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7岁的张明光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
出身寒门的他,跋山涉水了20年,才走到了光宗耀祖的这一天。毕业后,张明光凭借优越的学历,毫不费力地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也开始与女友谈婚论嫁。
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后,张明光突然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出家当和尚。
一意孤行的他,不顾女友的泪水和劝阻,无视父母的下跪和哀求,毅然决然地踏进了龙泉寺的大门。
寺中岁月倏忽,十六年恍然如梦。
如今的张明光,后悔了吗?
1980年,张明光出生于河南商丘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三个孩子,他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
张明光的父母靠着干农活养育三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但幸运的是,张明光从小就十分懂事,更是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虽然出身农村,但张明光的父母比谁都懂得读书才有出路的道理,见小儿子这么聪明,便尽全力供他上学。
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之下,张明光一日日长大,成绩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
可惜,父母务农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三个孩子读书的开销,为了让最有希望的张明光读下去,哥哥和妹妹先后退了学。
从那以后,全家人改变命运的重担就落在了张明光一个人的肩膀上。
张明光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想不想要,只能按部就班地中考、高考,一步步走出农村。
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张明光成了“全村的荣耀”,左邻右舍提起他都说是“文曲星下凡”,赞不绝口。父母也觉得孩子有出息,总算是有了苦尽甘来的盼头。
可与此同时,考上清华的张明光却半点也不敢松懈。
在清华,状元一抓一大把,会读书不是什么稀罕事。张明光学的专业是工程热物理学,热门理工科更是人均学霸,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压力也是动力。凭借惊人的毅力,张明光在书本的海洋中求知若渴地钻研,最终一路攻读到博士学位。
有清华博士的头衔做敲门砖,毕业时后的张明光走到哪都是香饽饽,很快就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
人生走到这一步,张明光已经完成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逆天改命”,成了亲朋好友眼中的人中龙凤。
但工作了半年左右,张明光的思想却发生了巨变。
也许是因为无法适应工作中的人情往来,也许是这么多年的苦学压力终于开始反噬,总之,张明光在迷茫和困惑中,决心向佛学求一个答案。
决定在龙泉寺出家的那一刻,张明光没有给家人一丁点准备时间,就突然告诉他们:我要当和尚了。
女友无法理解,哭着劝阻过他,可张明光不为所动。老家的父母听后更是如闻晴天霹雳,连夜赶往北京,想找儿子问个究竟。
当时,张明光已经在龙泉寺削发为僧了。
为劝儿子迷途知返、早日还俗,一把年纪的父母甚至下跪哀求他。看着父母老泪纵横的面庞,张明光心有不忍,却不曾有过半点动摇。
他劝慰父母:“做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盲从。”
其实,张明光研习佛学,并非父母以为的一时冲动。
成长路上,张明光一直像个不知疲倦地机器,披星戴月地用知识武装自己,也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他并不认同自己接受过的教育,他说:“教育是把人点燃。凡是看到,皆是希望。”
没有被点燃过的张明光,精神上有着巨大的空洞。高薪的工作可以改变贫困的现状,但无法弥补他内心深处的空虚。
步入社会以后,张明光甚至开始莫名其妙地出现焦虑和愤怒的情绪。在这种时刻,佛学总能带给他最深的平静与安心。
可外界无法理解张明光的决定,一时间舆论四起。那段时间,“不孝”、“迂腐”、“读书读傻了”这样的骂名,纷纷朝张明光涌去。
但张明光早已超然物外。踏入龙泉寺大门那天起,他就放弃了“张明光”这个背负着世俗枷锁的身份,成为了“贤清法师”。
任世人谩骂痛斥,他只伴青灯古卷,把手中的佛经静默翻了一篇。可是,他留在尘世的父母,却要替他承受数不清的同情、讽刺或者嘲笑。
也许对于张明光来说,佛学从来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而是他心灵深处召唤的“灵魂归处”。
可这个选择对于他的父母家人来说,终究太过残忍。
张明光的同学曾评价他:“虽然个人选择与他人无关,但他的选择未免有点自私,连父母的生活都没点亮,谈不上成功。”
可如今的贤清法师,早就放下了对“成功”的渴望。
16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时代已然到来。现在的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更需要确认自我价值,确认自己有超越数据和算法的,无法被机器取代的价值。
就如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演讲《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中说道:“当科学家费尽心力爬到山顶时,佛学家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因此,张明光当年一心向佛的决定,也迎来了口碑逆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他的做法表示理解。
更重要的是,张明光和父母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如今,老两口空闲的时候,还会去寺庙里陪陪儿子。
这些年,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不再似读书时那般心事重重,心里也觉得宽慰。
这几年,张明光出家的“龙泉寺”突然火成了“网红寺庙”。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寺庙里的“研究僧”含量太高,推翻了大家对“寺庙”的刻板印象。
以张明光为例,毕业于清华理工科的他,将自己学习到的现代管理理念,应用到了寺庙管理中,将龙泉寺的运营制度规范化,香火也越来越旺盛。
他还善于利用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借用新媒体等途径传播佛法智慧与学识,开展国学讲座,让更多人领会佛法的精妙。
像张明光这样的“身怀绝技”之人,在龙泉寺可谓俯拾皆是。
有人说,龙泉寺是全国最强科研实力寺院,也有人说,龙泉寺是“清华北大佛学分院”。这些代号,就足以说明龙泉寺的法师们实力有多强。在这里,法师当中不光有来自清北的硕博研究生,甚至还有名牌大学的教授。
助力龙泉寺走红的那位网红法师,法号贤信,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曾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格子间码农。
现在,他牵头打造了龙泉寺的信息中心,开发了聊天机器人“贤二机器僧”,还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大量的佛经整合研究当中,运用大数据整理藏经名录,省时又省力。
贤信打造信息中心的初衷,就是因为他师父的一句话:“佛教是古老的,但佛教徒都是现代的。”
此外,贤信法师还带着僧团参加过全球性的IT盛会,受邀到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做跨国演讲。不但走红了网络,还走出了国门。
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法师贤书,本名刘书宏,在寺院里负责动画和漫画制作。他出家之前曾是一名作家,还经营了一家广告公司。
他的出版作品《盲流》、《半路出家》、《我就是希望你快乐》等受众甚广,给无数读者带来了温暖和安慰。
此外,龙泉寺的监院贤立法师,负责寺庙的工程建设,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贤律法师,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博连读于北京大学,专长是用量子力学阐释佛法。
这些身怀绝学的“扫地僧”,用自己的专长打破了世人对佛学的刻板印象,也为佛学注入了时代的活力。
其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玄学”的拥趸者,并不是一种偶然。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只是逃避现实,更多的,是时代在推动着我们向内求,让自己的精神与灵魂有处安放。
就像余华老师说的:“年轻人上香也是一种上进。就想自己命运里边,是不是还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在前面等着我,证明他还有上进心。”
在这个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能怀揣着希望的火种,为心灵找一份安全感,本就是一种上进。
但请永远记得,在做出任何选择的时候,不要以伤害最亲近的人为代价。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我们都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