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睡眠训练,奠定孩子一生灰暗的生命底色
本帖最后由 kcvo 于 2015-11-24 14:53 编辑我赞成给予婴儿睡眠帮助,不赞成对婴儿进行睡眠训练我认真阅读了一些关于睡眠引导训练的文章,我非常赞同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比如:觉察宝宝犯困的信号,不要在宝宝犯困的时候给予过多刺激,不要过多摇晃阻止哭泣,仔细检查容易导致孩子睡眠不良的生理原因(比如腹痛长牙等),留意是不是环境变动(比如换保姆、搬家)给孩子造成不安,睡前一步步地创造舒适安宁、适合入睡的环境氛围。这些观点都很好——只要是改善环境,和提升家长自身觉察力的方法,我都赞成。我所反对的,是认为“婴儿有问题,婴儿需要被改正”的出发点。睡眠训练,错误的,是心。
生命渴望的是“被看见”,而非“被改正”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投胎到一个家庭中,它最渴望的是被看见,是真实的自己直接被父母看到,而不是透过一堆所谓的“正确”数据来被评价和被矫正。所以当我看到睡眠训练文章中列举的一堆睡眠和喂奶的时间表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如果妈妈满脑子都是这些“正确”的数据,那她还怎么看见真实的孩子呢?我们学习、参考一些科学统计数据,这本身并没有错,就像我作为心理医生,一样会学习健康的心理表现是怎样,病态的心理表现是怎样,也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可是当一个活生生的来访者坐到我面前,我所全部关注的,就是他本人,他当下最真实的样子、最原始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观点感受是否符合教科书上的标准,我该怎么“矫正”他。
当我脑袋里充斥着为了对方好而要“改正”他的念头时,我已经看不到他了,我看到的只是自己头脑的妄想,不会对来访者真的有帮助。有数个来访者对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说:“请不要评价我,甚至连建议都不要提。我只渴望你听到我,看到我,陪着我,我就感受到温暖在内心产生。于是,我慢慢有力量面对外部世界。”来访者在不断地教会我们,放下头脑的自恋,活在当下,真地去看见。婴儿在生命的最初,一离开和自己一体的子宫,就被父母透过“正确”数据比较;其许多自发地哭泣和吃奶的渴望,被评判为“过于频繁的”,“不必要的”,甚至是“要被训练改掉的”——这是件多么凄凉的事情:从生命一开始,父母就看不到你!
母亲焦虑会影响婴儿入睡,使用冷漠的“哭声免疫法”则令婴儿绝望养育一个生命,对童年幸福的女人来说,很多困难可以自然而然地克服;辛苦是必然的,但她却不会觉得自己做出了巨大牺牲,她享受亲密的幸福感远大于付出的辛苦感。但若一位妈妈自己的童年很不幸,那么孩子的出生则会引起她极大地焦虑。而一位焦虑的、无法临在的妈妈,必然会使得婴儿也无法安然入睡,频繁夜哭。一生跟踪研究过6万对母婴关系的客体关系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过:“不存在‘婴儿’,只存在‘母婴’”,因为婴儿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无法单独存活。所以婴儿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精准反映母婴关系的质量。
婴儿哭泣,母亲若能平和地、身心临在地陪伴安抚,婴儿就会很快平静下来;若母亲自身的焦虑也被促发,则其会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婴儿赶快停止哭泣,比如过度摇晃,转移注意力等,这反而会让婴儿哭泣地越来越频繁。最严重的,就是使用“哭泣控制法”、“哭声免疫法”,不断在婴儿哭泣时转身离去,导致婴儿在绝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静,不再对外发出信号,将婴儿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与激情掐灭在了摇篮中。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婴儿是“懂事”的“乖宝宝”,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给婴儿书写了一生孤寂灰暗的生命底色。
事实证明亲密育儿优于所谓“科学训练”,即使做不到亲密育儿也不要训练孩子我的来访者,还有我的微博评论上,有几十个关于睡眠训练结果的分享。这些妈妈本来顺着母性本能亲密育儿,后来看了各种睡眠训练的“科学主义育儿法”文章,开始恐惧自己的本能是错的,在头脑上相信夜奶“危害”婴儿发育,给婴儿建立正确的睡眠规律才“科学”,然后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训练时间从一星期到半年不等。有趣的是,所有反馈结果都一致,那就是:进行睡眠训练后,婴儿确实“乖”了,但是自发笑容和与人的眼神互动大量减少,对妈妈不再像训练之前那样有很多自发的肢体亲密互动,令这些妈妈感觉到婴儿原本热火火的心逐渐冰冷下去。这让妈妈们觉得不对劲,自己内心也觉得痛苦,于是放弃训练,开始大量亲密互动,及时呼应婴儿,来弥补训练造成的创伤。好消息是,大部分已经弥补成功,母婴链接恢复得跟训练之前一样好。
来找我的新妈妈来访者,基本都是此类问题:照顾婴儿让自己精疲力竭,甚至精神崩溃。然而,令人感到庆幸的是,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疗愈的契机。如果妈妈能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向内看,觉知内心感受,那么自己当年遭受的创伤,也会被疗愈。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亲密育儿,受益最大的人,其实是妈妈。
一些妈妈,自己在婴儿期被很多冷漠对待,成年后精神状态会经常退行到婴儿期,像小婴儿一样需要大量睡眠,不能承担压力责任。这种状态的妈妈被要求夜奶,确实会让妈妈精神崩溃。当妈妈的精神压力如此之大时,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及时请求帮助,比如获得家人的帮助,保姆的分担,心理医生的陪伴等。妈妈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完美,夜奶坚持不了可以暂停,让家人保姆去喂孩子,只要孩子被及时回应,就不会造成大问题。妈妈做不到的,只需简单地承认自己的确目前做不到即可,而不要“合理化”成“孩子有问题,孩子的需求不合理、不必要,孩子应该被矫正”。
放下睡眠控制,满足婴儿全能自恋,建立婴儿的安全感有关睡眠训练的文章中列出了一堆吃奶和入睡的“科学”时间表,其理论解释是:“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控制着一切,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其实这完全是头脑妄想的产物。稍微学过点客体关系心理学基础的人都知道,婴儿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认为世界围着我转,我对世界有掌控感,呼“奶”唤“抱”,无所不能,世界与我一体。父母满足婴儿的自恋,才是婴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婴儿从自恋中走出的基础。而那些从很小就要被大人掌控,按照大人的节奏来生存的孩子,成年后却非常容易进入“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中,并且难以忍受别人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给各种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制造大量冲突痛苦。最极端的,如变态杀人狂,则是在“全能自恋”期间遭受重创,继而在成年后追求绝对地控制——而只有死人才能被绝对控制。
面对哭泣的婴儿,对内心破碎、焦虑的家长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们很容易做出的反应是:解决掉引起我们焦虑的外部事件。比如过度摇晃,夸张地哄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总之就是阻止婴儿哭泣,不让婴儿内心的情绪能量顺畅流动。哭泣是婴儿表达内心情绪感受的自然方式,它不应该被阻止,而是需要被陪伴呵护,被充分地允许。不妨最简单地换位思考一下:当你惊恐哭泣时,是希望老公告诉你“不要哭!”,或者在你哭的时候转身离开;还是希望老公陪着你,全然地看见你,允许你充分表达?如果连你自己都是渴望被陪伴,那又为何认为比你更弱小的婴儿需要被训练,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
陪伴孩子,也疗愈自己婴儿是极其细腻敏感的存在,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着家长的内心世界。夜哭夜闹的婴儿,一部分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过多,很可能反映的是大人内心的焦虑。如果真地为孩子好,那么就不需要按着表格喂奶和哄睡,也不需要纠正婴儿的吃奶和睡眠习惯,而是需要回到自己的中心,在孩子夜醒哭泣的时候,陪在孩子身边,既不逃跑也不评判,觉察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感受,让自己的感受流动,等自己内心安静和规律起来,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能量场中,回归内在的睡眠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心理治疗,对母亲是巨大的疗愈,同时这也确实不容易,因为面对内心的痛苦,我们很容易逃跑,或者想着去解决引起我们痛苦的人。
然而,真正的勇士,却也正是直面痛苦、向内看的人。
页:
[1]