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58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低估12万亿化债!中国财政发力才开始,明年更给力(图)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8090
帖子
328091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0:3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市场期待的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开始兑现,第一项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下称化债)力度超出市场预期。 近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会上,公开了12万亿元的化债组合拳,此举直接让地方在2028年底之前偿还隐性债务规模减少12万亿元,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5年节约利息约6000亿元,让地方腾出巨额资金、精力去支持投资和消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 而这只是财政发力的开始。 财政部通过安排有关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补充中央收入,增发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补充地方财力等举措,来支撑有力度的财政支出。且财政增量政策中的支持房地产税费新政即将推出,专项债支持收购土地、存量商品房新政正加快落地,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新政加快推进。 更关键的是,蓝佛安再次强调中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后,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这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等,这为明年财政发力打开了想象空间。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12万亿元化债新政力度超预期,意义重大,不仅大幅减轻当前地方化债压力,更激发地方发展经济活力和改善民生能力,叠加即将出台的支持房地产财政增量等举措,将更大地发挥财政政策稳经济效应,助推今年经济增长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更关键的是,明年财政政策力度大概率强于今年,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有望突破3%,财政支出规模更大。 12万亿化债效果不应低估 为了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早在2018年,中央要求各地在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的基础上,用十年时间即在2028年底前将存量隐性债务全部化解完毕。 按照这一要求,2018年开始各地积极化债。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隐性债务余额降至14.3万亿元,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50%,隐性债务风险整体缓解。 不过,要完成上述2028年底前隐性债务“清零”目标,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在2024年至2028年五年内拿出资金、资源,偿还14.3万亿元隐性债务,这对部分地方政府来说压力很大。 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税收增长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与各地此前对化债资源的预期有一定差距,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难度增大。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不仅存在“爆雷”风险,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 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拿出一套化债组合拳,即2024年至2028年五年内允许发行总计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10万亿元隐性债务;与此同时,对于2万亿元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不再要求在2028年底前全部偿还,而是按照原先合同在2029年及之后偿还。 如此,地方原本要在2028年之前偿还14.3万亿元隐性债务,在上述12万亿元化债政策支持下,变为只需偿还2.3万亿元,2028年之前的化债压力大幅减轻。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此前地方忙于偿还隐性债务本金利息,资金压力大。这次12万亿元化债政策直接解决地方燃眉之急,将地方从化债压力中解救出来,从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腾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聚焦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用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使得期限结构更长更合理,地方政府债券利率也明显低于此前隐性债务贷款利率,按财政部测算5年节约6000亿元。”杨志勇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长期关注地方债,当他看到此次12万亿元化债新政,感觉超出自己预期,也超出很多市场机构预测。此前专家和机构预计化债规模基本在2万亿元至10万亿元之间。 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这次隐性债务置换,基本上实现了隐性债务显性化,债务更加公开透明规范,地方债务的存在形态从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双轨”管理全部转向以显性债务为主,这本身就是一个降低风险的过程,便于监管。 他表示,这次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债政策,抓住了当前主要矛盾,即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能力和积极性,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秘诀。化债举措快速落地,配合其他财政增量举措,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更大,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上图来自华创证券研报(下同) 支持楼市、增加收入举措加快落地 财政四大增量政策中,12万亿元化债政策已经明晰,对市场来说至少是符合预期甚至超出预期。尽管其他三项财政增量政策未出,但已经“箭在弦上”,值得期待,其中首要备受期待的是支持房地产稳定的财政增量政策。 在推动房地产止跌回升的一揽子政策中,财政政策不可或缺。10月中旬,财政部表态正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并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蓝佛安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 此外,财政部此前表态考虑到当前已建待售的住房相对较多,支持地方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考虑到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是财政稳定楼市的关键举措。 蓝佛安表示,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需要各项政策统筹发力,从财政政策来看,我理解的是能出尽出,而且强调加快出台,目的是跟其他稳楼市政策一起尽早发挥合力效应。”杨志勇说。 除此之外,蓝佛安表示,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罗志恒表示,结合上述表态,不难发现财政增量政策正在密集出台,加快实施,因此财政政策力度并没有低于市场预期。 此前有人期待年度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等,以补充财政收入,支撑财政支出。这一期待在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中落空。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补充财政收入的增量举措。 针对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长不及预期,蓝佛安介绍了增量举措,包括安排有关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补充中央财政收入;动用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政府存量资源资产,必要时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罗志恒表示,补充财力除了上述增发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之外,还包括上述盘活资产、增加相关单位上缴收益等非举债举措,这跟增发国债、地方债效果一样,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保证重点支出。 蓝佛安表示,我们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资源,能够保障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重点支出力度不减。


明年财政政策力度大,赤字率破3% 由于今年仅剩不到两个月,市场对财政政策力度不应只着眼于当前,更要放眼明年,甚至未来更长时间。而明年财政政策力度将强于今年,更有力度,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蓝佛安在上述会上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罗志恒表示,这一表态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体现明年财政政策力度大概率比较大,财政赤字率突破3%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有较大可能性,财政支出强度比今年更大。 他进一步解释,之所以明年财政支出强度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化债新政,可以让地方政府腾出更多财政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发展。而稳定资本市场、稳定楼市一系列政策落地,推动房地产市场等止跌回稳,也有助于带来房地产税收、土地出让收入止跌回稳。另一方面,财政赤字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扩大,也将增加财政收入,以保障更有力度的支出。 杨志勇表示,财政政策的力度应因时因势而变,如果社会有需要,就相应加大力度。一方面,从我国赤字率来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从政府的债务水平来看,我国与全球横向对比,水平仍然偏低。这意味着未来财政政策有较大加力空间,只要有需要,财政政策力度就可以进一步加大。 蓝佛安表示,我国政府负债率(67.5%)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G20平均负债率约118.2%),且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总的看,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