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读大学”正成为中产阶级的第一张“死亡通知书”。
“我57岁,背着超过55万美元的学生贷款,可能要还到生命的尽头。”
“我卖掉了住了40年的房子,只为还清学贷。”
“我有两个学位,却背了近20万美元的学生贷款。贷款服务商错误撤销了我的减免计划。”
这不是段子,不是个例,而是千千万万美国中产的真实人生。
在这个“知识标价、贷款起步”的国家,一个普通的大学学位,足以压垮一个家庭,吞掉三代人的积蓄与希望。
过去你可能以为,美国是教育的天堂,凭知识能逆袭、靠学历可翻身。
但真实的美国,是一个靠贷款上大学、靠利息喂养金融机构的资本机器。你不是在“接受教育”,而是在签下人生第一份长期偿还型金融产品。
超过4200万人,正在为那张文凭还债,总额高达1.77万亿美元,仅次于房贷。美国梦的代价,排在房子之后,就是大学。
更荒唐的是,从18岁签下贷款的那一刻起,这笔债就能陪你走完一生。毕业不能还清,工作还不掉,甚至到了退休,也还在掏养老金还本付息。
统计显示,超过720万名50岁以上的美国人依然背负学生贷款。他们不是“忘记还钱”,而是根本还不起。
有人卖掉老宅换现金,有人联合子女分担压力。还有人举着横幅控诉:
“死亡,不应是美国老人摆脱学生债务的唯一办法。”
而最先被击垮的,并不是最穷的人,而是最努力、最不敢掉队,以为自己还能“负担得起大学”的中产家庭。
在收入中位数为6万美元的社区,学生贷款违约率反而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地区。这些中产家庭不够“穷”拿不到补助,也不够“富”全额支付学费,只能借债维持体面。而等到孩子毕业,未必找到足够高薪的工作,贷款却像滚雪球般不断累积,最后砸在一家人头上。
安德森借了6.5万美元上学。离婚、失业、照顾母亲让她步步下沉。如今,她每月要还699美元,要还到81岁。而她的收入是3400美元,房租、医保、食品账单排着队。
安德烈大学毕业即失业,只能搬回家。他和父母一起偿还850美元月供,贷款公司的电话打到他父母名下,全家信用评分被拉黑,连贷款买车都被银行拒绝。
对许多美国家庭而言,“教育”已不是通往未来的通行证,而是家庭债务危机的第一张门票。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大学学费涨幅远超通胀与工资增长。十年间,私立大学学费上涨36%,而同期美国人平均工资涨幅仅2.1%。
这笔天价学费并没有转化为更优质的教学体验。根据多份研究,学费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行政膨胀、校园奢华建设、市场营销、排名管理与所谓的“DEI预算”。美国大学越来越像一家“教育外包公司”,为学生提供奢华感而非学术能力。
与此同时,美国32个州削减了对公立大学的财政拨款。学费上涨与补助缩减形成夹击,最终将教育成本完全转嫁给家庭。
“而金融机构紧随其后,为学生提供‘定制化贷款解决方案’:联邦学生贷款利率已超过5.5%,部分私人贷款利率甚至高达15%以上。对信用评分较低的借款人而言,这几乎是一场“高利贷式的赌局”。
贷款按月计息、复利累积、罚金叠加,一旦违约,信用受损,后果不仅是催收电话,而是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全方位的社会性惩罚。曾经的总统奥巴马,也是在44岁才还清自己读大学时的贷款。
教育的定价权彻底交给了市场,美国大学成了学贷链条的利润中心,把“知识改变命运”改写成了“知识绑定债务”。
2022年,拜登政府提出“减免每人1万美元学生贷款”的计划,一度让部分家庭看到希望。但最高法院裁定该计划违宪,减免泡汤。随后拜登提出SAVE还款计划、12个月还款宽限期等补救措施,但这些不过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延迟。
相反地,特朗普团队提出“解散教育部”、终止收入驱动型还款制度(IDR)、削减公共教育拨款……换言之,从共和党到民主党,没有人真正在意“教育平权”,他们只在乎选票和预算。
更讽刺的是,美国教育部长曾公开表示,学生贷款危机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失败”。可真正提出结构改革方案的,却寥寥无几。中产家庭在这场党派对抗与资本游戏中,成了最廉价、最无力反抗的牺牲品。
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等极少数富裕名校依靠巨额校友捐赠推行“学费全免”,不仅帮助了少数贫困生,更成功吸引全球精英。但这只是象征意义的“门面改革”,真正上不起学的人,仍被拦在美国高教的门外。
在今天的美国,大学已不再是阶层跃升的通道,而是阶层筛选的分界线:
富人能靠遗产、信托、捐赠名额上名校;
穷人可以依赖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
而中产,却必须用整整一代人的收入,为孩子搏一纸学历证书。
这场看似普惠的教育博弈,其实构建出的是“学贷墙”——把中产牢牢困在制度牢笼里。
黑人与拉丁裔中产家庭所受打击尤其严重。数据显示,非裔学生平均贷款金额比白人高出2.5万美元,西裔地区的贷款违约率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多种结构性不平等交叠下,种族与债务的双重惩罚让他们更难翻身。
近60%的学贷人群因此推迟买房、结婚、储蓄,甚至不敢生育。教育本该是国家未来的投入,如今却成了遏制生育率、削弱中产资产流动性的最大障碍。
美国学生贷款制度之所以令人绝望,不只是因为它“贵”,而是它没有尽头。
你读大学,是为了摆脱贫困,却掉进了贷款陷阱;你供孩子上学,是为了代际跃升,却换来代际债务。你努力工作,是为了摆脱贷款,却发现本金始终未动,利息还在飞涨。
“中产”——这个本应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支柱阶层,如今却成了制度下最沉默、最无援、最易被牺牲的那一层。
美国梦,从来就不是免费的。现在,它还要你贴上终身利息、信用绑定、无路可退的代价。
这不是教育,这是合法的金融收割。
一张学位证,换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命运被按下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