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
他们年轻、懂技术、有投资头脑,但也许还没真正见识过“经济危机”到底有多吓人。
现在,澳洲职场的1/3已经是Z世代(Gen Z,1995-2010年出生)在撑着了!
这些95后、00后不仅在股票、房产市场里刷出自己的存在感,有的还当起了“finfluencer”(财经网红),上节目、做播客、卖理财课,真的是个个身怀绝技。
但如果经济真的进入衰退期——那可不是一个“存股拿长线”就能搞定的问题。
根据昆士兰投资公司(QIC)的首席经济学家Matthew Peter的说法,澳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衰退,还是1991年,当时失业率飙到了10%以上。
而Gen Z大多数人在疫情发生时(2020年)还在读书、打零工、做实习,并没有经历那种“突然没了收入来源”的冲击。
Matthew Peter指出,一旦经济衰退,职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就是刚入行的新人,属于“先进先出”类型——而Z世代刚好是最“新”的那一批。
这意味着很多刚毕业、刚拿到学徒证的年轻人,很可能会被边缘化,只能靠打零工撑着。毕竟,公司要保住的永远是那些经验老道的员工。
但Z世代也不是吃素的。
27岁的Natasha Etschmann就是典型的“投资型新青年”,在TikTok和Instagram上坐拥将近30万粉丝,账号是@tashinvests。
她搞了个自动投资策略:每周自动从账户扣$400,每三周投资$1200买ETF。
她不怕衰退,反而觉得这是“长线投资者的好机会”:
“一辈子总得碰上一两次经济低谷,这很正常嘛。”
她目前有$26万股市投资,手握一套房,还准备买第二套。
还有多个收入来源,不靠广告客户也能活,连理财课程都自己开发了。
她以前是职业治疗师,后来转行做财经内容,全职做自媒体、开播客——妥妥的斜杠青年。
另一位Sydney的财经网红Queenie Tan,28岁,账号@investwithqueenie,现在跟老公一起全职做财经内容,自己当老板。
她说对经济衰退有点担心,尤其是看到大家越来越被生活成本压得喘不过气。
但她也很清醒:“市场总是起起落落,新闻永远都很耸动,但长期来看股市是会上涨的。现在或许还是‘抄底’买ETF的好时机。”
她2017年就开始投资,2023年时已经能让老公辞职,帮她一起运营内容了。
她之前公开过自己的净资产,直到突破$70万后就不再公布了——怕太“炫富”,拉远了和粉丝之间的距离。
不过也不是所有Z世代都淡定。
24岁的Finn Blake是fintech创业公司Primary的首席幕僚(Chief of Staff),
他坦言:真的挺焦虑的。他会根据市场主题调整投资组合,比如之前特朗普上台时他觉得加密币有戏,就重仓进场,现在crypto占他资产组合的20%。
不过他最近已经减仓,避免波动影响太大。
他的投资理念是“哑铃策略”:一半资产放在低风险投资,另一半搞高风险,赌一把未来。
他也持有公司股份,目标是早日被认定为“合格投资者”,好去当“天使投资人”,参与更多初创项目。
经济学家Matthew Peter倒是给了点“暖心结尾”:Z世代虽然没经历过大萧条,但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数字技能,很多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
“相比Gen X或millennial,Z世代其实在不少方面更有竞争力。”
危机来袭,或许是挑战,也是机会。你怎么看?Z世代真的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