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聚光灯外,一场很多人没有关注到的“芯片”战争,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发生。
近期的一则新闻,才将暗流涌动下的大国博弈,悄悄揭开了冰山一角。
4月14日,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了5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偷稀土资料、偷气象数据等间谍案,一同登上榜单的,居然还有一宗偷卖种子案。
一粒小小的种子,何以牵扯大国安全敏感的神经?事实,比你我想象的还要严峻。
1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被国安机关拎出示众的偷卖种子案,涉案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最终被判刑1年6个月,是因为他偷卖的不是普通的种子,而是: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
这可不是我们平时在市场上买的普通种子。普通种子基本都是一年生的,如果用来留种,来年种下去效果就大不如前,可能会高的高、矮的矮、低产的低产,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亲本种子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它们是种源。留种后不会产生性状分离、影响产量,品质很稳定,种第二次、第三次都可以遗传良好的基因。
正因如此,亲本种子也是种业创新的源头,被称为农业的“芯片”。
通过亲本种子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各种农作物需要的优良形状,比如高产、抗倒伏、抗病虫等等。
要产生杂交优势,就必须有足够多的、优异的亲本种子出现,从而进行实验配种。可见其对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而在自然条件下,要找到一个能产生亲本种子的亲本材料,是极其困难的。
有多难?我说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袁隆平袁老在科研过程中,为了取得恢复系、保持系、不育系“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突破,拼尽全力寻找自然界的“雄性不育系”稻子。
所谓“雄性不育系”,即雄花败育、雌花正常,这对于雌雄同花、自花授粉的水稻而言,极为罕见。
国内外普遍认为几乎不可能找到。因为一株水稻自然诞生雄性不育系的概率仅为:
25万分之一。
图源:中国作物协会
为了找到它,每当烈日当头,袁隆平便手拿镊子和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地开始在稻田里检查。高温暴晒了两年,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他才终于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稻株。
但是造化弄人,袁隆平不仅遭遇“毁苗事件”,剩下的种子经过与近1000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试验,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1970年11月,在没有冬季的海南岛,他的学生李必湖才终于在南红农场的一片200平方米的野生稻中,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
接电报后迅速赶来的袁隆平,经过100倍的显微镜反复确认,这正是他要的雄性不育野稻:“野败”。
至此,这段长达十年,走遍湖南、云南、海南多地的寻稻之旅,才落下帷幕。
图源:新华社
这株“野败”,正是优势杂交稻的第一个母本。没有它,就很难有后来的籼型杂交水稻三系的配套成功。
可以说,今天中国人能够告别凭票证吃饭的日子,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离不开这些“亲本种子”发挥的关键作用。
农业“芯片”,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
2
事实上,在当今全球大国博弈的战场上,围绕种子的波谲云诡之争,从来不曾缺席。
就在俄乌战争发生之后,西方国家也向俄罗斯发起了种子战争,以图扼杀其种子资源。
我们知道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谷物和油料出口国,其小麦、葵花子、玉米出口量均居世界前五。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光鲜亮丽的出口量背后,是对外国种子的大量依赖:玉米种子进口份额60%,油菜籽88%,甜菜近乎100%,还有马铃薯、大豆、向日葵等,都被洋种子主导。
和平年代尚可相安无事,可一旦变化发生,掌握“生杀大权”的强国,便开始露出獠牙。
2022年3月,世界著名农资企业德国拜耳集团宣布:将停止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所有非必要业务”。直击俄罗斯农业命脉。
可以说,俄乌战争又一次把大国种业博弈,从暗自较量正式摆上了台面。
比起俄罗斯,中国的情况也并不允许我们过于乐观。要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种业是被“摁”在地上摩擦的,简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中国的种业起步史,就是一部海外巨头的“侵占”史。
一方面,是“洋种子”的强势进攻。
2000年,中国种业开始市场化,海外公司一拥而入,迅速形成碾压之势。
美国先锋公司研发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在东北的占有率达75%左右,在吉林甚至高达85%,是国内第二大玉米品种。
2003年至2006年,广西洋品牌的玉米种子市场占有率高达90%。
国内数千家种企,只能跟在“先玉335”后面吃它不要的那一小撮市场。甚至有声音说:“我们不用搞育种了,一个‘先玉335’就够了。”
蔬菜种子领域更是触目惊心。
马铃薯美国的,萝卜韩国的,辣椒以色列的,个个姓“洋”。
在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最夸张的时候,“洋种子”占比达到8成。
洋种子往往效果更出色、服务也好,让人们越来越依赖,市场也被进一步蚕食,形成恶性循环。
大片大片的菜地里,发生一个又一个戏剧性画面: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论斤卖,进口种子一粒一粒摆,国产种子一把一把撒。
另一方面,“仿种子”满天飞。冒牌的干死正牌的,侵权现象不断。
拿葵花种子来说,开春时,市面上销售的品种可能有好几十个,外观很相似。农户随意选择一款种植后却发现,产量可以,但品相不好,卖不出好价格。
很大概率,这就是吃了“仿种子”的亏。
隆平高科种业研究院院长杨远柱曾经感慨:培育一个新品种,成功率很低,只有不到1‰。有人培育一生,也没有成功一次。
而“培育”一个“仿种子”呢?不需要团队,不需要种源,不需要育种基地,只要偷一点实验品,回去复刻“改良”,便可以一本万利。
新华网曾报道,有研发食葵品种的公司表示,仿种子出来后,导致市场占有率由60%下降到33%左右。
一项南繁育种企业调研数据显示,77%的企业的育种材料被剽窃过。
“仿种子”的泛滥,极大影响了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
最近几天,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一个重磅文件,撤销了一批“创新品种”,涉及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
图源:农业农村部
这,已经是2021年推进“仿种子”问题治理后,发布的第六批撤销登记公告了。
可见,想要利用市场机制培育出优良的种子,充分发挥农业"芯片"的作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这些年来,中国对种业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打响了一场“种子保卫战”。
毕竟,几千年的农耕劳作,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种业怎么能没“种”?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021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翻身战,正式打响。
根据经济日报的报道,如今洋种子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农作物的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已经超过95%,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的0.1%,其中以蔬菜种子为主。
前面提到的玉米,如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1%,自主选育的蔬菜品种也占到87%。蔬菜之乡的寿光,洋种子比例也从8成,降到2008年的6成,到如今的3成。
对比过去匍匐在地求别人卖我们种子,如今我们终于不再害怕被“一剑封喉”,饭碗被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
只是,我们的种业真的就一夜翻身了吗?细究起来,还面临着巨大的分化。
第一梯队,水稻、小麦两大口粮100%自给,且育种水平在国际领先。
第二梯队,大豆、玉米,基本自给自足,但是单产低,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60%。
第三梯队,蔬菜种子,尤其是高端蔬菜、大棚专用蔬菜种子依然有“进口依赖症”。比如甜菜和黑麦草种子对外依存度达到95%以上,胡萝卜、菠菜、洋葱、高端品种番茄的进口种子市场占有率也超过90%。
所以,从实际效果上来说,我们的种业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背后卡住脖子的,正是亲本种子。
只有发现、储备足够多的优异的亲本材料,才能够对优异种源进行创造,培育出良种。
这一点上,我们和国外的距离拉得更大了。
从地域来看,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种业强国,其保存种质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80%从各国收集。对比之下,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只有15%。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商品种子的依赖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地方自留种和野生近缘种正在加速消失。普查显示,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数目丧失比例高达71.8%。
也就是说,我们对外引进不足,对内消失加速,留存的种源育种同质化程度不断拉高。
从企业来看,目前全球种子专利有一半集中在两大巨头手上,一个是收购了孟山都的德国拜耳,一个是全球最大化工巨头陶氏杜邦的科迪华。
而且巨头们在育种上还不断加速,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种子本身,还延伸到医药、化肥、农资甚至金融服务。正从种子的垄断,向全领域垄断进军。
其中差距,大家可自行体会。
4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在种业资源上的一举一动,美国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2013年,曾经发生了一起震惊农业界的“大北农事件”——大北农总部总裁助理莫海龙,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家中被捕。
美国地方法院以“阴谋盗窃商业秘密罪”提起诉讼,指控其盗取玉米田中的种子并寄回中国,涉及当时的全球种业巨头孟山都、杜邦先锋等公司。
控诉书中写道:“几名中国男子在玉米田内跪着挖土” “把偷来的玉米种子藏在爆米花包装盒和赛百味的餐巾纸里,然后打包到行李一起托运”。
连田间地头的监控都如此密切,可见其重视程度。
2016年,莫海龙承认自己长期参与谋划窃取杜邦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判处36个月有期徒刑。
一时间,国外也将“偷盗” “仿制”这些标签,安在了中国种业身上,舆论甚嚣尘上。
关于事件原委不去评价,但大国博弈之间,不仅明争暗斗,连正常的市场化运作,也可能会拨动极为敏感的神经。
典型的案例,便是对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海外并购:“先正达”的非议。
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这个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的农化高科技公司。
但是收购之时,反对声音越喊越高,其中叫得最大声的,便是利用了国内谈转基因色变的情绪,指控先正达是“转基因大毒枭”。
一群“志愿者”甚至前往中国银行总行,递交数百人联署的致中国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公开信,只因为中国银行为收购案提供了资金,声势浩大。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我们回头来看,先正达的加入带来了什么:
“玉米育种比传统育种提速2.5倍以上”
“2023年,121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4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更重要的是,带领中国探路4.0的智能育种,这个过去中国不曾有一席之地,远远落后的育种阶段。
如果说美西方的“虎式坦克”是拜耳、科迪华,那中国收购先正达后,至少是也有了“T-34坦克”,能够有一战之力了。
5
结语
袁隆平曾说,一粒种子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我们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到逐渐有了安身立命的能力,这条农业的“芯片”之争,注定不会一片坦途。
往小了说,只是几粒种子的事情,往大了说,却是关乎国之根本。
中国对亲本种子的重视,背后是一以贯之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才能站得腰杆笔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