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发育严重迟缓的儿子送进哈佛 我从不怕输在起跑线”

[复制链接]

32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28041
帖子
328042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02: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制造中产家长焦虑的源头,莫过于超前学习:比别人学得更快,更前,更早,赢面就更大。 这不,这两天一则消息让人大开眼界:上海一所幼儿园竟然要开始文理分科了,从中班选拔孩子竟然要开数学竞赛课了?!这个课程还被不少家长盛赞为「幼儿园新标杆」,狠狠拿捏住了焦虑家长的心。 这种现象的另一面,那些一开始学得慢一些的孩子早早被打上了「落后」的标签。 但当我们把时间拉长一些,再长一些,命运却带我们走向了不同的分叉口。 今天,谷雨星球#100个中产妈妈的故事要讲的,就是一个出生拿着一手烂牌却逆转命运的一家人。


曾经陪爸爸毕业的张轩溢,今年5月也从哈佛毕业了孩子叫张轩溢,一看简历就是众人羡慕的学霸:本科被芝加哥大学录取,是当年美本录取深圳地区第一名,攻读人类学和心理学双学位,以「荣誉毕业生」毕业;同年被哈佛大学录取,继续在人类发展与教育专业深耕,今年5月刚刚毕业。 但他身上还有另一层标签: 他婴儿时曾因发育严重迟缓而被判定为轻度脑瘫儿,经过系统康复治疗直到3岁多才勉强接近正常儿童,10岁又罹患严重的血液病,休学一年后返校,14岁左右恢复健康。 这样的孩子,放在超前规划的大背景下,一定是早早下定义落后的。 在他重获了强大的生命力的背后,站着一个十年如一日用爱和耐心浇灌的母亲。





「直到那一天,我11岁的独子,站在17楼阳台上绝望地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的那一刻,我忽然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孩子,不是一台功能失灵、维修中的机器,不是一个只需要关注医学指标和治疗方案的生物体,他是一个人。 他是一个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渴望的活生生的生命」。 妈妈杨泓眼中惊心动魄的这一刻,发生在轩溢突然被诊断严重血液病治疗的大半年后。轻微的挠痒、磕碰都会导致乌青的瘀斑,流鼻血高频发生,像一个瓷娃娃。 这让轩溢在最活泼好动的年纪被强制按下了静止键,休学一年,卧床躺平。 「我脑子里经常闪过一句话:我的生命失去颜色了」。这种被剥夺自由、无法逃离和抗争的感觉,被他形容为「病床感」。


冲破重重阻碍艰难长大的轩溢与爸妈最后一道防线被打破是一个傍晚。 轩溢在病房窗口看到一只蜻蜓轻盈地飞向天空,想到失去自由的自己,连一只蜻蜓都不如,他突然无法抑制地嚎啕大哭,有了从17楼一跃而下的冲动。 幸好妈妈及时赶来,她没有哭着骂他不珍惜生命,而是静静蹲着听他泣不成声地倾诉,深吸一口气,紧紧抱了他一下,然后跑出去打了电话。 「我颤抖着双手给医生打电话,用不容置疑、歇斯底里的吼叫说,“我要带他去旅行,明天就去,不要劝我,不管什么结果,我非去不可!”」。 强忍住按下眼泪和情绪后,妈妈走进来,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笑着对张轩溢说:「快去收拾你的行李吧,我们明天来一趟疯狂的旅行」。 正是这个决定救了孩子,「这句话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世界上最安抚人心的话语,仿佛让我失去希望的生命重新有了一丝可以追寻的光彩」。 去酒店后,他激动地爬上滑梯,肆无忌惮地滑下,任水花拍打着全身。 但瞬间,全身上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青紫血点,母子俩都惊呆了。而张轩溢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转过身,一步步缓慢地走向岸边,一眼都没抬地和妈妈说:「走,回医院」。 「那时候我才清楚地知道,自由是值得我一辈子去拼的,我要过一个我说了算的人生」。 他不再抱怨命运不公,开始捡起课本自学,他要为生命负起责任。 幸运的是,经过一年的休学,轩溢的身体状况稳定了下来。他转进了课业压力较小的深圳民办书院,并在14岁左右逐渐痊愈。


重返校园,终于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奔跑和玩耍


「我父母坚定地相信,自驱力的激发始于自主,而自主的培养,则是从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简单的选择开始的」。 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明知他们的选择是错的,也要顺应和尊重吗?这也曾是轩溢的妈妈思考过的问题。 轩溢所读的国际学校每年都有很多课外实践活动,如果无故缺席,就会被记为旷课,可能未来直接影响录取。 而高二时,他发现有一次的实践活动和两年前的一模一样,就起了逆反心,不想被迫参加「不走心」的活动。 他拖着不报名、不缴费,越有老师来催,他越是感觉被逼迫,内心的抗拒就越强烈。「就算最后真的被记为旷课,我也不后悔。凭什么要委屈自己去顺从一个不人性化、不合理的活动呢?」。


很荣幸邀请到轩溢和妈妈杨泓做客我们的直播间,也是在我做内容觉得最难的时候,得到了同为长期主义者的杨老师的鼓励。老师实在没办法,在缴费日截止的当天中午,给轩溢的妈妈发了微信。 而那时候,父母正在外地旅行,在转机的空隙将聊天记录截图转发给了孩子。得知妈妈知道后,轩溢的防御警戒机制立即启动,「我想了无数种可能,但妈妈无论怎样说我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然而妈妈微信跳出来的第一句话却是:「儿子,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妈妈都相信你是有理由的」。 仿佛积蓄满力气的拳头打在棉花上,一句「相信你」瞬间化解了这么多天对抗学校的负面情绪。 在后来的电话中,妈妈问了两个问题:「你知道被记旷课的后果吗?」、「这可能意味着你无法被美国前30的学校录取,甚至严重到可能没大学读,你觉得值得吗?你愿意承担吗?」 孩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知道,什么后果我都愿意」。 妈妈的情绪没有什么波动,只是说,「那好,我和班主任说,你选择不去,同时愿意承担后果,他们可以记旷课」。停了一会儿,妈妈又说了一遍:「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妈妈都相信你」。 挂掉电话,他原本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我真实感到了妈妈无条件的支持和接纳」。


妈妈将决定告诉了班主任,再次给他打来电话,而这次又多了几句不紧不慢的话: 「你有没有想过,老师轮番做你的工作,他们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可能是老师看重你,希望有你的参与,让本来不咋地的活动变得更有意思,成为同学们美好的回忆?」 停顿了半刻,似乎在给儿子的思考留白,妈妈又肯定地说:「妈妈相信,这是你能够做的贡献,也是你能推动的改变,你的独特价值」。 正是这一番不动声色的鼓励,让张轩溢多天积累的负面情绪有了一个出口,他决定重新思考这个决定,含着眼泪和妈妈说:「我决定了,我去参加」。 而事实也证明,当换了个心态,以「价值创造者」的角色全情参与这次活动,收获比想象中更多。 作为一名家长,当我全程看完母子俩安然解除这次叛逆危机的故事,对妈妈的耐心和笃定无比佩服。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价值观、自我认同激烈震荡的时期,个人意志越来越强,即便处于纠结中,也不轻易向父母求助,只是在拧巴中像刺猬一样对抗,越说教越逆反。 「只有真切感到被父母“看见”,情绪被父母稳稳接住,甚至都不需要父母给建议,他们就自己有能力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要相信,孩子会本能地向主流社会所认可的价值发展」。


在深国预时,张轩溢年年获得学校奖学金,还创办戏剧社团,成为学校戏剧舞台上的主角、歌唱比赛的冠军,是妥妥的风云人物


虽然从小被父母「训练」独立做决定的能力,但到了大学申请的前半年,他还是不知道选什么专业。 他选的AP课程偏理科,在国际数学比赛中获过大奖,还去哈佛夏校上过化学课程,但理科似乎还没让他心动到要花四年学习。 难道要选择当下热门的计算机、商科吗?张轩溢向父母寻求建议。 他们首先向儿子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意见:「这两个专业和你的个性、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似乎不契合。即便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但如果不是兴趣方向,内心得不到正反馈,恐怕连大学四年都不一定坚持得下来。 我们希望,你的专业像你钟爱的游戏一样,谈起它会眼睛放光、神采奕奕,哪怕遇到困难也自信乐观、充满斗志」。 但父母对海外留学完全没有经验,无法单凭自己的视角指手画脚。灵机一动,妈妈想出一个「看见计划」——带轩溢去拜访身边的专业人士,聊聊他们当年是如何选专业的,现在又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看见世界,看见专业,看见自己」。


他们拜访的第一位行业前辈,是深圳大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并由博士生带着参观了做科研的实验室。然而,听着对方兴奋地讲述平时如何做实验、跑数据,轩溢却无法找到共鸣。 「做科研的日常生活,是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每天8-10小时泡在里面,有时候吃饭睡觉都会忘记。虽然这给眼前博士哥哥带来了莫大的满足,也十分令人敬佩,但这却不是我会甘之如饴的生活方式」。 当天回来以后,他细细梳理自己的思考,忽然想到,自己从小不断的生病住院,经历了大小生死考验,让他一直对人类情感背后的底层逻辑充满好奇,想去探索背后情感与行为相关的心理机制,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心理学」从心底冒了出来。 后来有一天妈妈从台湾出差回来,十分热切地推荐给轩溢一段录音,是来自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台湾人类学家翁玲玲的一段分享。 对于张轩溢来说,人类学和心理学有相似之处,但依然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他不想听。妈妈也没逼他,就故作平静地说,「这绝对是个很有意思的讲座,给妈妈一个面子,只听5分钟,如果不感兴趣就不听」。 没想到的是,正是这5分钟的内容,让张轩溢一下子被击中,对人类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比如为什么大众认为女性更爱购物逛街,而男性总是直奔目标,买完就走?这是因为早期人类社会的分工中,男性需要稳准狠地狩猎,并迅速拿回家养家糊口,要求力量强大、敏捷高效。 而女性则会三五成群,散步到周边采摘蔬果、寻找水源和药草,需要更强的耐力、记忆力和关注细节的能力,逛的时间越久,收集到的生存资料越丰富。 「那一刻,我长久以来的迷茫困惑好像一下子被消除了,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 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提供全新的思路来帮助大家解除成长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惑」。 于是,人类学成为17岁的张轩溢坚定申请的专业。而如今,23岁的他已经在热爱的领域开启新征程,在波士顿做一名幼儿园老师。 人生还很漫长,我们仍然会遇到很多的坎儿,名校学历并不会成为「免死金牌」。 但是也一点不怀疑,他已经不惧风浪,自在翱翔。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