万粉丝,有一多半都是为了骂她的,因为她设置了关注才能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6

金豆

202

积分

Lv5

Rank: 5Rank: 5

性别
积分
202
金豆
976
鲜花
0
主题
0
帖子
110
注册时间
2020-3-29
5#
发表于 2020-4-23 13:3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
作者水平很高,言简意赅说出了我的感受,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