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天荒!四大直辖市人口全部停滞,大拐点时刻来了(图)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38800
帖子
338801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09: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实在罕见。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人口增长都停滞了。 北京:2024年末常住人口2183.2万人,较上年减少2.6万人。 上海:常住人口2480.26万人,减少7.19万人,为减少最多的重点城市。 天津:常住人口1364万人,与上年持平,但自然增长率连续四年为负。 重庆:常住人口3190.47万人,减少0.96万人。 四大直辖市是经济中心,教育资源、产业资源都是顶端的,理应是人口的聚集地,即便在人口缩减的大趋势下,也不应该无一增长。相比而言,深圳、广州的人口都增长超15万人。 四大直辖市各有各的原因。 北京和上海属于一类直辖市,主动划定人口的天花板。 北京自2017年起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部分企业和高校外迁至河北雄安等地,直接导致人口外流。 北京城镇化率高达88.2%,但生育率(6.09‰)仍高于天津(4.99‰),所以其人口减少更多是政策原因。 上海的情况不太一样,虽然也长期执行人口控制政策,通过疏解非核心功能产业、限制落户等方式优化人口结构,但人口大幅减少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资源承载压力较大;二是深度老龄化。 2020年上海外来人口达到1048万峰值后,至2024年累计减少64万,其中仅2024年就减少23.79万。尽管户籍人口因落户政策放宽增加了16.6万,但外来常住人口流出幅度远超户籍增量。 高房价和生活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外来人口的定居难度。2024年数据显示,上海普通小学在校生减少1.1%,居民生活用水量下降0.2%,反映出外来人口减少对城市基础需求的直接影响。 上海还是中国最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超大城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35%。这导致自然人口负增长——出生率4.75‰,死亡率6.28‰,自然增长率-1.53‰。 深圳和上海是鲜明的对比,深圳要年轻得多。 天津和重庆属于二类直辖市,人口停滞的原因也不同。 天津主要是产业调整的问题。天津像石油化工这些传统产业的占比过高,而高新技术产业,比如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仅占20%,不太容易吸引年轻劳动力。 另一方面,天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长期低迷。2024年天津出生率4.99‰,死亡率6.96‰,自然增长率为-1.97‰,连续四年为负。 近年来,天津开始发力抢人,发起了“海河英才计划”。2024年天津又发布了《提升城市服务保障水平促进新市民安居乐业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动用财政补贴、创业支持、购房支持、户籍便利等多种工具,抢夺全国和全球人才。 这些举措还是挺有成效,“海河英才”执行以来,已经引进了超50万人才。引进人才,一方面是阻止人口下滑,另一方面也是补充产能升级所需要的人才缺口。 但产业依然是最关键的,创新产业多、产业升级做得好,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如果说上海需要让自己“年轻”起来,天津则需要让自己“新”起来,在这两点上,深圳都是榜样。 重庆的情况则很特殊。重庆的问题是农村人口太多,而市区的收入薪酬不高。 2022年至2024年,重庆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1.17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44.04万人。重庆农村人口占比28.3%,农村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的65%,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外省。 长沙、武汉、南昌、郑州、西安,这些城市的人均收入也不高,为什么还有不错的人口增量?是因为这些城市受益于强省会战略,会虹吸全省的人口。 而重庆是直辖市,成都虹吸了全四川的人口,也虹吸了重庆的人口。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蓉人口中,最多的便是重庆,多达31.99万人。 不过,重庆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比较好。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26.7%,新能源汽车产量翻倍,带动GDP增速达到5.7%,居直辖市之首,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口外流。 重庆常住人口整体跌幅止住,2023年减少了21.91万人,2024年仅减少了0.96万人。 四大直辖市的人口停滞既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暴露了区域经济转型的深层矛盾。北京、上海通过“天花板”政策优化结构,而津渝则需在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中寻找突破口。 更大的背景是,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未来城市发展将更依赖质量而非规模。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