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是点评家”的年代,Google谷歌点评几乎无处不在:
从冰淇淋店到公园,甚至连红灯区的店铺都能找到“用户体验”分享。
但你有没有想过,连学校都能被点评?而且还是“星级评分+留言吐槽”那种?
不过,这样的“自由点评时代”马上就要在学校这块画上句号了。
Google近日宣布,从4月30日开始,澳洲所有学校的评论和评分功能将被关闭,现有的评论也会被一并删除。
换句话说,不管你是学生、家长、还是“键盘侠”,以后在Google上就不能给学校打分、留言了。
这项调整背后的原因也很现实。
Google表示,此举是为了避免“无意义或恶作剧性质的评论”,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比如针对师生的人身攻击和诽谤。
毕竟,谁都不想学校的名誉被匿名网友几句话给毁了。
目前,澳洲有超过412万名在校学生。
可以想见,Google上的学校评论一度是家长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来源,但问题也不少。
有些评论年头久远,有些明显是学生在发泄不满,甚至还有“魔性搞笑”的内容,比如“这学校的草地让我过敏”,“厕所没有纸”等等。
从事学校品牌推广的Tim Nelson就表示:“星级评分对学校的公信力影响很大。
”家长在搜学校时看到2星,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学校是不是有问题?”
而事实上,很多低评分都是出自调皮学生或不满的毕业生之手,根本不具备参考价值。
那问题来了,不能在Google吐槽学校了,这群键盘侠要去哪?
Nelson说,他们大概率会转战Facebook、Reddit等社交平台。华人可能微信、xhs或者看一些bettereducation、myschool的评分之类的,
毕竟,“吐槽之魂”不会因为平台封锁就轻易消散。
有趣的是,作为这场变动的主角,Google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神秘——没有接受进一步采访,也没有做太多解释。
就像他们的老口号:“Don’t be evil”一样,留给大家自己理解吧。
而说到择校看数据,是否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真实状况呢?
其实也未必!
今天澳媒就披露了墨尔本顶级男校的招生数据,一所热门男校招生人数下滑了20%,从表面看,似乎不妙,但学校表示,这是刻意为之!
在墨尔本这座教育资源丰富、竞争激烈的城市,想把孩子送进男校,不光得有财力,还得有点“运气”。
顶尖男校一个比一个贵,但报名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然而,在一众学费超3万澳元的男校中,却有一所学校的招生数据“逆势而行”。
说的就是Xavier College。
根据MySchool数据,在过去五年里,Xavier的学生人数下降了足足19.5%,
从2016年的约1935人掉到了2021年的1558人,是这几所高价男校中唯一出现大幅下滑的。
与此相反的是Brighton Grammar,五年间学生增长了12.3%。
其他像Melbourne Grammar、Scotch College、St Kevin’s、Camberwell Grammar和Trinity Grammar等也都维持了相对稳定甚至略微上升的趋势。
Xavier的这波“下滑”,其实早有端倪。
2020年,学校宣布关闭位于Brighton的Kostka Hall校区,理由是学生人数不足。
该校区原本接收从早教到8年级的学生,大约有220人。
校区一关闭,学校也顺势把那块地卖了,成交价达到了1亿澳元。
随后,Xavier将重心转移到Kew主校区,投入重金进行翻新和扩建,提升教学设施。
但在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学校也面临了不小的公关挑战。
过去几年,Xavier多次因历史性侵丑闻登上新闻,2021年又遭遇网络攻击,学生及家庭的私人信息被盗,引发家长担忧。
此外,还有传言说学校将7、8年级的学生直接安插到中学系统,而非安排在小学区,这让部分家长感到“教育衔接不自然”。
不过学校方面否认了这一点,并表示并未收到类似反馈。
他们还强调,虽然人数有所下降,但在Brighton校区关闭后,Kew主校区的招生其实比预期更好,2024年还新开了一班3、4年级,整体趋势并不悲观。
至于未来Xavier能否“逆转”,还得看他们的调整是否真能打动家长的心。
毕竟在澳洲,如今谷歌评论没了,学校的口碑就显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