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新京报曝光的煤油食品油罐车混装乱象,引发了巨大的舆论海啸,从央媒到业内人士再到普通消费者,无一不在谴责。国务院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对事件进行深度调查。但是另一种声音开始出现,新京报被批为境外势力并抓住中国人民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疯狂炒作,获益的将是进口食用油公司。
司马南也深夜为中储粮喊冤,建议将披露这个事件的媒体以及相关人员一同列入被调查的对象、将中储粮的竞争对手,境外阴谋一并调查。
新京报记者的这次曝光,赢得了全民赞誉与尊重,但是面对如此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想到还是有人将矛头对准了揭露真相的新京报。
目前对准新京报的声音主要是:
其一,中储粮把油卖给别人,人家用什么车来运油,跟中储粮有什么关系?这件事最应该受到调查的是承运方和购买方,严查这些油品的最终下落。
其二,新京报曝光了食品油公司背后的中储粮,但是报道中没有曝光一个买家和运输公司。司马南质疑新京报这篇报道是竞争对手所为。
其三,中储粮这次食用油风波的背后,很多消费者不再敢买中储粮的食用油,那中储粮仓库中庞大的库存是有保质期的,周转慢一点,保质期一过,这些库存产品就会变成废品。外资食品油公司成为获益方。
因此,有些人把报道背后的境外势力,放在国际四大跨国粮商身上。
比如有网友指出:“这件事情的背后,是国际四大跨国粮商已经控制了中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中粮在他们面前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这次事件,会对中粮造成重大打击。”
有网友进一步指出: “中储粮是大型央企,汇福也是咱们自己企业,都是妥妥的民族品牌,这些企业这几年一直顶着压力与国外公司竞争。我们熟知的金龙鱼根本不是什么国货,而是新加坡公司,后来被美国ADM公司收购了。虽然这次出了点小问题,但是我们消费者还是要考虑长远,继续选择支持民族品牌。”
综上种种看法来看,当我们在庆幸中国还有调查记者的时候,没想到还是有不少人,开始从“爱国”的角度,对民族企业产生了深深的担忧,继而质疑报道的动机。
但这些人忽视的是,从曝光的情况来看,食用油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卖油的厂家不管,买油的公司不知情,运输订单又层层转包,当询问司机是否会清洗以及对方是否会查验时,司机表示都是自己拍食用油这3个字,罐车司机甚至会用以前的照片蒙混过关,或者直接喷漆换标,对方也不管。
如果他们能严格检查,对于食用油这种关乎生命健康的产品,派专人监督做到食用油专车专运,装煤油的油罐车,又怎么可能有机会装食用油呢!
甚至煤油化工罐车与食用油罐车混用2005年就被报道过,这种事情的跨度又怎么能长达十几年之久?
他们眼中获益的外资品牌金龙鱼也已波及,也被曝出处于该罐车的货车轨迹之下,该车曾在集团旗下武汉、陕西工厂卸货。目前还在开展自查,股价大跌8%。难道是外资失算了?
如果外资品牌有问题,该处理的处理,该问责的一样要问责,民众也一样会抵制。
食品安全大于天,食用油煤油混装的问题严重性甚至远远超过地沟油,每个人的餐桌上都要吃食用油,不管你的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逃不过,食用油不安全了,你买的菜再干净卫生都没有用。
这件事,司马南甚至质疑是竞争对手所为,问题是,这种事情让整个食品油市场的信誉被败坏,又有谁能独善其身?谁又能获得好处?
况且,谁有问题,不管内资外资,都要被追责。百姓的生命健康都没有保障了,还如何保障这个民族品牌的安全?民族品牌威胁全民健康,就可以无罪,可以无责?
有些老百姓,真的很善良,他们不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担心他们自己未来会不会得癌症,却处处为这些民族品牌着想。
而现在中国的新发癌症是全球第一,占比23.7%,是印度新发癌症人数(6.9%)的三倍。印度的食物干净程度是什么样,国人都有了解,但是为何中国新发癌症是印度的三倍?而美国的报告中,为何中国移民体内重金属含量高? 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现在是民族品牌不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当回事,央媒都在说这种做法形同投毒,国务院已经成立调查组要彻查油罐混用乱象,但很多民众竟能罔顾自己的健康给民族品牌树立假想敌,反过来说,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还是没有活明白。
这也难怪这些企业敢乱来了。
国内市场这么大,倒下一个坏企业,自然会有一些好企业来做大信任、做高标准来拿下这个市场,29万婴儿被三聚氰胺毒害的三鹿奶粉倒下了,国内奶粉市场完了吗?
而粮油市场是国家管控的基础民生,这个市场,也必然会在国家的掌控之下,良币驱逐劣币,才能让整个市场变得更好,我们需要的是敬畏市场,尊重民众健康的好企业,而不是投毒戕害国人的坏企业。
一些消费者需要反省的是,如果你自己都没有自我权利意识,处处帮助企业对外树敌,恐怕处处被坑的就是你们。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为什么现在有说法认为“五个调查记者顶得上100个市场监管”?因为这个报道的意义,不亚于当年曝光三鹿奶粉事件,它会挽救很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很可能直接或者间接推动这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在国务院调查组介入调查的情况下,未来食品安全的监管可能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这种报道,为媒体树立了一个榜样,它很可能会成为推动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真正落到实处的一次重大的新闻报道。
作为普通消费者,需要认清,树个外敌的靶子转移视线,这种想法,是这些企业乐于见到的,这意味着他们以后继续这么干,就更加有恃无恐。
媒体的曝光与谴责,不是为了打倒这家公司,而是为了每个人的健康更有保障,是为了让整个行业改变,是为了让他们对食品安全有基本的敬畏,知道这种事情的严重后果。对此,人们是时候要有清醒的认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