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8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拍下眼中的世界:小红书最火摄影师 平均身高1米3(图)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9440
帖子
329441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20:0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年级的小女孩保地有一点紧张。她站在台上,指着自己拍摄的一张小牛照片,尽管汉语表达十分有限,但还是鼓起勇气向台下的观众介绍这份作品: “周五放学时,我问爸爸,我们家有没有生了小牛,爸爸说生了一个白白的,我立马去牛棚里看了看,可爱极了。刚好我带了一个相机,就拍了下来,我们那边5月份的时候还在下雪,它穿着红色的棉袄,也方便我们平时找到它。”


保地/摄 5月11日,小红书联合“你看摄影助学计划”的两位发起人张轩诚和孔若琛,在上海举办「海拔4201.31m——牧区儿童摄影作品展」,并邀请了三位参与该计划的牧区孩子来到现场分享镜头里的故事,来自青海囊谦县吉曲乡山荣小学的保地就是其中一位。 在张轩诚眼中,孩子们通过这些照片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也打破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常规认知:就像保地图片中的牦牛,不光只是给牧民提供生活的保障,在更多的时间里,他们是与牦牛群相依相存、彼此陪伴的状态。 而眼前的这些儿童,曾经只去过离村子3小时车程的县城,如今却横跨大半个中国,来到3000公里外的城市举办属于自己的摄影展。一场摄影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广阔,看见更多的人,也被更大的世界看见。 而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相遇,还要源于小红书上的一场看见。


保地/摄 海拔4200m,第一批被看见的孩子 在这群儿童被世界看见之前,是小红书博主张轩诚、孔若琛先看见了他们,并在这片土地上一同发起了“你看摄影助学计划”公益项目。而它的源起,还要追溯到十余年前的一场奔赴: 2010年玉树地震重建后,孔若琛曾前往玉树扎芒村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并与当地的扎芒小学建立了深厚友谊,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这里教育资源的匮乏和紧缺,一直希望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学摄影,在前期是很难想象它最后会呈现出什么效果的,一来牧区整体的生活环境比较落后,二来小孩子可能连说话都不是很流利——但因为孔若琛在这所小学支教过,我们有了实践想法的机会,也从中看到了一些可能。


江央多杰/摄 2019年,当孔若琛、张轩诚与何林涛三人萌生出“让我们来改变点什么”的想法时,他们便开始调研中国乡村的教育实践案例,最终决定结合自己的特长、用“摄影”走近扎芒小学的校园。 通过众筹,他们获得了项目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但紧接着摆在面前的,是一个个亟待考量的问题:面对一个不到10岁、连汉语都说不流利的孩子,要如何更好让他们感知摄影的魅力?如何筹备资金和选择器材? “我们最初就希望给每个孩子都配备一个相机,目前使用的主要是大家捐助的闲置二手数码相机,市场价值大概在500~800元区间。一来是它比较小巧,二来是它不像手机,我们担心如果使用手机这个工具,会给孩子们带来摄影之外的干扰。但这些相机比较老旧、孩子们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磨损,所以每年都需要不断更新器材。”


才仁拉毛/摄 为牧区儿童开展一场教育的背后,需要付出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努力。孔若琛、张轩诚等人的前期筹备时间长达半年: 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对象的语言能力、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来准备对应课程,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合理使用启动资金购置好摄影设备、教学用具、氧气瓶等必备用品,结合当地的气候安排接下来的行程。 最终,在2019年5月4日,三人带上8台二手相机踏上前往扎芒村小学的路程,为当地二年级的全部孩子开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摄影学习课。


昂文嘉措/摄 平均身高1.3m,他们拍下眼中的世界 “你看摄影助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很简单:每年夏天,两位教师都会来到学校,用10~15天的时间为孩子们集中授课、告诉他们相机的基本操作方式。 张轩诚并不希望孩子们进行故作深沉的表达,只想让他们展开最单纯的记录,“比起强调摄影本身的理论,我们更多是教他们怎样使用这个工具,以及在拍摄过程中(尤其山上)保护自身安全”。 每年授课结束的时候,张轩诚等人都会将相机留下,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创作,半年后再回收一次照片。时间线的拉长,也让孩子们得以脱离校园这样单一局限的创作环境,可以拍摄家庭甚至游牧生活的一些照片。


索南扎西/摄 孩子们很快便学会了用相机记录眼中的世界。在记录牧民生活日常的同时,不少照片甚至呈现了玉树地区独有的风土人情—— 比如保地拍下穿着红色棉袄的小牦牛,这是它们抵抗高原早晚酷寒的必需品,也是牧民迅速锁定方位的标志;俄斯拉毛在清晨拍下自家窗外的景象,展现这片土地最生机勃勃的夏季,而短短2-3个月之后,就会迅速进入衰败枯黄的秋季和寒冷惨白的冬季; 更松代吉拍下了牧民在虫草季的劳作过程,看他们如何在广袤的山地植被中发现如钉子般细小的虫草——作为我国虫草的优质产区之一,这种被誉为高端补品的“小草”早已成为玉树地区牧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挖草大军在寻找虫草时的敏锐的目光,都留在了镜头里。


义西才措/摄 但比起那些融入在背景中的地貌文化,孩子们留下更多的是鲜活童趣的瞬间——让孔若琛印象深刻的一张自拍照中,10岁男孩昂文嘉措自己研究出了相机的新功能,在菜单中找到定时模式并设置好时间,冲回镜头前毫无顾忌地放倒自己,还原了一个有着蓝天、草原、四仰八叉的童年。 “我真的非常喜欢这张照片,更让我惊异的一点是,我其实从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提起过自拍功能,而这张照片是昂文在拿到相机后的第三十五天拍下的。我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新奇想法感到惊喜,也看到了他们对于摄影的理解和热爱,没有这些,就不会有这张照片的诞生。”


昂文嘉措/摄 回收孩子们的照片后,张轩诚将小红书作为唯一的发布平台——在这里,人们看见达娃旦周用摄影机拍下身边的朋友、朋措达杰结合奥特曼等玩具塑造一个电影场景,大家惊叹于这群从未接触过的孩童和他们眼中的世界,也用热情的点赞和评论让作品被更多人看见。 还有小红书网友留言称,孩子们的照片让自己想起了刚开始拿相机的时候,“当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纯粹是拍下喜欢的东西;现在对摄影懂得多了,走在街上反而很迷茫,拍出来的照片像是皱巴巴的公式。”透过儿童们在海拔4201.31m上的取景框,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个干净纯粹的远方,也是不曾被条条框框局限的童年。 横跨3000公里,他们去往更远的地方 5年,100多位学生,100余台相机,这是“你看摄影助学计划”公益项目的宝贵成果——曾经只去过离村子3小时车程县城的孩子,如今却横跨大半个中国,来到3000公里外的城市,也被更多人看见。 在5月11-12号举办的“海拔4201.31m —— 牧区儿童摄影作品展”中,无数人看见小朋友的成长,也被他们的世界打动和治愈。 摄影师张轩诚还分享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最早的一个学生达娃旦周,他视力并不好、有一只眼睛是弱视,但他学着用这个机器去拍下身边的朋友们,这样等自己老了还可以看到他们年轻时的样子,“当时给我的震撼是很大的,他认识到了照片的特质就是凝固时间,它让你在数年之后还可以看到当年记录的画面,而且他在拍照过程中也找到了一个情感寄托”。


达娃旦周/摄 除了实现摄影教学的初衷,这个持续了5年的项目,也正在慢慢掀起一场蝴蝶效应,为更多像青海玉树地区一样的孩子带来变化—— 在小红书上,有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工作的朋友主动联系过来,表示希望合作开启线上课程、和城市儿童用摄影作品互相交流。张轩诚等人也正在展开尝试,他认为未来可以在小红书上和知名摄影师进行跨界联动,通过线上教学的技术手段,打破当地环境和身体条件的局限,为孩子们提供更高的教育频次。 “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比较有限,但他们在儿童阶段需要接受到的教育,包括所需要看到的世界和生活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人正在意识到这一点,也尽可能对孩子们的素质教育提供资助,不管是美术还是音乐、舞蹈,包括绘画,以及现在这种摄影的方式。”


朋措达杰/摄 作为项目的发起人,比起快速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范围,张轩诚和孔若琛等人始终持续扶持着同一间小学的儿童,并且不断与之建立着深度的联系——让孩子们通过相机记录生活、观察世界、表达自己,一开始是他们发起项目的初衷,如今也成为他们持续推进项目的动力。 在漫长的时间刻度上,更多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而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群牧区儿童用相机看见世界,也因此被整个世界看到的故事。


保地/摄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