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先,我是湖南人,其次,我大学学的是环境科学,虽然已经毕业很多年了而且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但基本知识还是在的,苯,非常危险,非常非常危险,而且不易于被感受到。
这玩意对人体的影响是长期的,强调一下,苯是一级致癌物。
目前官方的通报信息就只有以下这些内容:1)侧翻罐车装了33.5吨的粗苯;2)泄漏粗苯已经流入附近河流潇水;3)救援人员构筑了7道堤坝,截流了污染物;4)自来水和潇水水质没问题,城区供水可以放心饮用。
然后,就没了,可能是由于时间关系,反正我觉得通报出来的信息太少了,比如构筑了7道堤坝,在哪里构筑的,污染的水流流经区域是哪里?这些范围应该通报出来。
城区自来水正常,那周边村庄呢?地下水还能不能喝了,如果不能喝了,普通民众应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自己的饮水安全?还有就是,我看网上有曝光出来的图片,现场处理的工作人员戴着个口罩就上了,这是苯泄漏啊,戴个口罩管什么用,预防这玩意至少要防毒面罩大抵。
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具体的泄漏数据,通报上只是语焉不详地写了有泄漏,其实这个数字很容易得到,看车上还有多少,比如只剩10吨了,那泄漏量至少早20吨以上,这可不少。
根据通报,罐车是晚上4点侧翻的,应急响应是8点发出来的,工作人员大概是7点赶到的,司机似乎是跑路了,也就是说泄漏实际上可能持续了3个小时(就冲这一点,司机牢底坐穿都不为过)。
当地天气也不好,在下雨……这意味着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就目前的这个通报内容,信息太少太少了,主要缺乏三方面的信息,第一是具体的泄漏情况以及可能的污染范围;第二是核心数据监测的位置,得让人知道哪块区域的具体情况究竟如何;第三是普通民众的应对措施,但目前似乎就是一句放心,不信谣不传谣就完了。
但不信谣不传谣的前提是重要数据和信息公开、及时通报,很遗憾,以上全没有。
至于空气监测数据,通报上提都没提,我们都知道,粗苯是易挥发物质,4点侧翻,7点开始处理,你要说空气没有受影响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应该立刻对泄漏点附近区域进行空气监测。
当然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应该穿好防护设备,不过现在说这个已经太迟了。
我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事实上我觉得当地已经做得很给力了,事情发生在31号,31号是正月初三啊,大过年的,早上7点开始调集人员,从7点到9点两个小时就掉了40台车,清理污染物,转移人员,动作已经很迅速了。
但这仍然是不够的,如果泄漏量足够大的话(目前就是不知道多大),应该省级或者国家级的机构来处理这个事儿,苯,很危险,而且很难处理,在地下水或者土壤里十几年几十年都会有影响。
我讲个新闻你就知道了,2014年的时候,兰州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的事儿,引起当地高度关注,环境部也派人下来查了,最后查出来的结果是,水苯超标和当地30年前的一起石油事故有关。
过程有点复杂我就不说得太详细了,简单来说,当地兰州石化上个世纪80年发生了泄漏事故然后污染了地下水,这些污染物质随着地下水运动,进入到已经到了设计寿命的自流沟,然后污染了水质。
官方报告上写得很直白:「兰州石化公司历史积存的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对输水水体造成苯污染,致使局部自来水苯超标。」那么这些含油污水哪里来的?官方报告也写了:「渗入自流沟的含油地下水为兰州石化公司日常跑冒滴漏和多次安全事故油污进入土壤所致……」
30年了,渗透到地下水和土壤里的苯,只要给它一条缝,照样超标,自然界中实际上苯的降解周期其实很长,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取决于环境,反正没那么短,而人工修复难度也很高。
然后据说永州这起装有粗苯的罐车侧翻以后,当地采用了用洒水车高压水枪把苯冲到下水道里去的处置措施,甚至引发了爆炸。
我倒是不怀疑自来水公司关于水质安全的公告,因为集中供水嘛,完全可以采用人工方式降解水体中的苯,这在技术上不难,化学法生物法都可以,愿意做的话肯定是能做得到的。
关键是很多村庄可能用的不是自来水,而是自己家的井水,这说白了就是地下水,如果是在泄漏点附近,那就很危险了,自来水公司好歹还会监测,村民会检测吗?估计不会,打起来就直接喝。
还是那句话,得有更详细的通报,以及更密集的宣传,现在上个热搜都上不去,怎么让更多人看到?
通报内容至少包括泄漏量、大致的污染范围、各种土壤水空气数据(特别是泄漏点附近区域的空气数据)、自来水滚动监测的具体数据、处置方式、普通民众的应对方式(如提醒泄漏范围内的居民不要直接饮用自家地下水),以及未来数年的应对方式(持续的土壤空气水监测、为泄漏范围内居民修建自来水供水官方等)。
大致是以上,不过毕业很久了,如果有专业错误的话,欢迎指正,这至少算一起比较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