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高铁 为何突然大涨价?背后是一本难念的经(组图)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5506
帖子
325507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2:0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房价落,万物“升”。继水电气涨价后,高铁也宣布涨价了! 5月2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公告,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迎来上涨。 这是中国高铁不算长的历史上,涨价幅度最高的一次。 其中,一二等座涨幅达20%左右。智谷趋势观察到,最承压的商务座,最高涨幅甚至接近40%!


心情最苦涩的,要数湖南、湖北、江西的百万“打工人”,年节往返又要多一笔不菲的交通支出了。 接下来,中国高铁会不会进入“普涨时代”?大幅提价的背后,是怎样的经济信号? 1 这次高铁的提价幅度,属实让广大民众感到有点“肉痛”。 当然,官方的表述并没有那么直白,而是将其描述为“灵活定价机制”,只是调整了这些线路的“公布票价”——可以理解为实际执行票价的上限。 公告内容称,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市场状况,区分季节、日期、时段、席别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那这个“公布票价”,比起当前票价来说,变动幅度可以达到多大呢? 拿武广段来说,目前从武汉站到广州南站二等座的价格为463.5元,一等座为738.5元,商务座为1458.5元。     


       现行票价,图源:12306官网 根据调价公告,将分别上涨至553元、885元、1935元,涨幅达19.31%、19.81%、32.67%。           


图源:12306官网            长沙南站至广州南站目前的票价为二等314元、一等504元、商务995元,将分别涨至377元、604元、1321元,涨幅达20.06%、19.84%、32.76%。           


图源:12306官网 再看沪杭段的情况,目前上海虹桥到杭州东的票价分别为二等73元、一等117元、商务219.5元,将分别上涨至87元、140元、306元,涨幅达19.18%、19.66%、39.41%。   


图源:12306官网 不过,官方也明确表示,这次调价不是全面上涨,而是“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 什么意思呢?理论上来说,调价之后,高铁票也可以变得更便宜。 例如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304元,较现票价低约34%。上海虹桥站至杭州东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48元,较现票价低约34%。杭州东站至长沙南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267元,较现票价低约34%。杭州东站至宁波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47元,较现票价低约34%。 至于最后怎么定价,那就是企业说了算。 所以,这种“有涨有跌”的说法,很多网友并不买账。毕竟,低价票何时何车次出现,完全是个未知数。 “什么都涨,工资不涨” “专家真的很会建议,建议专家步行出行,又不是没有腿”





图源:微博 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绿皮火车”,再度受到热捧,“多开绿皮车”,“坐绿皮车买卧铺,在火车睡觉也好过涨价20%”的声音,议论纷纷。








图源:微博 也有人留心到这次涨价突如其来,网友说以往被诟病“走过场”的听证会,这次直接“样子也不做了”。


图源:微博            根据《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第三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实行定价听证。还规定,制定定价听证目录以外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定价机关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实行定价听证。  不过,事实上,在很多网友可能还没注意到的时候,高铁票价的定价权早已发生了转移。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铁路运输企业第一次获得对高铁动车客票的自主定价权。 自此,定价权从集中由政府管控,转为企业自主定价。 就像这次对于调价引发的大讨论,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只是回应了几句,表示“是正常市场行为”。显然,这种说法很难让人释怀。 高铁涨价的边界在哪里?是否应该引入听证制度,至少让公众建立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赢得舆论支持? 这个问题,显然值得斟酌。我认为一纸公告之外,还是很有必要做出更为详尽的解释说明。 2 毕竟,高铁涨价,影响的群体极为广泛,可以说关系到每一个人。 首先,广大的“打工人”,将普遍承压。 这次调整的四条高铁线路,其中沪杭、杭甬是短线,且都位于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高,外人眼里的“普遍富裕”。 反观另外两条线路,武广和杭长,覆盖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多地,既有挑大梁的经济强省,也有被调侃的“环江西经济带”的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个体对于金钱变化的感知标准,更是不尽相同。 比如杭州一碗“片儿川”收费20元,在南昌吃碗拌粉则是3元起步,不同的工资和物价水平,却需要坐上同一列涨价的高铁,两端往返的人,心情大抵是不同的。 其中,中部地区的两湖兄弟,心情可能最为苦涩。虽然湖南、湖北比江西经济整体更为发达,体量更大,但是他们都有同一张标签:劳动力输出大省。 比如,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湖南人超500万,湖北、江西也都超过200万人。 在一份2021年杭州人口组成的数据中,同样显示江西、湖北、湖南位居人口来源前三。   


图源:三土城市笔记 这就意味着,这三个中部兄弟,每年有着大量的打工人需要像候鸟一样,往返于经济发达的广州、杭州等地。 但众所周知,流动人口很大部分来源于农民工,他们的归宿最主要流向于建筑行业、制造业,薪资上涨空间有限,在当下环境中,更是艰难。 在这种背景下,涨价的高铁无疑在打消人们想回家的心。 就像网友说的,“曾在文综试卷上高歌的中国速度抛下了我”。 以武广、杭长两线交叉的长沙为例,一个人从长沙南到广州南的二等座票价高出63元,夫妻二人就是126元,往返就是252元,相当于一个人在工地上、工厂里,要多做一天的活。 在这之外,他们还需要承担着水电气等其他费用的增长。难怪有网友说,绿皮火车,可能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与此同时,富人也逃不开高铁涨价的“暴击”,不得不承受最大涨幅。 有人曾说,收割一个富人赚的钱,远远超过了服务1万个普通人赚的钱。 放在高铁涨价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智谷趋势发现,基本上,商务票的涨价幅度都要高于二等座、一等座,后者涨幅基本维持在20%左右,而前者涨幅普遍在30%以上。 最夸张的,一个商务票的涨幅,差不多是普通二等座的两倍。 比如上海虹桥到杭州东,商务座票价涨了39.41%,二等座则只涨19.18%。 看来,涨价确实是个灵活机制,还是考虑到了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啊,没有搞“一刀切”。            3 说到这,需要说明一下,我并非无脑反对高铁涨价,而是希望能够客观、理性、公开透明地讨论高铁涨价的幅度、时机。 甚至,从当下形势来看,高铁涨价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呢? 一来,狂飙突进的高铁开启的“大基建”时代,留下了不少债务。 过去十几年,被誉为大国最闪亮的国家名片——高铁一路狂飙,全国高铁里程从9300公里飙升到4.5万公里,市市通高铁的省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地方提出了“县县通高铁”。 可另一个事实是,绝大多高铁都背负着债务,盈利遥遥无期。 高铁,并不赚钱! 媒体报道,全国仅有京沪、沪宁、宁杭、广深港、沪杭和京津等6条高铁实现盈利。其中,京沪高铁是这6条盈利高铁中唯一的中长途高铁,且还是最繁忙的一条“现金奶牛”。 遍观这几条罕见盈利的高铁,无一不在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大量充足且优质的客流资源。 但更多的高铁,位于中西部地区,其公共服务性质较为浓厚,属于超前建设,这部分地区的高铁成本回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日。 可以说,热门高铁路线的涨价,可以很好地补贴冷门路线的运维,从某些角度来看,也算是一种“财务平衡术”了。 更何况,中国高铁建设主要靠债务融资,与迅猛增长的高铁里程一样疾驰的,是巨额债务。 从2005年到2023年,国铁集团(原铁道部)总债务从4768亿元猛增到6.13万亿,翻了13倍。而2017-2019年三年,国铁年均发行3000亿铁路建设五年期债券,今年仍处于国铁的本息偿付高峰期。 至于3000亿是什么概念?2024年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2833亿元,涨幅超4%。 这个数据对比,可以仔细品一品。 二来,除了处于本息偿付高峰期,中国高铁建设还在建设高峰期。简单来説,就是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去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成为“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其中高铁新增里程2776公里,双双超出预期。


对比过去20-22年疫情三年,2023年迎来了高铁建设的提速拐点。 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5年高铁营业里程数要达5万公里,这意味着今明两年,平均还有2550公里的高铁里程亟待开通。 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多条曾经被按下的高铁开始重启建设:济枣高铁、济济高铁、石雄城际铁路…… 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其中3月份单月投资额更是高达596亿元,同比增长10.4%,刷新了历史记录。 开局即是冲刺,而背后庞大的资金量从哪来? 答案已经昭然欲揭。 此外,还有一个更严峻的考验。三来,高铁“大基建”虽未结束,我们又同步迎来了“大维修”时期。 这一点,在智谷趋势去年年底的《趋势研判》中写得清清楚楚。 伴随着中国高铁网的逐步成型与老化,从去年开始,中国高铁就进入了大规模维修周期。





这里所指的四五级维修,指的是高级维修,需返厂维修。 神州高铁年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铁路后市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普遍在 20%以上,而申万宏源研究则指出,当前我国铁路运营维保支出一般占总投资的 2%-3%,两者之间存在10倍的差距。 这就意味着,要维持中国铁路长期稳定运营,就需要有周期性的大投入。 中国高铁,从生产力变成“成本”本身,足以说明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 当三大周期叠加:本息偿付高峰期、高铁建设提速期、大规模维修周期……过去享受了太多补贴和便利的消费者,不得不成为时代艰难前行的一份子,为高铁持续深入大国肌理贡献一份力,掏一份钱。 4 房价落,万物“升”。 这六个字,或许最能解释这两年来种种涨价的怪现状。 当最能体现普通人收入情况的市场经济底色行业,如餐饮零售等,用花式降价抗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消费降级大潮; 曾经依靠地方补贴的公共服务类行业,却因为没有昔日的“买房大军”可以支撑,各类补贴难以为继,因此在定价上不得不回归市场,乃至“被迫涨价”。 存量时代,这都是必然现象。 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0.0%,同步增长的,还有相关企业的市值。 方正证券指出,提高地方国央企盈利能力后增发、甚至出售国有持股以获得收益,这会是内陆地区政府维持营收、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一剂猛药”。 凡此种种变化,都将与每个普通人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