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民年龄的权衡——在澳洲生活四年,供正在考虑移民的人士参考
<br />
<br />
本来想回复那个七O后,四十了,还有想移民考拉国的吗?“,考虑话题的普遍性,索性另起一楼。<br />
<br />
我37岁那年登录澳大利亚。这几年在澳大利亚生活下来,一个很强的感受是,<strong>出国宜早不宜晚</strong>。<br />
<br />
出生在澳洲的华裔或者学龄前随父母来澳的,没有与“原来在中国时”的比较,也较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成我是澳洲人,败我也是澳洲人。成年后虽不排除对去中国生活的考虑, 但是那叫做“去中国”而不是“回国”。<br />
<br />
小学或初中随父母来澳的,大多很快过了英文关,当然汉语也多与日俱损。本地的教育,给了他们朋友和国家认同感。因此与第一类人群相似。甚至由于幼时在中国受教育的基础,不少人学习成绩很好,因而工作也不错。<br />
<br />
高中(成年前)随父母来澳的,是一个问题人群。他们中文常常过于强势,因而英文比较难以达到前二类人的状态。虽在澳洲受到高中到大学的教育,其就业前景更类似留学生。与留学生的区别在于有父母在身边,为其承担了绝大部分生活的压力,当然本人仍然承受语言文化方面的压力。<br />
<br />
留学生,高中或者大学在澳洲完成,父母或者短期来澳陪读,或者根本不来。他们以较小年龄承担较大压力,语言的,文化的,情感的,甚至经济的。有的人能战胜这一切压力,成功完成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完成身份转换。各种辛苦,冷暖自知。还有的虽勉励而为,但是在毕业、就业和身份转换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后只能回国做海归。还有的因留学而来,却辗转歧途而去,这个人数也不少,不必多说。<br />
<br />
再者就是成年移民。技术移民也好,商业、投资移民也罢,年龄30向上,小一些也小不多少,至少自认为已非读书年龄了。这些人是前面提到的第一第二类人的父母们。我是这类的。我想访问这个论坛版块的多属此类。列举了前面几类人,我不得不遗憾的说,比较而言,我们是最惨的。本地教育的缺失对融入本地社会而言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更给很多人的澳洲生活带来严重障碍。成年移民多数面临比较严峻的工作问题。能够获得体面的专业工作者少之又少。当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强烈的心理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面对。<br />
<br />
个人感受,可能不怎么励志,但是希望帮到你。
我觉得我们一点也不惨
板主早起啊!
早
比较惨
写的非常客观。
I am doing OK. But I agree life is not easy here.
我怎么脚得我们这类人是最爽的呢?
1.没花留学的大笔钱----家里没啥钱,大学毕业急着挣钱,成绩一般,没敢奢望靠奖学金留学。
2.赶上移民大潮----咱技术移民,基本没花多少钱。房子车子国内都有,到了这边弄弄也快的。
3.到了一个传统移民国家----啥颜色都有,咱也不扎眼。字面上的歧视基本没有
4.技术还赶上趟了----我是IT,这边相同领域的技术活基本没问题。
从钱上考虑,一句话:没多花钱,没少挣钱。(咱工薪阶层,没敢奢望多。)
英语不是咱母语,很难达到local的水平。差异是有的,移民国家到处是文化差异,调整心态,接受了解这些也挺好玩的。
其实不爽的,很多是自己的想法:类似于“体面的工作”。我觉得劳动光荣在这里很适用。将来孩子如果选择“低下”的体力工,我也支持,前提是有充实的脑子。
我应该算是工作稳定的那一类,不过一点也不轻松,不容易。
除了在家时间之外,一出门或上班100%使用英文,然后这五年来每一天都因为自觉英文不好而感到挫折。
第一代移民,本来就是辟荆斩棘,打开一条活路,能够稳稳的站住脚,就应该感谢上天仁慈了!
转正是指版主吗?这是我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